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河南法制报刊文:胡小霞来到了薛店法庭
平顶山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4-08-23 17:37:51

胡小霞来到了薛店法庭

河南法制报记者 何永刚

通讯员 张世沛(市中院宣教处科员)

叶子豪(郏县法院政治部副主任)

8月14日,周三,末伏第一天。

刚开完庭,胡小霞就被当事人“围住”了。

“霞姐,我还是想找你聊聊。”

“霞姐,我想咨询个问题。”……

胡小霞不急不躁,喝口水,提了提嗓门说:“恁都别着急,不听大家说完,我不下班。”

图 胡小霞到田间普法

胡小霞2003年底到郏县法院薛店法庭工作,2013年被任命为薛店法庭庭长。她走遍了这里的235个自然村,熟记去村子的每一条道路;很少人叫她“胡庭长”,都喊她“霞姐”“闺女”“阿姨”。

胡小霞说,不是薛店法庭离不开她,是她离不开这里的群众。她先后荣获“人民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河南好人”“河南省十大调解之星”等荣誉称号,荣立个人二等功、三等功,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人民法庭法官”“三八红旗手”……

“我来就是为群众解决困难的”

从颠簸了近20公里的面包车上下来,走到陈旧而简陋的法庭前,2003年底,32岁的胡小霞第一次来到薛店法庭任副庭长。

图 胡小霞在办公

胡小霞是郏县安良镇人,2003年,她从郏县法院办公室调到距县城15公里的薛店法庭工作。薛店法庭管辖薛店、茨芭、黄道、渣园4个乡镇的235个自然村,人口22万。

此后,胡小霞便没有了固定的作息时间,群众来了就工作,群众走了才下班。就连周末、节假日,她都很少休息,几乎就是以法庭为家。

胡小霞说:“我来就是为群众解决困难的。群众来了,我总不能说我下班了没空吧?”

基层法庭直接面向农村,受理的多是家庭婚姻、土地纠纷等“鸡毛蒜皮”的小案件。

图 胡小霞团队到村内走访

“这些案件在法官看来,可能真是小事儿,但在群众心里,就是很大的事儿。”胡小霞在办案过程中,坚持调解,绝不一判了之,力求做到案结、事了、人和。

到薛店法庭的每一位当事人,都会被送上一张写有胡小霞电话号码的小卡片,这样大家有问题电话里就能询问,不需要专门跑到法庭,镇上很多老百姓都知道她的手机号码。胡小霞24小时不关机,就是为了方便群众随时打电话。

平常,得知当事人没吃饭,她会立即走进厨房,端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看到年龄大的当事人走路回家,她会开车把人送回去……这是胡小霞最朴素的情怀。

图 胡小霞看望村内老人

“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

“快1点了,咱不去吧?”

“不行啊,现在不抽空去,下午又没空了。”

这是胡小霞跟书记员的对话。

辖区两位老人无人赡养,胡小霞已经去他们家里调解两回了。

“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胡小霞说能调解的案件她坚决不一判了之,“其实在农村,很多老百姓打官司都只是为了争一口气,如果一判了之,看似矛盾解决了,其实是加重了他们的矛盾。”

前中王村村民张某和刘某两家是邻居,张某家大门占了门口的路,刘某则在路上修了一个水泥池子种菜。因为影响了走路,张某到法庭起诉。

图 胡小霞促成当事人和解

“不调、不调,咋样都不行!”

“谁来都不行,这池子我就是不拆。”

胡小霞不愠不火,听双方把话说透后,才一次又一次去做当事人工作。去到第三次,张某说:“你真的是为我们好,霞姐,我听你的。”

从“坚决不调解”到“霞姐,我听你的”,张某并非个例。

在胡小霞的微信好友里,一多半都是原告和被告。

在长期的调解工作中,胡小霞探索建立了“庭前、庭中、庭后”调解的立体调解架构,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找准症结,抓住实质矛盾,找准时机调解。

近3年,胡小霞审理各类案件1038件,结案1023件,结案率98.55%;其中调解452件,撤诉309件;平均审理天数24天,服判息诉率96.6%。

图 胡小霞收到某案件当事人送来的锦旗

没事儿的时候,胡小霞喜欢到村里转转。她会接过群众手中的牛绳,帮助把牛拴好;她会搬个板凳,坐在大树下跟老人们促膝长谈……

8月中旬,记者看到,在薛店法庭辖区的村村寨寨,穿着朴素、裤腿上经常带着灰尘的胡小霞走到哪里,哪里的群众都是笑脸相迎。

她说,跟群众在一起,情况明,心里暖,办案也方便,就跟鱼儿在水中一样,自在,舒坦。

▌ 转自/河南法制报  图像/郏县法院

▌ 编辑/宣教处 

©平顶山中院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