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教授论道|王佩良:李约瑟高度评价中国风扇车:所有欧洲旋转式气体鼓风机都从它演变而来
中早在线
2024-09-04 16:59:50
中国谷风车装置的演进与外传
王佩良 张若彤 柏莲花
(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
除“四大发明”外,我国还有许多杰出的发明成果传诸世界,造福各国,为人类文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风扇车就是其中之一。风扇车,又称扇车、风车、飏扇、扬车、扬谷器,是一种利用流体力学、惯性、杠杆、轮轴等物理原理,人为地迫使空气流动,以将谷物和杂质、尘土分离的一种复杂农机具。我国的风扇车历史悠久,应用广泛,梳理其源流演变的发展轨迹,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传承优秀文化,具有独特意义。
图片
一、先秦出现簸箕扬扇
谷物在脱粒之后,水稻是带颖壳的稻谷,小麦是无颖壳的净籽粒。稻谷或麦粒必须与秸秆、碎叶、碎茎等杂物分离,得到纯净的谷物,才能入仓贮存,方便炊饭食用。脱粒后的谷物须有一个清选过程。在古代,原始的扬谷方式是在有风的时候,将谷粒抛入空中,让风吹走糠秕,籽粒落在地上。为此,古人创造了一些简单的扬谷工具,如簸箕、扬场木锨和筛子等。
簸箕的历史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商周时期,出现了以竹或藤条编制成的谷物清选农具“簸箕”。这也是最简单的利用人造风清选谷物的农具。簸箕的出土实物不多见,但在许多地方出土了手持簸箕的陶俑。簸扬是谷物脱壳后进行除杂的一道工序,用簸箕盛上谷物,将其举至头顶上方,将谷物扬出,饱满的谷物较重,落至地上,秕谷较轻,会被风吹到远处,秕谷分离。此外,手腕有节奏地抖动簸箕,糠秕逐渐被簸到簸箕前部边缘,籽粒则留在簸箕后部,实现糠秕和籽料的分离。扬场木锨形似铲土铁锨,但更轻便,使用时可视风力大小和风向变化调整摔场的力度、角度或扬场的方向。筛子最初多采用两手端着左右晃动的方式进行筛分。明代以后,筛子大多吊在支架上使用,更加省力高效。
在现代,筛子仍未淘汰,广泛应用于饲料与谷物加工中。筛子可以将大杂物与谷粒、细碎杂物分开。为了方便扬场和堆集谷粒,古人还制作一种场上专用的长柄木杴,南方则有竹飏杴。这些可代替簸箕撮谷粒向空中抛撒。
图片
在对谷物脱粒筛选过程中,人们发现自然风能够加快筛谷去糠的速度与效率。人们最先只在有风的天气扬场,以去除粮食中的秕糠。后来,人们为了纳凉避暑,发明了手摇扇子,以人造风乘凉。我国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掌握风扇扇风的工作原理。《物原》记载:“舜始造扇。”西晋《古今注·舆服》记载:“五明扇,舜所作也。”由此可知,舜帝发明扇子。
受此启发,人们根据风扇原理创制扬扇,从而克服自然条件的束缚,在无风的天气也能扬场。扇子小,则风小。扇子大,则风大。扬场需要大扇子,才能有效吹除糠秕。使用大扇子很费劲,人们借鉴门扇原理,将大扇子上下端固定于轴承内,再在门上安装把手,抓住手把就可以方便省力地摆动扇子,使之往复张合,达到扇风的效果。西汉元帝(前48-前33)时,黄门令史游《急救篇》记载:“碓、碨、扇、隤、舂、簸、扬。”此处的“扇”可能是对开式的扬扇。
图片
