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10个“出圈”的寺庙设计|当代年轻人的“新疗愈地”
LOGO大师
2024-10-17 14:14:26

来源:新微设计

自2023年以来,寺庙游成为年轻人群中备受追捧的旅游方式。数据显示,相关景区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达310%,90后和00后的年轻群体更是占据了寺庙游的半壁江山,占比接近50%。

“佛系青年”、“年轻人在上课和上进之间选择了上香”、“疯狂星期寺” 等话题登上了热搜。

“寺庙旅游”似乎已发展成一种新型社交方式。

寺庙里的禅意与静谧,为当代年轻人焦躁、漂泊的心灵提供了一个温柔的避风港,当然除了缓解压力,寻求精神寄托之外,寺庙的建筑空间设计也是非常讲究的,也成了寺庙旅游出圈的原因之一!

10个”出圈“的寺庙空间设计 

01.日本 KOHTEI 禅宗寺庙艺术空间设计:Kohei Nawa – SANDWICH

地点:日本

教派:佛教

漂浮在物质和精神世界中的空间

KOHTEI 这个项目是一座位于日本广岛福山市的艺术展廊。展廊隶属于一座造船公司出资建立的禅宗寺庙,他们为了安抚和纪念在海事中故去的灵魂,故而建立了这座为名 Tenshinzan Shinshoji 的寺院。

无缝的外观和一座存在感最小化的舷梯,产生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第一印象。

▼以“船”为意向的建筑漂浮在“石海”之上

▼建筑坐落于石质景观之上

每块石头的大小的形状都不同,它锋利的边缘创造出了强烈的光影对比,与周围轻柔温婉的气质格格不入。一条步道将引导游人通过建筑底部的景观和庭院,为他们提供一系列无缝连续的体验,可以多方位地感知建筑。

▼建筑框出的景色

站在建筑外,参观者就能隐约感受到从空间中氤氲的黑暗气息。同时黑暗的空间和被阻隔的声音削弱了访客的视觉和听觉,让他们进入自我冥想的状态,从而更接近禅的意味。

▼轻巧的舷梯将游人引入建筑内部

▼空间装置中黑暗的海浪

02.南美洲巴哈伊寺庙设计:Hariri Pontarini Architects

地点:智利

教派:巴哈伊教

一个友好的、属于每一个人的精神场所

坐落在智利的南美巴哈伊寺庙由Hariri Pontarini事务所的Siamak Hariri设计,已入围加拿大皇家建筑学院(RAIC)国际奖。

在这座建筑的深处,蕴藏着一种信仰和愿望:即使是在今天,在布满裂痕的21世纪,我们仍旧怀着某种热切的向往,我们希望人类相互凝聚、彼此联系,我们依然渴望精神的振动。

▼寺庙倚靠着安第斯山脉的脊梁

作为一个“人”的场所,寺庙的形式和景观都展现出一种普世的吸引力。从本质上看,这是一座从光线中汲取生命的建筑。九个造型独特的“翅膀”以扭转的姿态形成优雅的聚合,最终交汇于顶部的窗洞,由此在与地面相连的中央空间周围营造出一种轻盈的律动。

▼鸟瞰图

▼圆形的体量

▼半透明的大理石“翅膀”

▼铸造玻璃外墙

▼“翅膀”以扭转的姿态形成优雅的聚合

寺庙是轻盈的,同时也是牢牢扎根于地面的,能够给人带来永恒的感觉。圆形的体量拥有九个立面,立面上的九个入口由形到心向每一个人敞开。

▼室内空间概览

▼木制长椅的弧形轮廓促使人们聚集在一起,

▼穹顶窗洞

寺庙的内部空间与其融入场地的轻柔外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在走进建筑的瞬间便会获得一种升华之感。

▼细部

▼波浪形的夹层空间

▼夹层细部

03.阿尔伊斯拉清真寺设计:Formwerkz Architects

地点:新加坡

教派:伊斯兰教

一个“开放的清真寺”

