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以孟子为代表的一方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的恶性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结果。以荀子为代表的另一方提出“性恶论”,认为人的天性是恶,人们天生就有自私、攻击性和暴力倾向。还有一部分人认为,人性并非单纯的善或恶,而是兼具善恶两种可能性。
从根本上讲,人性是“私”,即凡事先为自己打算,有利于自己的事就干,不利于自己的事就不干。善与恶是从 “私”中分化出来的,私心大的人行为表现为恶,私心小的人行为表现为善。
人性之“私”有很多表现:自尊、虚伪、固执、趋利等。 自尊,就是认为自己是尊贵的,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这是人们普遍的心理需求。当别人尊重我们时,我们就高兴,反之就不高兴。同样,我们问对方姓氏时叫“贵姓”,称对方的家叫“贵府”,称客人叫“贵宾”,写信时开头第一句话是“尊敬的XXX”,也是为了满足对方的自尊心理。
虚伪,就是隐藏自己的秘密,保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人有很多秘密不能随便告诉别人,如家庭财产、家庭矛盾、经济收入、职业规划、个人隐私等等,倘若这些秘密告诉别人,就会惹出麻烦。“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意在提醒我们说话要有所保留,不能什么事都告诉别人。虚伪是必要的,但过分就不好了。与虚伪相对应的是直率,就是直性子,有啥说啥,这种人虽然容易相处,但容易招麻烦乃至惹祸,所以要把握好分寸,既不能太虚伪,也不能太直率。
固执,就是坚持自己的立场,不肯改变。固执有好的一面:能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义,体现坚定的意志,古代的忠臣大多数比较固执。不好的一面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盲目自信乃至自大,这样会给工作造成损失,同时也不利于团结同志。固执的领导容易决策失误,固执的人与他人的关系一般也不太好。
趋利,就是见到利益就去争取。趋利是人的本性。就个人来说,官员追求的是权力,商人追求的是利润,就业者追求的是工资收入,学生追求的是好成绩......。就人与人来说,追求的是互惠互利,有利则聚,无利则散。要想真正有好人缘,你必须对别人有用,能给别人好处。
把握并顺应人的本性,就能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根据人的自尊心理,我们在与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礼貌待人,给对方足够的面子,满足他的自尊心。
根据人的虚伪心理,在与人相处时,不要随意打听别人的隐私,更不要传播别人的隐私,不要乱翻闲话,以免招麻烦。
根据人的固执心理,在与这样的人打交道时,只要不涉及自身利益,就不要与其争论抬扛,不要试图改变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根据人的趋利心理,在与人合作时,要给予对方一定的利益。 别人在你那里有利可图才跟你亲近。
作者:刘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