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红楼梦》这样拍,曹雪芹会同意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08-30 18:39:05

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剧照

近日,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引起热议,影片中的“金玉良缘”“掉包计”等重要情节,都涉及《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的内容,是相关学者乃至广大读者长期争论的话题。

这些内容符合原作者曹雪芹的构思吗?应该怎样理解与评价?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先生的新著《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给出了解答。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张庆善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木石前盟”与“金玉姻缘”

在《红楼梦》的人物中,脖子上挂着特殊饰物的有三个人,即贾宝玉挂通灵宝玉、薛宝钗挂金锁,还有史湘云挂金麒麟。以往人们批评薛宝钗说得最多的,就是认为宝钗的金锁是薛姨妈伪造的,就是为了与宝玉的婚姻而编造出来的谎话。还说薛宝钗明明是为了选秀而来的,为什么到了贾府就不走了呢,是不是存心不良,就是为了与林黛玉争宝二奶奶的位子呢?这样的看法对吗?薛姨妈确实说过,宝钗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找个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宝钗的丫鬟莺儿也说那是个癞头和尚送的。如果我们不信薛姨妈的话,硬说金锁是伪造的,那么湘云的金麒麟是不是伪造的?宝玉的通灵宝玉更该是伪造的,谁见过生下来的孩子口里含着一块石头的?小说中说薛宝钗的金锁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宝钗的冷香丸不就是癞头和尚开出的“海上方”吗!张道士不是也送给宝玉一个金麒麟吗!无论是宝玉的通灵宝玉,还是宝钗的金锁,都是小说的特别交代,都是一种象征的写法,它原本是为了“木石前盟”与“金玉姻缘”的对立而设计的,作者都是深有寓意的。明明宝黛爱情是神仙伴侣,但在人世间和尚又偏偏给宝钗送来金锁,还声称要找有玉的才能婚配,这无疑等于宣告宝黛的爱情只能是前世的姻缘,在尘世中、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纯洁的爱情是不可能实现的。宝黛爱情最终走向悲剧,无疑是对那个社会、那个贵族家庭的声讨与批判。

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的确,就是因为宝钗有了这么个金锁,又有“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的话,没少让黛玉担心,宝玉黛玉两个情人也为此闹了不少矛盾。但我认为在《红楼梦》的实际描写中,宝钗并没有成为黛玉的情敌,她在主观上没有处心积虑与黛玉争夺宝玉。恰恰相反,因为有了这个金锁,倒让宝钗总远着宝玉。一次,元春赐给大家礼物,独宝玉和宝钗的东西是一样的。因为有“金”“玉”的说法,使得宝钗“心里越发没意思起来”。这里面有两层意思值得大家阅读时深思,一是元春的礼物,为什么偏偏宝玉和宝钗是一样的,而不是与黛玉的一样,这是否暗寓着元春对“金玉姻缘”的态度呢,是不是暗示着王夫人的态度呢?这其中确实很有深意,曹雪芹的《红楼梦》常常就是这样,一笔多用,一笔多义,很值得琢磨。另一层意思就是宝钗的态度,她并没有得意忘形,反倒是“越发没意思起来”,这当然是宝钗的态度,很值得人们玩味。还有一次,宝玉挨打后,宝钗疑心与薛蟠有关系,薛蟠急了不知轻重地说:“好妹妹,你不用和我闹,我早知道你的心了。从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你留了心,见宝玉有那劳什骨子,你自然如今行动护着他。”这话说出,不仅把薛姨妈气得浑身乱战,宝钗整整哭了一夜,就是呆霸王薛蟠自己都意识到“冒撞了”。很显然,虽然薛姨妈说过“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正配”的话,但这是癞头和尚说的,并不是薛姨妈编造的。而宝钗与宝玉并没有那么深的感情,宝玉也不是她心目中理想的丈夫,对宝钗来说“金玉”未必是“良缘”,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伪造什么金锁了。

无论是木石前盟还是金玉姻缘,都是象征的艺术设计,是为了凸现情与理的对立。木石前盟是前世的缘,在尘世是不可能实现的。木石前盟的毁灭不是薛宝钗造成的,而是那个封建社会和封建的贵族家庭造成的。如果仅仅看成是宝钗的奸诈行为,那样未免太肤浅了,更何况金玉姻缘最后也是悲剧。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贾母支持“木石前盟”

