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上海自然博物馆走进校园,这样的“开学第一课”有多吸引人?
资讯速递
2024-09-04 09:26:11

“松塔的鳞片排列是遵循斐波那契数列的。” 大自然中有许多令人惊叹的数学规律,9月2日,科普作者娄悠猷为上海市闵行区明强小学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开学第一课”,她从采集自然、观察自然、收藏自然等方面对成为小小博物家的必备技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

9月2日,上海自然博物馆携手上海教育出版社在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和松江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成功举办“开学第一课”活动,结合自博馆“小小博物家”丛书,科普作者与学校老师一起,将博物学等科学内容引入学校,融入课堂,给学生们带来丰富的科学课程。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教师为同学们带来“科学第一课”。

当天,闵行区七宝镇明强小学校获“发现上海•小小博物家’课程联盟”授牌。该联盟于2024年6月正式启动,明强小学成为该联盟的第15所成员校,并有多位骨干教师参与“春华”课程研发。

上海教育出版社党委副书记董龙凯为明强小学学生代表带来了最新出版的“小小博物家”丛书。该丛书由上海自然博物馆专家花费6年时间研发,浓缩了上海自然博物馆精品课程和展品,囊括《春华》《夏虫》《秋实》《冬泥》四个分册,聚焦花朵、昆虫、果实种子、土壤动物四大主题,根据上海不同季节与不同物种的科学知识撰写。

“小小博物家”丛书

《小小博物家》赠书仪式

“小小博物家”项目统筹及《秋实》分册作者娄悠猷为同学们带来了题为“如何成为小小博物家”的科普讲座,随着她深入浅出的讲解,同学们在观察松塔的过程中了解了种子与斐波那契数列之间的神奇关系,并在近距离接触腊叶标本、干制标本、玻片标本等不同类型标本的同时,了解了让自然物“冻龄”的方法。

紧接着,明强小学一级教师张李奕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公开课《探秘种子“旅行家”》。张老师以“观察果实”活动引入课程,帮助同学们认识果实与种子的关系,并利用《小小博物家》资源包,带领同学们制作种子模拟器,对三角槭种子的传播方式进行了探究,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激发同学们对于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张李奕给同学们带来公开课《探秘种子“旅行家”》

除了针对学生的课堂之外,此次开学第一课还设置了教师课堂,上海市育思青少年计算科学发展中心理事长顾诗尧为老师们带来《GPT—生成类人工智能 教学场景中的使用方法、技巧和局限》讲座。顾老师向参与教师介绍了生成类人工智能在科创教育、语文写作、物理课堂、自然科学课堂等多个教学场景中的使用技巧。

松江区上海师范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作为小小博物家课程首批联盟校,也有两位骨干老师参与“小小博物家•夏虫”课程的开发。同日,在学校“科学第一课”上,孙老师和刁老师分别向小朋友们介绍了“夏虫”课程的相关内容。刁老师和孙老师向小朋友们展示了饲养的螳螂和竹节虫,以及制作的蝴蝶标本,引起了小朋友们极大的兴趣,在他们心中埋下了科学探究的种子。

据悉,除“开学第一课”,未来,科学老师们还会通过各种活动,带领同学们走进自然与科学的世界,感受自然界的神奇与繁盛。

来源: 澎湃
编辑: 夏奕宁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