图片
飏扇目前仅见于汉代文物。据统计,四川彭山、成都市青白江、双流牧马山、泸州、绵阳、德阳、宜宾,山东滕县、江苏徐州等地共出土20多件手持飏扇的汉代陶俑或画像砖石。1930年,山东滕县宏道院出土“对舂扬扇”画像石:“中有两人,各执一杵,在臼前对面而舂。其后立一扬扇,一人弓步,一手扶扇柱,另一手拉扯扇页。扇前一人双手高举一簸箕,正往下倾倒谷物,地上已有一堆粮食。这种扬扇大多以竹子制成,并利用弯形的弹力装置,通过拉扯形成往返运动产生持续的风源以扬去秕糠。”此处,持板状物者与持杵臼者相配合,是将糠秕与籽粒分离的作业场景。在四川彭县出土的画像砖上,一人在碓旁执圆框倾倒已舂之谷,另一人则用大型飏扇风谷。
近年,徐州汉画像石馆征集到一块“舂米图”,“右面残缺处刻有四人践碓舂米,其中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子正在脚踏石堆舂米,接着有一人在杵臼,上面悬挂着两条鱼;画像中间刻有二人物,一人用簸箕去糠秕,一人手持飏扇。”这也是利用扬扇去除糠秕的劳作图。扬扇具有优点,操作简便;但也有不足,需要两人配合,无法形成连续的风源,效率较低。
二、西汉发明飏扇车
西汉时期,人们在门式风扇的基础上,将风叶增多,将扇子的运动方式由摆动改造为转动,由单页改造为多页,转动风轮,就能形风,由此发明旋转式扬谷风扇车。据葛洪《西京杂记》记载,西汉末年,著名机械师丁缓“又作七轮扇,连七轮,大皆径丈,相连续,一人运之,满堂寒颤。”“七轮扇”是开放式旋转扇车,单纯用叶面鼓风,没有气流集中装置,也不考虑离心流场中的气流方向,表明人们对离心原理的应用处于“扇动即有风,有风即可”的层面。
图片
图片
图片
除文献记述外,还有许多出土文物可以印证。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原地区出土多件西汉末至东汉时期的陶扇车和陶米碓。这些陶扇车都安装卧轴式扇轮,可连续转动,利用扇轮转动惯性,节省人力;在轴两侧加装挡板,引导部分气流吹向粮食;轴部没有进风口,属于扇车的不成熟类型。1969年,在河南济源县泗涧沟西汉晚期墓中出土有陶米碓与陶风车的作坊明器,风车在米碓右侧,车箱为梯形,中部有方漏斗形高槛,槛下有窄缝启门。启门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很小的启门轴孔。启门下边的正面有方形出米口;在出米口右侧的正面上挖有圆形风口,在和风口相应的对面中心处有安装风扇的曲轴孔。在风扇后部塑有一个立俑,双手摇风车。在槛的左侧为斜坡形空箱,系盛谷糠的地方。这套陶米碓与陶风车的发现,证明西汉晚期就以风车加工谷物。1985年,山东临淄金岭镇1号东汉初明帝至章帝时期墓出土1件陶扇车与陶米碓模型。198711月,山西运城市芮城城南村东汉墓出土4件带有扇车的釉陶磨坊明器,形制基本相同。2003年,河南济源西窑头村10号西汉末期墓出土1件褐釉陶扇车与陶米碓。美国奈尔逊美术馆藏1件汉代陶扇车作坊。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共出土汉代陶风扇车明器10件,9分布在洛阳及其周边。两汉时期,河洛地区出现了粮食加工业,将小麦磨粉做成饼食用的消费习惯,刺激风扇车的发明。这些出土文物表明西汉时期已发明风扇车,这要比欧洲早1400多年。
图片
图片
