打开APP
【大家头条】《月满中秋,忆旧时光》作者 晨风
大家网
2024-09-14 20:58:44

《月满中秋,忆旧时光》

               晨风


时光,宛如一条静静流淌的河流,悄然无声地卷走岁月的流沙。当秋的凉意如丝如缕地弥漫开来,那轮高悬天际的明月,再度勾起了我对往昔中秋夜的无尽眷恋与深沉回忆。

孩提时代的中秋夜,恰似一幅绚丽多彩、美轮美奂的画卷,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温情,深深地镌刻在我的心底,永不磨灭。那时,中秋节拥有着诸多如诗如画的别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每一个名字,都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们对这个节日的敬重与热爱之情。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在农历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如同一位庄重而慈爱的使者,承载着无数的期盼、祝福与美好的憧憬。

中秋节,起源于古老的上古时代,宛如一颗沉睡的种子,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苏醒、萌芽。历经汉代的普及,唐朝初年的定型,以及宋朝以后的盛行不衰,它宛如一朵盛开的奇葩,绽放出绚丽多彩的光芒。它是秋季时令习俗的综合体现,其中所包含的节俗因素,大都有着古老而神秘的渊源。那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的寓意,恰似一根无形的丝线,将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对亲人的眷恋之情紧紧地缠绕在一起。人们在这个节日里,虔诚地祈盼着丰收的喜悦、幸福的降临,将这个节日演绎成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相传,在远古时候,天空中竟有十日同时出现,炽热的阳光如利剑般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庄稼纷纷枯死,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就在这危难之际,一位名叫后羿的英雄横空出世。他力大无穷,宛如天神下凡,同情受苦的百姓,毅然登上昆仑山顶。在那里,他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只留下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百姓们带来了光明与希望。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然而,在这其中,却混入了一个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

不久,后羿娶了一位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传艺狩猎之外,终日与妻子相伴,恩恩爱爱,如胶似漆。他们的爱情,如同春日里绽放的花朵,美丽而动人,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后羿的英勇与善良深深打动了王母娘娘,她便赐予后羿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却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蓬蒙心怀不轨,妄图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深知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后,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在那个纯真无邪的年代里,中秋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犹如一场盛大的欢乐盛宴。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点孔明灯、赏桂花、饮桂花酒……这些传统习俗,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历史的天空中闪烁着永恒的光芒,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小时候,我总是满心期盼着中秋节的来临。因为这一天,不仅仅意味着家人的团圆,能品尝到一些平日里难得的美味,更让我兴奋不已的是晚上可以观赏放飞孔明灯和烟花爆竹,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尽情地玩闹,享受那无忧无虑的欢乐时光。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缕绚丽的晚霞,宛如一位美丽的女子轻轻放下了她华丽的裙摆。月亮便从村那边的山坳上悄悄地升起,如同一个羞涩的少女,缓缓地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此时,乡亲们已在忙碌着中秋团聚的晚宴。那时的日子,经济凋敝,物质匮乏,乡亲们中秋夜吃的菜肴远没有现在这般丰盛。大多是以豆腐和米制品为主材料,烹饪出“时来运转”“一团和气”之类的家乡特色“佳肴”。这些菜肴,虽然简单朴素,却蕴含着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月饼,在那个时候无疑是一种奢侈品。一到中秋节,人们就盼着能吃上一口月饼。一把刀叉,便能将一个月饼分割成几份,每人拿一小块,放进嘴里,那满足而快乐的味道便会滑过舌尖,在口中蔓延开来。大人们假若一个人吃一整个月饼,倒还失去了那份快乐的滋味。说是分享却也要抢,若有蛋黄月饼,便会你争我抢,大家都想吃到蛋黄最多的那块,抢到的就赶紧往嘴里塞。其实,儿时的中秋节就是“月饼节”,“过节”的概念就是可以吃到平日里不能或少吃到的东西,哪里懂得什么“断肠人在天涯”的滋味。很多时候,我们也吃不上月饼,仅仅吃些用麦子或木薯粉蒸的糖粿,或者粿包而已。这些食品虽然没有如今各种包装花俏的月饼精美,但是这些纯天然粗粮制做的食品,味道淳朴,令人回味无穷。更重要的是,它们蕴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承载着岁月的记忆与温情。

晚餐后,一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屋子外的大松树枝头上。皎洁的月光,如同一匹轻柔的银纱,温馨地洒落在老家的屋子里,仿佛给整个世界披上了一层梦幻般的光辉。邻居的姐妹们围坐在石桌边,入迷地听着母亲讲述“剪月华”的故事。那故事里充满了神秘与美好,让姐妹们憧憬着美好的愿望。她们的眼神中闪烁着纯真的光芒,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奇迹与美好的世界。而我则与邻居的男孩子们悄悄地跑到路边的榕树下,或捉迷藏或打打闹闹。我们尽情地玩耍着,欢乐的笑声在村庄里回荡,仿佛要冲破云霄,飞向那遥远的星辰。

此时的中秋夜,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墨蓝色的天空犹如巨大的天鹅绒幕布,那轮明月恰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散发着柔和而圣洁的光芒。星星们如同无数颗闪烁的宝石,点缀在天幕之上,与明月交相辉映。远处的山峦在月色的笼罩下,仿佛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影影绰绰,若隐若现。田野里,成熟的庄稼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仿佛一片银色的海洋。微风吹过,庄稼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小河里,波光粼粼,月光洒在水面上,如同无数颗跳动的银珠,闪烁着迷人的光彩。河边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那细长的柳枝仿佛是一位位优雅的舞者,在月光下翩翩起舞。