我们知道宝黛爱情最后是悲剧结束,现在的《红楼梦》九十七回回目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第九十八回就有“苦绛珠魂归离恨天”,黛玉在这一回死去,而黛玉死的时间,正是宝玉娶宝钗的时辰。这就是王熙凤的“掉包计”,让宝钗顶着黛玉的名义与宝玉成婚。由于宝玉已经是疯癫了,所以“掉包计”得以完成。

现在我们已知,《红楼梦》后四十回并不是曹雪芹写的,而是他人续书,人们一般认为“掉包计”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根据脂砚斋批语和前八十回透露的种种线索,一般认为应该是黛玉为宝玉泪尽而逝,然后才有宝玉与宝钗的结合。但宝玉心中永远爱的是林黛玉,任何人也取代不了黛玉在宝玉心中的地位。所以,尽管宝玉与宝钗结了婚,但结果却是:“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有人认为,后四十回中“掉包计”揭露出封建统治者的残忍,而“黛死钗嫁”同时发生,情节似乎很感人。但我要告诉各位,这看起来很感人的情节,其实是极不合理。因为在前八十回中最支持木石前盟的一个是王熙凤,一个是贾母,一个是紫鹃。王熙凤怎么会出“掉包计”的馊主意呢?最爱宝玉黛玉的贾母怎么能忍心把自己的外孙女害死呢?而薛宝钗怎么会在黛玉还没死时就答应冒名顶替去跟贾宝玉结婚呢?黛玉临死时说“宝玉,宝玉,你好……”怎么能让黛玉怀着对宝玉的怨恨死去呢?这也不合“还泪”的安排。

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王熙凤是看着贾母的眼色行事的,而贾母对黛玉感情之深,是对薛宝钗之情不能比的。贾母的态度在前八十回也是明明白白的,不容怀疑。虽然贾母从没有明说一句支持木石前盟,但态度是很鲜明的,阖府都清楚。第二十九回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贾母回答说:“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她拒绝张道士给宝玉提亲的事,不是简单拒绝,而是一次表态,是对金玉姻缘的否定。因为薛家是有钱的,贾母偏偏说“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言外之意,是清清楚楚的。如果再联系本回后贾母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她属意谁,不用再说了。还有薛宝琴来了,贾母流露出给宝玉说亲的意思,其实也是老太太的一次表态。明明身边现成有一个姓薛的姑娘,还有金锁,和尚说了要找有玉的配,为什么贾母从来不表态呢?不表态其实就是表态。另外,第五十七回紫鹃对黛玉说:“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第六十六回兴儿说:“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看来阖府上下,连丫鬟小厮都知道贾母的态度。

当然,贾母为什么说话总是那么含含糊糊呢?我想,她也有为难之处,一是元春和王夫人的态度,贾母不可能不知道。元春送礼物,唯独宝玉与宝钗一样,这是不是一种暗示?王夫人骂晴雯,眉眼像林妹妹,其实也是一种暗示,表明她不喜欢黛玉。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王熙凤的态度

说王熙凤支持“木石姻缘”,可能会有不少读者表示怀疑。要指出的是,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的描写,出自续作者之手,并不符合曹雪芹的原意。而在曹雪芹所写的前八十回中,王熙凤的确是“木石姻缘”的积极支持者。

第二十五回因“吃茶”,王熙凤与黛玉开了一个玩笑,这一段描写既十分有趣又耐人寻味。却说宝玉烫了脸,林黛玉到怡红院来看望,恰巧李纨、凤姐、宝钗都在这里。闲话中谈到王熙凤送给大家的暹罗进贡来的茶叶,宝玉、宝钗和凤姐本人都说不太好,独有黛玉感觉吃着好。宝玉道:“你果然爱吃,把我这个也拿了去吃罢。”凤姐笑道:“你要爱吃,我那里还有呢。”当黛玉表示要打发丫头去取时,凤姐道:“不用取去,我打发人送来就是了。我明儿还有一件事求你,一同打发人送来。”随即,黛玉与凤姐之间的玩笑就开场了,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家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凤姐笑道:“倒求你,你倒说这些闲话,吃茶吃水的。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作媳妇?”众人听了一齐都笑起来。林黛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便回过头去了。李纨笑向宝钗道:“真真我们二婶子的诙谐是好的。”林黛玉道:“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讨人厌恶罢了。”说着便啐了一口。凤姐笑道:“你别作梦!你给我们家作了媳妇,少什么?”指着宝玉道,“你瞧瞧,人物儿、门第配不上,根基配不上,家私配不上?那一点还玷辱了谁呢?”吃茶旧指女子受聘。明郎瑛《七修类稿·未见得吃茶》中说:“种茶下子,不可移植,移植则不复生也。故女子受聘,谓之‘吃茶’。”这里凤姐说的“吃茶”一语双关,从“吃茶吃水”的话头,巧妙地引到了“作媳妇”上来,与林黛玉开起了玩笑。