最初的扬谷扇车是靠人手摇动,需要两人配合。在扇车左侧的轴头上装一根类似拖拉机摇把的曲柄,一人拿条板凳与扇车平行脸朝后坐在曲柄前,另一人则面向扇车站在侧面,一开始缓缓摇动曲柄,使扇车款款转动起来,待车轴和风叶产生惯性转动后,放开曲柄,扇车旁的两人就要一递一把地打动曲柄,给扇车加力,使风叶保持高速运转,扇车才能产生持续的强劲风力。长时间做这种机械动作,非常辛苦。打扇车劳动量大,还有一定危险性,手掌和飞速旋转的铁曲柄不断接触,稍有不慎便会碰伤。
隋唐时期,风扇车基本沿袭汉代的结构,主要有风轮、轮轴、轮架、风叶、手柄等部件。去除秕糠的扇车多是方形外壳。在打谷场扬谷时,也可用没有外壳的敞开式扇车扇风,简单易行。唐玄宗使用水力驱动的扇车纳凉:“毒暑方盛,上在凉殿,水激扇车。”随着时代的变迁,民间风扇车也在不断变化。宋代的《武经总要》记载用风扇车向地道中吹烟气。
宋代,有飏扇、扇车、田扇、车等名称。风扇车作为一种重要的农具,受到政治家和文学家的重视,在很多农书中有详细记载。北宋梅尧臣《和孙端臾寺丞农具诗十五首·飏扇》:“田扇非团扇,每来场圃见。因风吹糠籺,编竹破筠箭。任从高下手,不为寒暄变。去粗而得精,持之莫言倦。”北宋王安石《和圣俞农具诗·飏扇》:“精良止如留,疏恶去如摈。如摈非尔憎,如留岂吾吝。无心以择物,谁喜亦谁愠。翁乎勤簸飏,可使糠粃尽。”反映出宋代风扇车已在农业生产中得以广泛应用。
三、元代发明脚踏式风扇车
元代王祯《农书》有“农器图谱”,是我国传统农具之集大成者。“农器图谱九·杵臼门”对各类风扇车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有详细说明。风扇车作为一种分离籽粒与糠秕的农具,以前大多是手摇式鼓风作业,王祯在《农书》中首次提到脚踏风扇车,飏扇“复有立扇、卧式之别,各带掉轴,或手转足蹑,扇即随转。”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也记述扇车,书中绘有“扇车足蹑图”。
在农业生产中,清选谷物有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将收获在场圃间的农作物进行脱粒加工,清选粮食籽粒中的秸秆、糠壳、尘土等杂物,对风力大小和稳定性要求不高,风扬、车扇兼用。第二道工序是粮食籽粒的去壳加工,清选出谷壳,得到净米,主要用风扇车、簸箕,不用风扬。这道工序需要有风力适中、稳定、均匀的风流才能达到理想的清选效果。
风力过大或过小,都无法将米与糠或饱秕谷物有效分离。《天工开物》对风扇车清选不同粮食有详细记载。《天工开物·攻稻》记载:“凡去秕,南方尽用风车扇法。北方稻少,用扬法,即以扬麦黍者扬稻,盖不若风车之便也。凡稻去壳用砻,去膜用舂用碾。凡既砻,则风扇以去糠秕,倾入筛中团转。”《天工开物·攻麦》记载:“小麦收获时,束稿击取,如击稻法。其去秕法,北土用扬,盖风扇流传未遍率土也。”《天工开物·攻黍稷粟粱麻菽》记载:“凡攻治小米,扬得其实,舂得其精,磨得其粹。风扬车扇而外,簸法生焉。……凡豆击之后,用风扇扬去荚叶,筛以继之,嘉实洒然入廪矣。”
图片
风扇车的驱动有手摇式和足踏式两种。手摇式风车能根据实际需要很好地控制叶轮转速,产生风力适中、均匀稳定的风流。足踏式风车是通过脚踩踏拉绳控制叶轮旋转,很难将叶轮控制在生产需要的某一稳定转速,也不能产生恒定的风力和风速。在实际生产中,经过脱粒后的粮食籽粒中往往夹杂有杂碎的秸秆、禾穗等,在高槛内下泄的过程中很容易堵塞匾缝,采用足踏驱动,可以将操作者的双手解放出来,较好地控制高槛内粮食籽粒下泄的均匀性。这种驱动方式能将操作者腿部力量甚至身体的重量作用于足底,踩踏拉绳驱动叶轮旋转,作用于叶轮的驱动力在力度和持久性方面要远大于操作者手摇作用于叶轮的力,能使叶轮持久地保持较高的转速,产生较大的风力,更好地满足第一道工序繁重的清选工作。这种敞开风箱结构的足踏式风扇车是古代用于“场圃间”,清选“穰籺相杂”的“麦禾等稼”,即《王祯农书》记载的“扇车”。
