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里的三门峡
《三国演义》(又名《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是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根据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以及民间三国故事传说经过艺术加工创作而成的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有关三国故事的宋元话本、戏曲和轶事传闻的基础上,依据晋代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以及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所作的注,所进行的艺术加工再创作。
《三国演义》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描述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该作品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该版本也成为诸多版本中水平最高、流传最广的版本。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一部人文长篇小说,明清时期甚至有“第一才子书”之称。 自问世以来,取材于它的各类文艺作品不胜枚举。它的巨大影响力,以至于使艺术的真实盖过了历史的真实。
由于三门峡在地里、政治、经济方面的优势和地位,就连四大名著这样的文艺作品也绕不开三门峡,而在书中有许多有关三门峡的情节。
一、《三国演义》中的三门峡情节
第三回 议温明董卓叱丁原 馈金珠李肃说吕布
……卢植亦谏曰 :“植素知董卓为人,面善心狠 ;一入禁庭,必生祸患。不如止之勿来,免致生乱。”进不听,郑泰、卢植皆弃官而去。朝廷大臣,去者大半。进使人迎董卓于渑池,卓按兵不动……
第六回 焚金阙董卓行凶 匿玉玺孙坚背约
……卓曰 :“关东贼起,天下播乱。长安有崤函之险 ;更近陇右,木石砖瓦,克日可办,宫室营造,不须月余。汝等再休乱言。”司徒荀爽谏曰 :“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卓大怒曰 :“吾为天下计,岂惜小民哉!”即日罢杨彪、黄琬、荀爽为庶民……
第十回 勤王室马腾举义 报父仇曹操兴师
却说李、郭二贼欲弑献帝。张济、樊稠谏曰 :“不可。今日若便杀之,恐众人不服,不如仍旧奉之为主,赚诸侯入关,先去其羽翼,然后杀之,天下可图也。”李、郭二人从其言,按住兵器。帝在楼上宣谕曰 :“王允既诛,军马何故不退?”李傕、郭汜曰 :“臣等有功王室,未蒙赐爵,故不敢退军。”帝曰 :“卿欲封何爵?”李、郭、张、樊四人各自写职衔献上,勒要如此官品,帝只得从之。封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钺,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假节钺,同秉朝政 ;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领兵屯弘农。
……李傕扶起曰 :“樊稠谋反,故尔诛之 ;公乃吾之心腹,何须 惊惧?”将樊稠军拨与张济管领。张济自回弘农去了。
第十三回 李傕郭汜大交兵 杨奉董承双救驾
忽人来报 :“张济统领大军,自陕西来到,欲与二公解和 ;声言如不从者,引兵击之。”傕便卖个人情,先遣人赴张济军中许和。郭汜亦只得许诺。张济上表,请天子驾幸弘农。帝喜曰 :“朕思东都久矣。今乘此得还,乃万幸也!”诏封张济为骠骑将军。济进粮食酒肉,供给百官。汜放公卿出营。傕收拾车驾东行,遣旧有御林军数百,持戟护送
……
郭汜败了一阵,次日又点军杀至营前来。徐晃当先出马,郭汜大军八面围来,将天子、杨奉困在垓心。正在危急之中,忽然东南上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败汜军。
那人来见天子,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承曰 :“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天下。”帝命早赴东都。连夜驾起,前幸弘农。
却说郭汜引败军回,撞着李傕,言 :“杨奉、董承救驾往弘农去了。若到山东,立脚得牢,必然布告天下,令诸侯共伐我等。三族不能保矣。”傕曰 :“今张济兵据长安,未可轻动。我和你乘间合兵一处,至弘农杀了汉君,平分天下,有何不可!”汜喜诺。二人合兵,于路劫掠,所过一空。杨奉、董承知贼兵远来,遂勒兵回,与贼大战于东涧。傕、汜二人商议 :“我众彼寡,只可以混战胜之。”于是李在左,郭汜在右,漫山遍野拥来。杨奉、董承两边死战,刚保帝后车出 ;百官宫人,符册典籍,一应御用之物,尽皆抛弃。郭汜引军入弘农劫掠。承、奉保驾走陕北,傕、汜分兵赶来。
……
既渡彼岸,帝左右止剩得十余人。杨奉寻得牛车一辆,载帝至大阳。
第六十六回 关云长单刀赴会 伏皇后为国捐生
肃乃辞孙权,至陆口,召吕蒙、甘宁商议,设宴于陆口寨外临江亭上,修下请书 ,选帐下能言快语一人为使,登舟渡江。江口关平问了,遂引使人入荆州,叩见云长,具道鲁肃相邀赴会之意,呈上请书。云长看书毕,谓来人曰 :“既子敬相请,我明日便来赴宴。
汝可先回。”使者辞去。关平曰 :“鲁肃相邀,必无好意,父亲何故许之?”云长笑曰 :“吾岂不知耶?此是诸葛瑾回报孙权,说吾不肯还三郡,故令鲁肃屯兵陆口,邀我赴会,便索荆州。吾若不往,道吾怯矣。吾来日独驾小舟,只用亲随十馀人,单刀赴会 ,看鲁肃如何近我。”
平谏曰 :“父亲奈何以万金之躯,亲蹈虎狼之穴?恐非所以重伯父之寄托也。”云长曰 :“吾于千枪万刃之中,矢石交攻之际,匹马纵横,如入无人之境,岂忧江东群鼠乎?”马良亦谏曰 :“鲁肃虽有长者之风,但今事急,不容不生异心,将军不可轻往。”
云长曰 :“昔战国时赵人蔺相如无缚鸡之力,于渑池会上,觑秦国君臣如无物 ,况吾曾学万人敌者乎 ?既已许诺,不可失信。”良曰 :“纵将军去,
亦当有准备。”云长曰 :“只教吾儿选快船十只,藏善水军五百,于江上等候。看吾认旗起处,便过江来。”平领命,自去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