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凤姐的玩笑看似随口说来,不过是姐妹间逗逗乐子,其实并不那样简单。试想,如果凤姐心里没一点谱,她能用婚姻这种事在众人面前跟林黛玉开玩笑吗!过去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凤姐是故意拿黛玉打趣开心,是伤害和丑化林黛玉。清人陈其泰也说:“凤姐可恶,明是违心之谈,不过随口绰趣而已。”又说:“此时除贾母外,皆心乎宝钗矣,而凤姐偏戏弄黛玉,若已有成议者然。”这都是因后四十回中“掉包计”的描写,故把王熙凤看得太坏了,实在是冤枉了王熙凤。我们仔细地看这一段情节,玩笑原本是林黛玉挑起的,但当凤姐将吃茶引到女子受聘这层意思上后,伶牙俐齿的林黛玉马上就落了下风,只有“红了脸,一声儿不言语”的份了。这不是黛玉的口才不如凤姐,而是玩笑的内容使得黛玉不能再说了。一个尚未受聘的贵族小姐怎么能当众谈婚论嫁呢!更何况凤姐的玩笑又说中了黛玉的心病。凤姐是善意的,又绝不是随便乱说,她除了通过玩笑的形式公开了对宝黛婚姻持赞成态度外,玩笑的本身又透露出这样的信息,即宝黛婚姻事大家心里都有数。甲戌本在此处有一条夹批云:“二玉事在贾府上下诸人,即看书人,批书人,皆信定一段好夫妻,书中常常每每道及,岂其不然,叹叹。”“岂其不然”是指以后的变故,但在这个时候大家都认为宝黛婚姻是肯定的。这从第六十六回兴儿对尤氏姐妹说的一段话中可以得到证明,兴儿说:“若论模样儿行事为人,倒是一对好的(指宝玉与尤三姐)。只是他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由此可见,凤姐的玩笑并不仅仅是开开“玩笑”而已。

凤姐与黛玉开玩笑,黛玉“急了”,“急了”不等于“恼了”。玩笑开得不算小,一辈子的婚姻大事都说出来,但我们见黛玉并没有真生凤姐的气。在贾府中,王熙凤的“恶”“恨”是出了名,也得罪了不少人,但那要看对什么人。凤姐与宝玉、黛玉的关系一直很密切,他们之间没有什么矛盾。我们从没有看到王熙凤与薛宝钗有这种亲密的关系。就在开玩笑后,赵姨娘、周姨娘进来瞧宝玉,李纨、宝玉、宝钗都让她两个坐,“独凤姐只和林黛玉说笑,正眼也不看他们”。可见玩笑“急了”后的黛玉与凤姐的关系仍是亲亲密密,王熙凤开这种玩笑,黛玉的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小细节,人们往往没有注意,当大家都要离开宝玉房间时,宝玉道:“林妹妹,你先略站一站,我说一句话。”凤姐听了,回头向林黛玉笑道:“有人叫你说话呢。”说着便把林黛玉往里一推,和李纨一同去了。这一句话和“往里一推”的动作,既是凤姐开玩笑的继续,又是友好和善意的表示。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说王熙凤真心支持“木石姻缘”,除上面那次借开玩笑明确表示态度外,我们还可以找到其他根据。如第三十回因宝黛怄气,老太太让凤姐去瞧瞧他们和好了没有,凤姐去了拉着林黛玉回到贾母处,她不无夸张地说:“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我及至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哭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那里还要人去说合。”说得满屋里都笑起来,贾母自然也高兴了。凤姐用“‘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来夸张地形容宝黛的和好与关系的密切,恐怕也不能看作是随便说说。还有第五十五回凤姐与平儿谈论府里的各项开销,当平儿说:“将来还有三四位姑娘,还有两三个小爷,一位老太太,这几件大事未完呢。”凤姐道:“我也虑到这里,倒也够了:宝玉和林妹妹他两个一娶一嫁,可以使不着官中的钱,老太太自有梯己拿出来。”“一娶一嫁”虽说可做各种解释,但在凤姐的言谈话语中,我们不难感觉到她是把宝黛的“一娶一嫁”明确当成一回事的,这正是凤姐所希望的。