在新加坡人口密集的榜鹅新镇穆斯林社区,一座面积3700平方米的清真寺–阿尔伊斯拉清真寺被建立。

在设计中,建筑师追求“开放的清真寺”这一概念,体现出新加坡当代穆斯林的景愿,在社区内部求同存异,面对更大的社会层面则促进宗教理解。

▼入口

▼大楼梯

▼ 侧立面

建筑师将地面层抬高,在抬高的平台上设置了一个巨大的开放主空间用作祈祷大厅,这个空间仿佛只有一个巨大的顶棚,围墙都消失了。人们可以从四面八方观望或者前往访问。由此,清真寺和街道之间的距离被模糊。

▼入口门厅正面

▼ 主祈祷厅

▼屋顶露台

▼ 圆屋顶

04.大仓山欢成院设计:隈研吾都市设计事务所

地点:日本

教派:佛教

传统木构檐下空间的当代转译

这是一座建在隈研吾出生长大的横滨大仓山脚下的真言宗寺院。在建成超过100年的正殿旁边,设计团队重建了一座出檐深远的客殿。

▼项目概览

▼正立面

虽然是木造,但通过胶合板的格栅结构实现了进深7米的檐下空间。屋檐下的空间供人们聚集,是寺庙的象征,展现了寺庙如何作为社区中心发挥作用。

▼项目一瞥

▼深远的出檐

▼椽条细部

在室内,沿着大仓山特有的倾斜地基,设计师将室内地坪进行不同的高度变化,设计了洄游路径,与有较高地板的正殿顺畅地衔接在一起。公共大堂和大厅,采用日式传统和纸与木格窗棂,营造出被滑门包裹着的柔软轻快的空间。

▼室内入口区域 

▼大堂概览

▼大堂开窗十分低矮,符合宗教空间的庄严静寂

▼夜景概览

05.突破传统 – Al Warqa’a清真寺设计:ibda design

地点:迪拜

教派:伊斯兰教

庭院的引入模糊了室内外界限

与传统清真寺不同,这座Al Warqa’a清真寺分别在三个建筑立面设计开口,外部环绕的伊斯兰式拱廊加强了对建筑出入口和区域组织的设计效果。对设计师来说,当代建筑应该将建筑体块与风,声音,光和景观等自然元素相结合。

▼建筑外貌

Al Warqa’a清真寺的中央大厅设计,将建筑内部与外部景观的界限模糊,希望以此建立建筑与自然的联系。在这样的安排下,清真寺的内部空间完成了向半室外空间的过渡。

▼将自然元素引入建筑之中

▼建筑享受自然采光

▼底层活动空间

▼建筑采用素色更具平和氛围

▼建筑一层连廊

▼内外环境的交互

▼建筑细部

06.Late Mohamed Abdulkhaliq Gargash清真寺设计:Dabbagh Architects

地点:迪拜

教派:伊斯兰教

用光线与神圣建立连接

这是一个当代的礼拜场所,设计师娴熟地运用形式、材料和对自然光的控制,创造了一种平静的精神连接,将朝拜者们从外部的日常世界带入内在的精神体验。该项目是阿联酋第一座由女性建筑师设计的清真寺。

▼祷告厅

项目是献给当地社区的礼物,为了纪念已故家族元老Mohamed Abdulkhaliq Gargash,业主希望创造一座简洁的当代清真寺,为位于迪拜工业中心的AL Quoz社区的礼拜者们带来一个宁静的精神空间。

▼建筑外观

▼从内部广场看向建筑

▼尖塔自成体量

Dabbagh Architects尝试避免使用多重体块,简化传统的伊斯兰建筑形式,剥去繁复的外衣以展露出其精髓。

▼建筑被分为两个体量

▼雨棚下的庭院空间

项目里,自然光被用作了一种工具,加强精神感,强化世俗和神圣之间的连接,并且标记出了礼拜者在建筑中旅途的不同节点。尺度同样在神圣感的塑造中发挥了作用。

▼入口空间

▼祷告厅,阳光透过穿孔穹顶射入室内

从清真寺的室外入口开始,以透过穿孔板的阳光为界,礼拜者被引入沐浴区,通过洗净身体来去除心中的杂念,为祈祷做好准备。路径一直延续到大厅空间,随着人们脱下鞋子,物质世界的痕迹被进一步剥落。