足踏式风扇车主要包括簨轴、扇叶、掉轴、高槛、匾缝、导风板、拉绳等部件。足踏式风扇车使用时,要先将固定于掉轴端的拉绳均匀缠绕在掉轴上,之后将拉绳另一端选择适当的位置固定于地面,未被缠绕于掉轴上的拉绳要处于拉直伸展状态;然后用脚向下用力踩踏拉绳,即可驱动叶轮转动,产生风流工作。因惯性作用,拉绳被完全放开后,会被反向自动缠绕到掉轴上,待拉直后,操作者再次踩踏拉绳,叶轮即反向转动,如此叶轮即可转动不停生风进行清选作业。两侧的导风板将风流汇聚到储料斗处,保证足够的风力。这种依据惯性原理,通过柔性拉绳驱动机具工作轴双向旋转做功的驱动方式,和木匠的钻孔工具类似。
图片
图片
足踏式风扇车的设计思路反映出古人在风扇车原动力和功用上所作的创新。在结构上,足踏式风扇车结构简单,制作便易,半敞开式风箱结构使叶轮的直径和宽度足够大,能产生强大的风流,以满足第一道清选工序的需要,“凡扬不在宇下,必待风至而后为之;风不至,雨不收,皆不可为也”的状况得到改变,从而摆脱自然风束缚,大大提高农业清选的时效性。王祯《农书》称赞足踏式风扇车的效率,“比之杴掷箕簸,其功多倍。”当然,足踏式风扇车也有弊端,操作者踩踏柔性拉绳,不能使叶轮同向持续旋转,必须周期性变换运转方向。这种采用柔性拉绳足踏驱动方式的风扇车仅能产生较大的风流,无法根据实际需要产生恒定的风流。足踏式风扇车的启停控制也不如手摇式风扇车方便快捷。足踏式风扇车驱动方式的缺陷,也使其传播受到局限。《天工开物·攻麦》记载:“其去秕法,北土用扬,盖风扇流传未遍率土也。”为了克服其弊端,古人将其驱动方式从踩踏柔绳改为曲柄连杆机械机构。
1920年,在山西督军兼省长阎锡山授意下,山西农学编辑会编辑《山西农学农具图说》,在“第二编选种器·第一章扇车”记载一种脚踏扇车图,其脚踏扇车的驱动就采用曲柄连杆机械机构。“脚踏扇车也是虎头扇车一种,全体不甚大差。惟搅轴是木的,下拴踏板,用脚踏转……踏板用木料制成,共长二尺八寸,使用时用脚踏住踏板,上下掀动,风轮就要旋转,比手打省力。普通多用一个,也有用两个的。”这也是文献记载中唯一的脚踏扇车图,说明历史上曾使用过这种形制的扇车。由此可知,其驱动机制不是绳索缠绕式的往复运动,而是常见的曲柄连杆机构。
四、明代现出虎头风扇车
元朝是风扇车成熟和发展时期,既有卧式敞开风箱形扇车,也有卧式和立式两种闭合风箱式扇车。王桢《农书》记载:“其制:中置箕轴,列穿四扇或六扇,用薄板,或糊竹为之。复有立扇、卧扇之别,各带掉轴。”立式扇车有四条木腿。卧式扇车则无腿,重心较低,风道短而向上倾斜。此种卧式扇车在民间亦称为虎头风扇车,其器形高大,轮轴、扇叶粗大,风道高翘,出风口宽敞,运转起来风力较猛,劳动效率高,适用于扬麦、扬豆的去秕作业。这种风扇车顶部没有漏斗。所扇麦、豆、稻、粱等物不经内风道,只过外部出风口,饱满籽粒落于风口近处的下方,秕杂者飘落远处,从而使饱秕分离、粮土分开,达到精选粮食的目的。这类风扇车,需要两人配合操作。有一幅晋南夏收扇麦图:由一人专力摇动扇车,另一人踩上凳子,高举簸箕,从风道口向下洒麦,相互共同劳作。
图片