最难忘的,当属中秋节晚上观赏村民点放孔明灯。孔明灯,又叫祈福灯。传说唐末五代时期,一个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发明的,当时是用作军事的联络信号。由于灯笼的外形像似诸葛亮戴的帽子,所以取名孔明灯。后来流传下来的在中秋节点放孔明灯,人们多作为祈福许愿之用。

中秋节晚上,家乡的晒谷坪上,人头攒动。等待放飞的孔明灯整齐地摆放在空地上,如同一排排等待出征的士兵。大人们忙着给孔明灯添加燃料等升空前的准备工作。当孔明灯点燃后,燃烧的热气使灯笼慢慢地鼓起来,然后腾空而起,徐徐上升。那场景,犹如无数颗星星从地面升起,飞向浩瀚的天空。不久,附近村庄的上空,也不断地升起了一盏盏孔明灯。那一盏盏孔明灯,如同夜空中闪烁的星辰,照亮了人们的心灵,承载着人们的希望与梦想。当越来越多的孔明灯飞上天空后,我们拍手欢呼喝彩,高兴得手舞足蹈。孔明灯在清朗的夜色中越升越高,逐渐地飘移到田野的上空,像一颗颗小星星挂在天空中。星星点灯,群星傍月,小河里波光粼粼,交相映辉。我们伫立在晒谷坪上,凝望着空中缓缓飘摇的红色孔明灯,默默地许着美好的愿望。祈福风调雨顺,生活蒸蒸日上。孔明灯越飘越远,直到消失在我们的视线,融入浩瀚的夜空。那一刻,我们的心灵仿佛也随着孔明灯飞向了远方,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

故乡的中秋夜,是如此的美妙、恬静、悠远。自己犹如置身于一幅“江上升明月,江花点美景,潮水随波千万里,夜色沁人心”的优美画卷之中。心灵变得清澈通透,令人忘却烦恼,心旷神怡。那宁静的夜晚,仿佛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珍贵礼物,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了一片宁静的港湾。

潮起潮落,光阴流逝。不经意间,那轮中秋的月亮带着我们走进七十年代后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席卷而来,那些长大后的小伙伴们纷纷外出闯荡谋生,或升学、当兵等移居他乡。家乡中秋节点放孔明灯的习俗也就戛然停止,至今就那样依旧沉寂。然而,那份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我们的心中。

春去秋来,四季更迭。那轮中秋的月亮在岁月的长河里,匆匆穿梭来回,中秋节年年如期而至。晃眼间,我已从天真的孩提,跨入花甲之年。那些渐行渐远的故乡往事,大多忘却。然而,孩提时中秋夜的情景,却是清晰地定格在记忆深处。每每想起,都倍感亲切、倍感温馨。那融融的月色,那婆娑的灯影,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勾起了我对往昔的无尽思念。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月饼,早已不是儿时心目中的奢侈品,节日里也一改旧时的许多习俗。但大家还是以各种方式团聚庆贺,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无限的热爱和未来的向往。

岁月流转,时光飞逝,但那份对中秋的情怀却始终未变。那轮明月,依然高悬天际,照亮着我们的心灵。它见证了我们的成长,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中秋夜的那份宁静与美好,如同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间。

回忆着孩提时的中秋夜,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的年代。那时候的我们,无忧无虑,充满了对世界的好奇与向往。那时候的中秋,是一家人的团圆,是小伙伴们的欢笑,是孔明灯的祈福,是月饼的甜蜜。如今,虽然岁月已经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但那份美好的回忆却永远留在了心底。

每当中秋佳节来临,我总会仰望那轮明月,思念着远方的亲人和曾经的小伙伴们。我知道,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那轮明月都会将我们的心紧紧相连。它就像一位忠实的守护者,见证着我们的故事,传承着我们的文化。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我们或许已经习惯了忙碌的生活,忘记了曾经的那份纯真与美好。但是,当那轮明月再次升起,当我们回忆起孩提时的中秋夜,我们的心灵便会得到一次洗礼,让我们重新找回那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中秋夜,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夜晚。那明月,那清风,那繁星,都在诉说着无尽的故事。让我们停下忙碌的脚步,静下心来,感受这份宁静与美好。让我们在月光下,回忆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愿那轮明月永远照亮我们的心灵,愿那份中秋的情怀永远陪伴着我们。让我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留下属于自己的美好回忆。
[作者简介]晨风,高级工程师,广东省河源市人。系中华诗词一级著作家、中华诗词学术研究院终身名誉副院长、《中华风》杂志社副主编 、《大家文学》顾问、河源市摄影家协会顾问,《中国作家•纪实》 《报告文学》杂志社特聘作家,《中国作家在线》签约作家,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河源市作家协会、河源市评论家协会会员,广东岭南诗社常务理事兼龙川分社社长、龙川县作家协会主席、多家报刊特约记者。已出版《爱心储存》《阳光下的影子》等九部著作,所写作品获得过全国各类奖项80多次。连续2届获得“全国冰心文学征文大赛(成人组)散文金奖”,被国家有关部门授予“金奖作家”“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和“当代优秀艺术家”“中国时代新锐作家”“华语春晚十佳诗人”等称号。多次应邀出席国家有关文学艺术成果研讨会和北京人民大会堂颁奖大会,受到国家有关领导人和文学艺术界名流接见。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