▼米哈拉布拱门后的光线形成空间焦点

▼光线创造神圣的感觉

▼立面上采用大量三角形凹陷和镂空

▼夜景外观

07.上海浦东国庆寺设计:深圳墨泰建筑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

地点:上海

教派:佛教

一座现代寺庙的初现

位于上海浦东唐镇的国庆寺为一座明代寺庙,原址为纪念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俞公祠”。寺庙位于城市内,用地紧邻着一块小城市绿地。通过与政府协商,把寺庙的朝向转至与小绿地连通的方向,两者一并设计,形成一体化的空间,绿地公园全天候开放,寺庙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寺庙和公园取了个共同的名字——众生禅院。

▼主殿区中庭实景(未竣工)

设计通过建筑的开合处理、庭院尺度的控制,去除了装腔作势的形态,建筑平和朴素,空间松弛自然,让周边都市环抱之下的寺院呈现 “幽、隐、静、藏”!建筑用杉木模板的清水混凝土、竹钢、钛锌板等材料建造,用现代的语言塑造传统韵味和空间精神。

▼大雄宝殿室内实景(未竣工)

▼大雄宝殿室内回望实景(未竣工)

▼附殿室内实景(未竣工)

▼观音殿局部实景(未竣工)

演因师傅告诉我,因为这个设计,寺庙未建成已有了很多的居士,而且一半左右是八零九零后,不同于其他寺庙中老年居士的构成~

▼大雄宝殿室内效果图

▼主殿区北侧外观实景(未竣工)

▼主殿区屋顶实景(未竣工)

▼南侧鸟瞰实景(未竣工)

▼拱廊效果图

▼西门效果图:众生禅院

08.札幌真驹内泷野墓园公园佛堂 设计:安藤忠雄

地点:日本

教派:佛教

在最黑暗无奈的墓地,也可以有绝对的光明

项目位于日本北海道,这是日本札幌的真驹内泷野墓地里的佛堂,是墓地主人为墓地30周年的开幕而建成一个陵园。从高空你会发现巨大的花坛中出现了半个遮面的佛头。

陵园的主人想以大佛为中心,将这里改建成北海道地标性的建筑,于是请来了安藤忠雄。墓地主人找到安藤的时候,那个大头佛还只是孤零零地立在那里,冷寂。

这座大佛在这里安坐了30年△

和墓地主人想法出奇地一致,安藤忠雄要以诗意包裹着所谓的“平等”,在安藤心里,即使在最黑暗无奈的墓地,也可以有绝对的光明。安藤决意要为这尊大佛建造一座佛堂,这座佛堂与传统红木头黄柱子,青顶大殿的佛堂不一样。

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将整座佛像整个“埋入"地里,最终取得极具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远观大头佛殿,不管从任何角度看,都只能看到佛头。围绕着佛头,是开满了薰衣草的整个山坡,从山丘顶一直延绵到山丘脚下,为混凝土的建筑增添了一份生机。

顶部植物掩盖下的,是简单的清水混凝土建筑。这种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常被安藤用于设计中。

佛殿以一条135米的路为中轴线对称,这条路连接着入口和+佛像,也是到达佛像的唯一道路。不仅只是包起来,进入这座神秘的建筑之前,安藤忠雄布局了16.2×61.2米的水上花园。

走过这条长道,先看到佛脚,到了尽头,才发现别有洞天。

光线透进佛殿内,明暗对比下大佛极具庄严,大佛的头像正好与蓝天白云相映,翁顶内壁的条形褶皱,被设计成有具象的光束,巧妙而震撼。

09.Balaji寺庙设计:Sameep Padora & Associates

地点:印度

教派:印度教

传统寺庙的抽象表达

该项目旨在为南迪亚尔(Nandyal)附近村庄的居民设计一座寺庙。项目场地位于Nandyal一处干旱的地带。事务所尝试在此营造出一个空间,该空间不仅要展现出寺庙文化的社会性,还要能适应场地的生态结构及动态变化。