我们常说宝玉黛玉的爱情是建立在共同的思想基础之上的,如此说来,王熙凤支持宝黛婚姻,是不是说她同情或支持宝黛的追求爱情自主的行为和思想呢?当然不能这样简单地理解。认真分析起来,王熙凤之所以支持撮合宝黛婚姻,除她揣摸迎合贾母的心思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我们知道在荣国府真正掌握家政大权的是王夫人,王熙凤则是贾赦的儿媳妇,她之所以能当上荣国府的大管家,主要靠贾母和王夫人的支持。王夫人用王熙凤一是因为她的大儿媳妇李纨“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是因为王熙凤是她的亲侄女。王熙凤到了王夫人这边,的确成为王夫人的心腹干将,帮助王夫人牢牢掌握住家政大权。但随着宝玉婚姻问题的提出,未来的宝二奶奶是谁,直接关系到王熙凤的地位。如果宝玉娶的是林黛玉,这对凤姐没什么威胁,在凤姐的眼里,黛玉“是美人灯儿,风吹吹就坏了”,黛玉自然不是管家务的材料,凤姐照样可以继续当她的大管家。但宝玉如果娶薛宝钗,情况就不同了。宝钗的学识、才干都要强于王熙凤,特别是在凤姐生病的时候,王夫人让李纨、探春、宝钗组成“三驾马车”处理家务,薛宝钗表现出非凡的理家才能。试想宝钗如当了宝二奶奶,还能有王熙凤的位子吗!正如陈其泰所说:“宝钗来管家务,可知亲事已定,亦如袭人给宝玉为妾,王夫人尚未明说耳。”说“亲事已定”,没有什么根据,但要说王夫人选中的儿媳妇是薛宝钗而不可能是林黛玉则是很有道理的。如此看来,王熙凤支持“木石姻缘”,而不希望“金玉姻缘”,就不难理解了。

在《红楼梦》中公开提到宝黛婚姻并表示愿意撮合的还有薛姨妈和紫鹃,事见第五十七回,回目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这一天薛姨妈、宝钗到潇湘馆看望黛玉,闲话中谈到黛玉的婚事。宝钗开玩笑说她哥哥已经相准了黛玉,还说:“妈明儿和老太太求了他作媳妇,岂不比外头寻的好?”由宝钗的话而引出薛姨妈的一番“爱语”。薛姨妈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老太太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当时紫鹃忙跑来笑道:“姨太太既有这主意,为什么不和太太说去?”黛玉身边的婆子们也说:“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薛姨妈说:“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对薛姨妈这一番“爱语”如何看?或如清人陈其泰所说:“薛姨妈如无宝钗欲婿宝玉,则为黛玉做媒,亦是或有之事。今方为宝钗百计图成,岂肯成全黛玉乎。”他认为薛姨妈的“爱语”不过是“戏语”,说完了也就“随手撩开”,故不能像紫鹃那样认真对待的。陈其泰的分析并非没有道理,因为从此我们并没见到薛姨妈去向老太太保成这门亲事。但如果说薛姨妈是“语言取笑”,是“哄”林黛玉,恐怕也不尽其然。她不过是看到和听到阖府上下都认可宝黛婚姻,贾母又有明显的倾向性,送个顺水人情或是讨贾母一个高兴而已。她的态度与王熙凤、紫鹃的真心支持并不完全一样。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宝钗与黛玉的关系及结局

很多人还是对薛宝钗耿耿于怀,总认为她是林黛玉最大的最危险的情敌,处心积虑要与黛玉争夺宝玉,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甚至她对黛玉的关心,也被认为是阴谋,是要降服黛玉等等。这里我要提醒大家,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以前,宝钗和黛玉确实有一些小矛盾,但多数情况下引起矛盾,宝钗总是被动的,即使是涉及敏感的“金玉姻缘”和“木石前盟”的问题,宝钗也总是回避,这符合她的思想和性格,符合她的处世哲学,她并不是一心想要争当宝二奶奶的。如第二十七回,宝钗本来是去潇湘馆找黛玉出来和姐妹们一起玩的,但当她看到宝玉进了潇湘馆,便站住低头想了一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就这样没有去找林黛玉,后来就发生了“扑蝶”和“金蝉脱壳”的故事。《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回目是“金兰契互剖金兰语,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金兰契”是比喻情投意合的知心朋友,说的是宝钗来看生病的黛玉,宝钗的关心感动了黛玉,黛玉说:“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人,只当你心里藏奸。……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就是从这一次“金兰契互剖金兰语”后,宝钗和黛玉的关系越来越好,再也没有发生什么矛盾冲突。这就是《红楼梦》中的实际描写,从这里实在看不出宝钗有什么奸诈和心机。