2009年,山西太原市文物普查工作者在万柏林区王家庄村居贤观正殿两侧的山墙上(亦称六郎庙)发现 20多平方米明代壁画。据屋脊题记,该庙复修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壁画分为两部分,上面是龙王行云布雨图,下面是老百姓农事生活图。图中有多种传统农事器具,风扇车。壁画“麦收打场图”共有人,中间是风扇车,最左侧的一人用木锨翻麦堆,右侧一人用簸箕将脱粒后的麦子递给中间人物。中间人物将簸箕递给站在风扇车上的男子。该男子用簸箕向风扇车漏斗处倾倒谷物,被风吹撒到前方的麦壳呈现清晰。在风扇车后方,一男子正在俯身摇曲柄。摇车人的背后站立着两位女子,左侧是中年妇女,似乎在等风扇车上的男子接过她手中的簸箕,并与在一旁的老妪攀谈。老妪用手中的簸箕扬场,地下的麦堆依稀可辨。整幅画面劳作场景紧张、自然,非常逼真。“风扇车从外表看主要由车架、风轮箱体、漏斗几部分组成。其风轮箱体为圆型,这种箱体是宋元以后才有的,早期的风轮箱体是方形的。”经专家考证,这是我国最早的关于虎头风扇车的图像。
图片
在近代,山西、内蒙古地区仍沿用虎头风扇车。在山西稷山县道光癸卯年(1843)建成的稷王庙献殿前檐栏板木雕中也有虎头风扇车,稷王庙虎头风扇车的形制特点和劳作场景与居贤观的类似,只是倾倒者站在一侧的高凳上,而不是风扇车上。
1920年出版的《山西农学农具图说》对圆虎头风扇车有详细描述:“虎头风扇车,通体上下两截,没有出米斗和出糠斗的安置,也不另设风筒,用轮筒板向前高出,以为替代,风口宽敞,风力强大,能扇大颗粒粮食,若扇细粮和碾米,却不如米扇车精细。”书中所记载的虎头风扇车主要包括上轮筒、下轮筒、风轮、中档、底座、滚边、溜斗、插板、护档、风口等部件。上轮筒和下轮筒尺寸相等。风轮内有12块风板,风轮外安装有铁拐,其他部分多由榆、柳、槐木制成。由于风力强劲,清选效果要比其他风扇车好,但这种风扇车不适合清选小颗粒的谷物。
图片
虎头风扇车正面如老虎头,其外形如虎踞。一个大风箱,里面横着一根装有风叶的木轴,木轴受力,带动风叶飞速旋转,产生强风。粮食和杂余因质量不同会在出风口分开。下方车架和箱体贴近地面,出风口抬高,谷物倾泻高度增加,扬谷效果较好。老式的扇车两个侧板上还画着一个头挽高髻的古装美人,美人骑着一头长角的怪兽,怪兽张着大口,吐出一道霓虹,霓虹的走向与扇车的风向相同。据老辈人说那位古装美人就是传说中的风神,那怪兽是她的坐骑风吼兽。乡村工匠们将神话传说维妙维肖地雕刻在这些传统的农具上,以此表达内心对美好的愿望。
五、明代创制圆筒风车
早期风扇车的风轮箱体为长方形,风轮运行时会在箱角形成涡流,风轮运转越快,涡流对风轮的阻力越大,为应付阻力而作出的无用功越多。为克服涡流现象,工匠将风箱由方形巧妙地改为圆柱体,流线型结构使空气更流畅。这样,劳动者摇动扇车时较为轻快,省力省时,从而提高劳动效率。
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刊刻的《顾氏画谱》收录了杜堇的一幅画作,其中有圆筒状鼓风结构的风扇车,风扇车有两个出粮口,一个在正面,一个在底部,出粮口交叉布置,使承接器具互不妨碍。在风扇车的下方一前一后放置两个簸箩,正好对应风扇车底部两个出粮口,说明当时风扇车已实现三级清选,即沉实的籽粒、较好的籽粒与糠秕三者的分离。这幅画作也是迄今所见圆筒风扇车的最早证据。杜堇的这幅画稿是我国风扇车发展中上关键技术出现的确证资料。
图片
1637年成书的《天工开物·粹精》绘有一具带有圆筒状鼓风机构的风扇车,并且已使用能够调整漏斗出粮口宽窄的扁缝。由此可见,15世纪晚期,我国已出现圆筒状鼓风结构的风扇车,从而摆脱从汉代至元代风扇车通行的梯形箱体或开放式箱体的形态,标志着古代风扇车的成熟。圆筒状鼓风结构是飏扇的重大进步。它可以消除非圆筒状结构产生的涡流现象,使叶轮的转动更流畅,鼓风效果更佳,同时可调整宽窄的扁缝的出现,使同一风扇车能够通过调整扁缝的宽窄来适应不同工序、不同粮食种类的清选作业。
