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河南日报》关注武陟:会“唱歌”的黄河泥(文化中国行)
武陟融媒
2024-10-02 19:20:34

日前,“放歌黄河 出彩武陟”群众文化艺术周非遗展演活动在武陟举办。一曲用黄河泥埙演奏的《新竹词》古朴雅致,让观众陶醉其中。

河水奔流,芦苇悠悠。位于黄河“腰部”的武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积淀了厚重的黄河文化,也为黄河泥埙的制作孕育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早年间,我们带着铁锹和小车,一队人浩浩荡荡去黄河边采泥。”回忆起在黄河岸边采泥的火热场面,黄河泥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王小建历历在目。“黄河边的胶质泥品质细腻、杂质少、可塑性强而不软塌,是制作埙的上乘材料。”

9月30日,走进黄河交通学院的黄河泥埙大师工作室,造型各异的黄河泥埙打破了记者对传统泥埙的想象:“这是梭子埙,这是牛角埙……”说着,王小建拿起梭子埙,神情专注地吹奏起来,清幽婉转的埙声徐徐飘出,乐声入耳,心神安宁。

王小建出生于音乐世家,祖上就和埙有着不解之缘。“祖上做泥埙、泥哨、泥叫叫补贴家用,受限于当时的条件,制作工艺还比较简单。”王小建说,家庭的耳濡目染,培养了他的音乐素养和动手能力。

“部队文工团虽没有埙演奏,但在部队学的竹笛演奏,使我正式踏上了乐器演奏之路。”王小建说,从部队回来后,尽管开办了效益良好的艺术培训学校,但他心中始终回响着一个声音,“要把黄河泥埙的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王小建是土生土长的武陟人,源远流长的黄河水滋养了他的灵魂和生命。

“你瞧,虽然看起来这是个普通的埙,”王小建举起埙在记者耳边摇了摇,“但它其实是个以埙为基础做成的‘沙锤’,音色很独特。”

王小建成功研制出黄河泥埙五音孔埙及指法;完成了埙由单一品种到系列化作品的发展;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他的埙演奏与制作,越来越专业化了。

王小建的爱人王玲现受聘担任黄河交通学院黄河泥埙艺术学院副院长,在她看来,王小建对埙的热爱可以用“痴”来形容。多年来,王小建始终坚持推广黄河泥埙文化,依托河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他组建了专业的黄河泥埙乐团,让黄河泥埙文化在年轻一代心中生根发芽。2021年,黄河交通学院黄河泥埙艺术学院挂牌成立,王小建和王玲带领学生组建了“会唱歌的黄河泥”乐团,发起“万人吹埙计划”,让校园处处有埙声……

为了推动黄河泥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武陟县成立了黄河泥埙文化研究中心。“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人们越来越重视黄河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前来找王小建拜师学艺的年轻人更多了。”夫妇俩对这一变化感到欣喜。

如今,黄河泥埙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14年,王小建赴加拿大参加文化节获银奖;2018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华夏中乐团邀请王小建参加“澳中文化交流周”活动,黄河泥埙大放异彩。当外国友人发出“一块泥能发出如此美妙的声音,实在是太神奇了”的赞叹时,王小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三十年磨一埙”。王小建说:“我用黄河水和黄河泥,用黄河泥制作黄河泥埙,埙吹奏黄河音乐,用黄河音乐传播黄河文化。”

9月中旬,16名来自各行各业的年轻人正式拜王小建为师。他们将继续捧起这抔泥,吹响来自黄河的乐章。(张魏 翁韬)

来源:河南日报

监   制:周武申

主   编:冯小敏

责   编:李俊超

统   筹:安娇娇

制   作:史婷婷

校   对:王   晶

编   辑:王文明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049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编号:11642001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声明:武陟融媒刊载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除注明来源外,版权均归武陟县融媒体中心所有,未经许可,不允许任何形式的转载、发布和二次编辑,否则将视为侵权。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