87版《红楼梦》电视剧剧照

再看“掉包计”。需要说两点:一是“掉包计”发生在后四十回,不是曹雪芹原著的描写,是别人的续书,不符合曹雪芹创作的意思;二是人们对薛宝钗的许多极端看法,多是受了“掉包计”的影响。在第九十六回,“掉包计”是凤姐的主意,得到贾母和王夫人的批准。到了第九十七回,就是“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宝玉宝钗的婚礼与黛玉的死亡在同一时刻,确实很惨。尽管我也认为这是后四十回中写得比较好的情节,但它却不符合曹雪芹创作的原意,它的设计甚至毁掉了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

按照曹雪芹原来的构思,宝玉与宝钗的结合是在黛玉死后,这和现在的后四十回完全不同。根据脂批和其他线索,人们大致可以推测:贾家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故,包括贾宝玉为了躲祸也离家出走,林黛玉日夜思念和为宝玉担忧,终于“泪尽而亡”,一年后宝玉才回来。回来后见到的只有“蛛丝儿结满雕梁”,只有“冷月葬花魂”。之后,宝玉与宝钗结为夫妻,虽然宝钗温柔贤惠,但免不了常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路。脂批透露有一回就是“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结果引起宝玉的反感,最后宝玉“悬崖撒手”,出家做了和尚。

宝钗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她最后虽然为了家族的利益,与宝玉结成了“金玉良缘”,但仍然不能挽救即将倒塌的没落的贵族家庭的命运。她和宝玉不是一路人,他们不可能生活在一起。宝钗的金锁上正反两面也刻着八个字:“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结果宝玉还是离她弃她而去,她仍然没有改变“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和“金簪雪里埋”的命运。

这就是曹雪芹告诉我们的薛宝钗。

(本文摘录自《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推荐阅读

本书是中国红楼梦学会名誉会长张庆善先生从多个角度评说《红楼梦》的学术随笔集。书中围绕一些《红楼梦》相关争议话题和主题进行解读,如曹雪芹是不是《红楼梦》作者?后四十回的内容有多少违背原作旨意?林黛玉和贾宝玉爱情的心路历程是怎样的?怎样看薛宝钗人物形象的是是非非?又如《红楼梦》中的人物刻画、情节设置、艺术手法等。对一些《红楼梦》研究中悬而未决的难题进行了分析和阐释,提出合理的推测与猜想。本书系以大家手笔撰写小品文章,相对于高头讲章或繁琐考证,文笔更加自由活泼;同时也保持一定的学术水准,使读者可以从多元角度欣赏《红楼梦》,并获得比较轻松愉悦的阅读体验。

《解味红楼:曹雪芹的旧梦与悲歌》

目录

(上下滑动可查看)

曹雪芹的 “秦淮旧梦”与“燕市悲歌”

为曹雪芹正名

《红楼梦》:曹雪芹的“乡愁”

蒜市口十七间半:这里是曹雪芹写《红楼梦》的地方

曹雪芹、《红楼梦》与张家湾

不能把“曹雪芹传说”当成“曹雪芹传”

香山正白旗39号旗下老屋里的“题壁诗”

与曹雪芹毫无关系

高鹗与《红楼梦》后四十回续书

“红学”“曹学”不该分家

传神文笔梦中人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宝黛爱情的心路历程及其悲剧

不是冤家不聚头

——《红楼梦》第二十九回赏析

是是非非说宝钗

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

怎样看探春对待赵姨娘的态度

探春远嫁猜想

宝玉“第一个得用的”人

于细节处见精彩

《红楼梦》色彩描写的文化意蕴

——从贾宝玉“爱红”的“毛病”谈起

“摇摇”与“摇摇摆摆”

——林黛玉走路应该什么样

这“芙蓉”不是那“芙蓉”

这“香袋”不是那“春囊”

三次葬花

漫谈大观园

附录

人民文学出版社与《红楼梦》

——写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建社七十周年之际

《红楼梦》校注组始末

听说,看《红楼梦》能防暑降温?

张庆善:改编《红楼梦》,不能变了味

《红楼梦》刘旦宅插图本+限量周边,人文社x蔡丹君合作发售!

稿件初审:张    瑶

稿件复审:张    一

稿件终审:王秋玲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