图片
清代乾隆年间颁行的《授时通考》记载:“风扇车,与飏扇功用略同,而制尤备。以木为四柱,周以板穴,其尾以出糠。高可六尺,广五尺余。左为圆形,以内簨轴及扇,著其柄于外;右为方斗,盛谷实,底作扁缝,承以小门,门之枢亦见于外。其下作斜木斗二,正侧并列,形如箕,皆下向。人以一手运轴,一手启门,以泻谷实。谷实重者,从正面木斗直下。粞稍轻,从旁列木斗出。糠灰最轻,即从尾穴随扇飞出。农家攻治米谷,最为便利。” 由此可知,圆形风扇车具备三级筛选功能,重者谷实、稍轻者粞、最轻者糠灰各自出口。儿歌唱道:“四条腿脚四张嘴,粮食进去几路走。一口二口吃下肚,三口吐壳满天飞。”圆筒状风箱体是风扇车技术发展史上一个突破,因其出气口分开设置,克服涡流的产生,使用更为轻快,功效更高。
扇车性能和效率差异反映出古代离心机械设计水平。扇车与水力机械都属于流体工作类机械,设计原理相通,水流更直观,可为扇车的创新提供启发。封装式扇车采用轴向进风,表明古人对离心力作用下气体流动路径有了正确认识。这是扇车封装设计上又一重大进步。
六、清代改进谷风车
明代的立式风扇车风道矮,鼓风时气流不通畅,清代工匠为克服其弊端便加高其风道。又因其风道过短,头重脚轻,工作起来机身欠稳定,且出风口距离摇柄太近,操作者容易被扬弃的尘土杂物包围,不利于身体健康。清代工匠逐渐加长风扇车的风道,提高机身尾部重量,使四条腿的承重平衡,机体相对稳固,使扬弃的杂物飘远,改善劳动环境。
图片
清代还出现一种在古文献中未见记载的切向出风扇车。据田村真吾、冯立昇与张治中调查,清末至20世纪40年代,山西太原晋祠镇、河北张家口、内蒙古呼和浩特罗家营黑土凹村等地有这种切向出风扇车,在细部结构上采取一些特殊设计,出风口方向顺应气流走向,这也表明人们对离心原理、扇车内型优化有了充分认识,并进行科学利用。这类扇车成为中国传统扇车的最先进形态。
图片
1996,呼和浩特市博物馆收藏一部从毕克齐马王庙村委会征集的手工木制扇车。此扇车在扇轮外的轴心处装有一个飞轮,前面的同一条线上应有一个大飞轮及链条和摇把。扇车制作工艺非常精细,通身纵横以卯榫衔接,虽多年辗转,仍牢固如初。扇车在装饰设计上体现审美与实用的有机结合。如漏斗的左、右、前三面,均以云头造型,既美观又实用。扇车的用料也非常讲究。据70年代曾专做扇车的王贵兵师傅讲:扇车的主要部件如轴、风箱的外层及主要框架要用榆木,棂子要用桦木,风板、风箱的中间层用柳木,风箱的底衬及一些帮板用杨木。这些不同木质的用料,各有其不同的功能,而这些特点正符合扇车的实用要求。
据民国二十五年版《绥远通志稿》41卷中记载:“大车每辆七八十元,扇车每架三十五六元,均销于城乡各地。”由此可知,当时内蒙古土默川已有专门制作扇车的作坊和工人,其价格较贵,只有大户人家能承受。大青山以北的武川和四子王旗等地至今仍有农户使用手工木制扇车。
图片
七、中国谷风车外传
中国的谷风车装置很早就传入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在日本,中国的谷风车被叫作“唐箕”。
