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挑战赛五期#自我边界是什么?在心理学家乔治・戴德的《自我边界》一书中,给出了这样的定义:所谓自我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自我边界虽然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着。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与矛盾,往往都是由于边界不清所造成的。
自我边界不清晰会有哪些表现呢?比如,经常被人 “带跑”,在面对压力时无法坚持自我;不懂得拒绝,觉得自己必须对每个人的要求说 “是”;大包大揽,容易对别人的感受和问题负责;专注于爱与无私,以至于忘记自己的底线。自我边界的建立,能够帮助我们清晰地知晓自己和他人的责任与权利范围,明确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
每个人还拥有大量的 “个人空间”,这个部分在 “我们” 之外。而独属于 “你” 和 “我” 的两边各自空白的部分,即各自的自我边界。这一部分,是 “我们” 这一部分不可以干涉到的,也就是彼此的自我边界。心理学家乔治・戴德以边界理论为支撑,结合心理学知识与治疗实践,帮助人们放下因边界不清所带来的压力与情绪波动,让人们能够分清楚什么是老天爷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什么是我的事,最终收获自我独立于他人之外的能力。
边界感为何会缺失?
一般来说,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边界感会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而变得越来越清晰和明了。边界感是一个不断被我们自身所调整的、比较具备主观感受的东西。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人,那么我们也很难找到边界感完全相同的人。我们在面对不同的人、事、物的时候,边界感也是不同的。
所以,我们需要找到边界感缺失的来源。在生命早期,如果没有人告诉过我们边界在哪里,或者养育者告诉我们的是一个错误的边界,那么我们的边界感就容易出现问题。
错误的边界是指被他人入侵或者侵犯他人边界的意思。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没有边界或者错误的边界关系模式,会形成我们与世界互动的一种习惯。于是,我们的边界感就会很容易因为一点风吹草动而失守,并因此很容易被外界的影响而体验到剧烈的内心冲突。
举个例子,有些父母会随意进入孩子的房间,无论孩子年龄多大,都会要求孩子不许关门;不经过孩子的同意就把孩子的东西送人;或者因为孩子不听话,就砸坏、丢掉孩子的东西。而孩子的无助和痛苦,都被养育者的愤怒给蒙蔽了双眼。更有甚者,在孩子成年后,父母会给素未谋面的孩子们物色好自己认为合适的结婚对象。即使孩子已经明确拒绝了他们的 “好意”,也无法撼动他们想为孩子操碎心的相亲之旅。
怎么维护自我边界?
维护自我的护城河 —— 边界感,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自我的感受。一段健康的关系,正如《自我边界》所描述的那样:人保持自己的 “边界”,意味着他们不会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它意味着你要接受他人的不同之处,并尊重他们表现不同之处的权利,而且还要尊重让他们产生不同想法和期待的不同经历。
以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意味着你不自私,不以自我为中心。一段尊重彼此 “边界” 的关系正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任何问题都是根据你应为自己的感受负责,而不是将责任推给他人这个事实而得到解决的。我们因彼此的不同之处而尊重对方,而不是相互攻击。
因此,意识到尊重彼此的边界是维护边界的大前提。在观念上承认再好的关系,也要注意亲密有间。武志红老师曾经谈到:亲密无间的关系是一种一元的关系,是一种妈妈与婴儿的共生关系,对于成年人来说,这种关系非常危险。
在关系中,我们要弄清楚自己和别人同样感到舒服的这个边界在什么程度。这种舒服的程度可以是,没有让自己或者是别人感受到边界被侵犯的感觉。在这个过程里,非常重要的是,我们可以通过不断地觉察自己和他人的感受,来调整自己维护自身边界感的状态,从而不去入侵他人的边界。并且,当被他人入侵我们的边界时,我们需要告知他人我们此时的感受是什么。
比如说,A 与 B 约好了要一起去学完车,然而因为两人的行程不同步,A 先去学完了。但 A 很不理解 B 的情况,因此 A 就会不断地催促 B 也学完,甚至以为了 B 好的名义,对 B 进行人身攻击。那么,在这个过程中,A 入侵了 B 的边界。而 B 此时需要做的就是,反复告知 A 他的真实情况和感受,让 A 明白这是自己的一种过度干涉他人的行为。当 A 经由这个过程,学会从 B 的边界中退出时,那么,我们也就自然而然地守住了我们自己的护城河 —— 边界,同时,也允许他人守住了自己的边界。
如果你也想更好地享受人际关系,而又能很好地维护好彼此之间的护城河 —— 边界感,欢迎你共同参与进来。让我们一起努力,在人际关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舒适空间,守护好内心的重要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