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站博士后经历、四个博士学位、六个硕士学位”,近段时间,某研究机构一名95后研究员的简历持续引起舆论热议。不少网友认为,“不到30岁的年纪,竟有这样的学历背景,不禁让人怀疑这些学位到底成色几何”。
事实上,“学历注水”的现象早就备受争议,尤其是买卖海外“速成学历”等乱象,引发了人们对高学历“含金量”的质疑。
那么,“学历注水”究竟从何而来,有何危害,又该如何挤掉“水分”?
图源:“人民日报数字传播”微信公众号
一
不可否认,高学历确实能够成为入职、竞聘、晋升的“敲门砖”,然而,少数人却试图通过弯道超车、蒙混过关,对学历进行“注水”,其手段花样繁多,情况真假难辨。
发挥“钞能力”。一些海外高校硕士项目学费虽高达数十万元,学制却仅一年甚至9个月;部分学校只要完成在线教育,就能取得学历学位。由于国内的研究生招考、培养标准规范,让部分人转而盯上了费用高却门槛低、拿证快的海外学历。为此,他们动起了歪心思,不惜“豪掷千金”为“速成学历”买单,买论文、蹭成果,用金钱“堆”出“敲门砖”。
施展“分身术”。在学术界,少数人追求数量而非质量,甚至采用抄袭、代笔、AI写作等手段,在同样的时间里获得远超常人可及的成果,仿佛有了“三头六臂”。比如,有人发表论文、专著的速度快得让人难以想象;有人热衷参与科研项目、团体竞赛,却只是挂个名;有人在各类学术机构、会议中兼职,以期为个人履历“锦上添花”。看似成果颇丰,实则水分满满。
巧当“八面人”。学生培养环节存在的评价主观、把关不严等现实问题,间接为一些人进行“学历注水”提供了可能。有的人不会科研会“来事”,认为把导师哄开心就可能被“放水”过关,或者一心结交人脉、套取资源,企图搭上“顺风车”;还有的人在论文或者项目评审过程中走人情、托关系,希望打个招呼就能顺利通过。这样拿到的学历,往往与这个人的实际能力水平不太相符。
“水学历”和“学历水”的现象一旦成风,越来越多的人会将之当成捷径,把精力花在如何更快、更轻松地拿到所谓的“学历证明”上,从而忽视了学习、科研、创新、实践等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也给原本应该公平公正的学术竞争带来扭曲风险。如此,便违背了高等教育、科研学术的初衷和本心,不但不利于学校选拔培养真正优秀的人才、不利于用人单位录用有真才实学的员工,甚至破坏人们对教育体系的信心,影响我国高等教育的严肃性、神圣性和权威性。
漫画 图源:新华社
二
用“短平快”的方式获取本应“静坐冷板凳”才能得到的头衔,其“含金量”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但即便如此,现实中依旧活跃着一些想要“水一个学历”的人。不禁要问,“学历注水”的歪风为何这么难刹?
浮躁求成的心理。现实中因为“学历贬值”、明星炒作高学历“人设”等,使得人们的学历焦虑进一步加剧。打开社交媒体,“三个月拿海外硕士双证,半个月拿单证”“从中专到博士只需五年”等“速成学历”信息层出不穷。“水硕”“水博”现象频发,反映出不少人渴望快速获得高学历,以应付和急于求成的心态将求学深造这件事当成一项任务去完成,而非全身心地投入学业和科研中。
有需求就有市场。学历是受教育水平的体现,高学历某种程度而言的确能够带来附加价值,中国人又向来有“读书能够改变命运”的观念,一些人甚至对“高学历”抱有执念。在市场需求的驱使下,一些中介机构打着留学咨询的旗号,声称“包认证”“有内部渠道”,利用国内外信息差做起了“学历速成”“一站式服务”的生意,成为“学历注水”乱象中的重要一环。
就业趋势的催化。近年来,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一些用人单位对学历要求随之“水涨船高”。美国曾有社会学家提出“文凭的通货膨胀”概念:当招聘过程中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求职者自然愿意花上更多成本和心思换来高学历,以谋求更好的职业机会,“学历注水”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事实上,部分用人单位的考核指标中也存在“学历滤镜”。个别地方院校或高职类院校,迫于硕博点申报、办学层次提升等对博士率的要求,明知应聘者“学历注水”也愿意“照单全收”。比如,近两年,国内有院校集中从某些学制短、通过率高的东南亚高校引进博士,引发公众担忧,被指“批量引入‘水博’”。
“唯学历”倾向难改。学历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风向标,一定程度反映出个体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但不少人受思维惯性影响,往往过度看重学历标签,简单片面地以学历高低论英雄,却忽略了其纯度够不够、成色足不足。而在实际招考过程中,对于各种各样的毕业院校和名目众多的学术头衔,因缺乏明确、完善的衡量标准,有时导致用人单位难以辨认报考者学历的优劣虚实,就可能放进“漏网之鱼”。
图源:“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
三
破解“学历注水”乱象,关键在于给学历挤一挤“水分”,让学历真正为个人受教育的层次“代言”,成为衡量求职者水平的客观标准。在笔者看来,或可尝试从几个方向努力:
把牢“认证关”。当前,国内外院校及中外合办院校在招生方式、培养模式、毕业要求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只用一把尺子衡量,难以精准评估毕业生的受教育质量。因此,把牢“认证关”很有必要,比如可以持续完善境外高校的学历认证体系,结合办学资质、综合实力、学制长短等加强认证审查,动态更新发布认证审查黑名单。今年7月,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对部分国外院校学历学位认证加强认证审查的公告》,对菲律宾、印度等国13所院校加强学历学位审查,力求堵上“学历注水”的捷径。
防范“水学历”。学历学位一旦授予,毕业生将终身带有在某一高校的受教育印记,对外代表着学校的声誉和形象。对于高校、科研院所来说,有责任加强对学生培养全过程、全链条的质量要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建设、改善教学条件,在课程考核、论文答辩等关键环节加大监管和评审力度,真正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让发出去的每一张学历证书都经得起检验。
对学历“祛魅”。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力破除“五唯”评价,逐步构建更加多元、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这进一步明确了学历并非唯一标准。要想有力改变“唯学历”的倾向,用人单位应当在人员招聘、岗位竞聘、职称晋升、资源配置等方面淡化“学历滤镜”,突出实绩、贡献导向;相关部门继续优化考核体系,根据不同院校定位特点,分层分类设置考核指标,如不将硕博数量作为院校评级考核的硬性指标等,倡导长周期与多向多维评价。
对用人单位来说,重视学历无可厚非,但不能因为过分看重了这一要素,而忽视了对一个人真实能力素质的考察。对个人而言,学历绝不是人生的“判决书”,也不完全等同于能力水平。相比“水”来的虚名,拥有真才实学才是赢得人生长跑的制胜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