该地区原本用来滋养棉花地和寒地农场的运河逐渐干涸,因而该寺庙生态策略的第一步即修复地下水源。水源从石灰石矿场流出,被引入低洼处的补给坑(也可被称为“kund”)。水坑的堤岸被改造成举办社会活动的场所,以传统石梯的形式,成阶梯状进入水体。这种处理陆地与水体关系的阶梯是印度历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城Benaras中也有利用。

▼项目鸟瞰,寺庙被水体环绕

▼石梯成阶梯状进入水体

在这个项目中,设计师通过使用相同的结构(台阶和托臂)使这种对立的关系更为清晰并易于接受。kund很明显成为shikhara(尖塔)的反向。这样一来,人们即使是在过去的寺庙中也能够重新认识两者之间辩证的关系。

▼尖塔在水体中的倒影

▼黑色石灰石板搭建寺庙主体

▼主庙立面

▼石板逐渐向上抬升

▼寺庙下方加入土壤和植被

▼寺庙内部

10.反射清真寺设计:waiwai

地点:迪拜

教派:伊斯兰教

宗教与社区共存

迪拜的反射清真寺重新构想了清真寺在城市中的角色。设计参考了传统阿拉伯清真寺类型中的公共元素,重新规划了清真寺的空间,在满足神圣膜拜功能的同时,鼓励社区使用。

项目位于迪拜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中,与可口可乐体育馆相邻,和周边形成鲜明对比,成为了精神性、宁静和社区的化身。原有清真寺的外壳被保留,立面涂以带有反射性的光滑绿色涂料;祈祷空间的布局也保持了原本的样子。

▼柱廊消除城市和清真寺的边界

带有细小圆形洞口的外色穿孔板让自然光能够进入空间深处。白色也被运用在了柱廊的地砖上,强调了开放和轻盈的感觉。穿孔金属板与形式的结合消除了清真寺和城市之间的边界,在室内外空间之间创造了透明性。

▼拱外覆盖白色穿孔金属板

▼从逐浪内部看向清真寺

设计在庭院(sahn)内建立了新的公共空间。棕榈树和线性水景塑造出宁静的环境,将游客引向主入口。sahn是一种空间比喻,社区、信仰和城市在此连结交织。

▼宁静的庭院

▼棕榈树和水景引人走向主入口

主祈祷厅(haram)的入口处设有一个室内外过渡的空间。清真寺外部使用的颜色和材料延续到了室内。haram采用简单极简的形式。祈祷空间中央的天花饰以金色元素。象征麦加方向的米哈拉姆是伊玛祈祷的场所。

▼室内外过渡空间

▼祈祷厅

▼空间中央的金色天花

反射清真寺创造了一个宗教和更广阔的的社区可以共存的环境,祈祷者和城市都能够体验这个空间。

▼夜景

今日话题:

你觉得设计如何?

欢迎留言评论~

部分案例点击链接:

中旅集团90周年视觉设计、中旅集团91周年全案设计、本草膏集、元気招财猫全案、采芝林炮天雄包装全案、中茶窖藏六堡茶、SCIENCE FORMULATION保健品、民兴电缆、亿智食品LOGO升级及IP孵化、“卜吉熊家族”IP升级、“赵公祖庙”财神IP、“乐满堂”潮玩IP、橙皮兔IP升级、东合西粤式茗点、茶巢、正林堂、昊斯、半空MIDAIR、“风水鼻祖”郭璞IP、汤臣倍健 Hirun、粥全粥到、爱必达、德华楼、云几智能 、洲星、雾山颠 、七彩云南、布咳乐、超级伙伴电玩 、凌玮科技、凰潮纪【更多LOGO大师原创案例请后台回复“案例”即可】

品牌合作微信:DJBZ-100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