中国的风扇车传入欧洲的时间比较晚。德国的“矿冶之父”格奥尔格乌斯·阿格里哥拉Georgius Agricola1556年撰写专著《论金属》,其中记载有方形和筒形封装4的扇车。此类扇车的进气孔、出气孔都位于箱壁外缘,转轴和外壳也不是离心的,不能形成有效气流。李约瑟认为这种鼓风器的工作效率必定很低。通过比对该书的1556年、1641年拉丁文本和1912年、1950年英文本,发现其插图一致,或许是作者未按实物绘制,或许是该扇车从未实际使用过。真正情况是,1700-1720 ,荷兰船员将中国的旋转风车带到欧洲,瑞典人也从中国南方地区引入飏车。1720年,耶稣会传教士将飏车输入法国。
18世纪初,欧洲工程师改进设计,使飏车适合当地谷粒的大小,并与机器打谷结合起来,演变为近代离心式风机。直至今日,源自中国的旋转风车仍在第三世界国家广泛使用,与欧洲现代的扬谷机相较,既便宜且实用。1920年代,美国鲁道夫·霍梅尔撰写《手艺中国》,其第二章为“农业工具”。霍梅尔是第一位用照片和机械示意图记录描绘我国传统农具包括谷风车的西方学者。1942,日伪机构华北产业科学所与华北农事试验场的二瓶贞一、松田良一撰写《关于华北地区的农具调查》,利用照相技术与工程制图手段,对中国农具包括谷风车的尺寸作过翔实记录。
1960年代,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完成《中国科学技术史·机械卷》,对我国风扇车有高度评价:“在旋转风扇扬谷机的实用形式上,这是中国技术的又一典型项目。似乎确定的是,所有欧洲旋转式气体鼓风机都从它演变出来。他指出,无论怎样演变,中国旋转式风扇车有一个惊人的特点:进气口总是位于风腔中央,因而它是所有离心式压缩机的祖先。风扇车是由中国传向西方的重要机械和技术发明之一。
图片
李约瑟所言甚是,中国风扇车每经一次改革,都是一种科技进步。它那不断调整优化的器形、进气口、出风口,都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骄傲。近代以来,随着皮带、齿轮传动的出现和畜力、水力、蒸汽、电力的应用,风扇车的动力不断进步,扇车的质地也由纯粹木制改为部分甚至全部铁制,使风扇车更易制造,更加坚固耐用,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效率。风扇车的发明与改进,是我国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利用风能的创举,拓展谷物清选的时空范畴,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对世界农业生产乃至人类文明进程产生着深远影响。
作者简介:王佩良,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湖南省伏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湖南省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糯文糯语英汉同文馆创始人,世界智慧科学院成员。
张若彤,女,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2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柏莲花,女,湖南工商大学数字媒体工程与人文学院24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生。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