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梁 沃:洪亮吉,叩门探光的“硬骨头”
石泉子
2024-11-11 11:14:25

     伊犁,一江春水向西流;流放,惊涛骇浪中摸鱼。

                           ——新疆纪行

                                                                   

     人人都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拥有诗和远方。诗真的在远方吗,远方真的有诗吗。我只知道,中国古代有三个最出名的流放地,一个在西北边疆,一个在岭南地区。一个比一个偏,一个比一个远。

火焰山神秘而恐怖

      绿皮火车抵达吐鲁番,我来到了当年《西游记》里的火焰山。孙悟空的金箍棒,在眼前高高耸起,上面显示温度 45℃,这里表温度最高时可达89℃。热到飞鸟绕道而行,甚至妖怪都害怕。风沙一来,就是几个月。当年唐僧一行西天取经,一老者说此地"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进得山,就是铜脑盖,铁身躯,也要化成汁哩",众人闻言大惊失色。自此,火焰山便被蒙上了一层神秘而恐怖的色彩。

极端天气让人望而生畏

  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降水量最少的地方之一,雨滴还没落到地上,便在空中被蒸发了。两百多年前的一个春天,同纬度的北京出现这样的极端天气。时为嘉庆五年,北方久旱无雨,火舌撩天,百姓日子非常难过,哭求上天降下甘霖。各级官员祈雨,上天无动于衷;王公贵族出面祈雨,上天不为所动。 烈焰似火,人心却开始浮动。 “国大旱,冤案结。”嘉庆有些紧张了,亲自设坛向上天祈雨。

皇帝祈雨,依然不下。他设粥场赈济饑民,不下。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皇帝亲政而不能替天行道,这是老天爷发出的警告。嘉庆急了下令赦免囚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求来一场雨,把长期关押不能定罪的囚犯都全部释放。    

而当时的洪亮吉,就是长期关押不能定罪的囚犯之一。这时,老天爷还是岿然不动。有人就又提出,释放关押的两个邻国的官员。这个洪亮吉,就是被流放到新疆的两个官员之一。  

洪亮吉何许人?皇帝如此一而再 "三借芭蕉扇",都唤不来一滴雨。洪亮吉何方神圣?需要皇帝金口大开,为他一个人颁发大赦令。 

古代设法坛祈雨的场所

说起这个洪亮吉,很多人会想到提出 "人口论"第一人。《清史稿》这么描述:"长身火色,性豪迈,喜论当世事。"翰林院同僚说他,"议论当世大事,则目直视,颈皆发赤"。此人皮肤漆黑,喜欢议事、辩论起来颈脖赤红。这里的黑红,当然不是火焰山烤的。初登基的嘉庆皇帝,雄心勃勃,"诏求直言",为显示诚意,嘉庆说,"敷陈得当,朕必虚心采纳,特加奖擢,以风励有位",意思就是,你们要对国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什么都可以提,说得好的还有奖赏,得到提拔。

洪亮吉看见皇帝如此虚心,大喜过望。之前任职期间,曾去贵州考察了一年,敏锐洞察到由于人口繁衍过度,引发社会矛盾危机,于是发表"人口论"。他说人口的急剧增长,已经和生产的缓慢发展形成尖锐的矛盾,不久就引起社会危机;洪亮吉眼见新帝励精图治,是个干大事的。他好了伤疤忘了疼,霍然奋起,操笔疾写"万言书"。先是骂皇帝不理政,然后骂大臣腐败,说得朝堂一无是处。末了,他还给皇帝开出治国良方,说跟你爷爷雍正帝学习整肃吏治,再跟你太爷爷康熙皇帝学习宽仁,一松一紧才是正道。 得皇帝龙颜大怒,要以大不敬论将他斩立决!亲友闻讯至狱中哭唁。洪亮吉朗言道:"丈夫自信头颅好,须为朝廷吃一刀"。后来皇帝一想,你唱红脸,我当黑脸,这事我可不干。清朝有一种刑法叫做"流放",伊犁是最受欢迎的地方,一气之下将他流放万里之外。

天坛原功能为合祭天地

      嘉庆年间,气候多变,灾害频发。嘉庆帝本人崇信道教,试图通过亲自省牲,设坛、上供、焚香、诵经等祭天祭地祭山川,感天动地来影响天气。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嘴。当年这个嘉庆帝,看《西游记》被一个情节激怒,险些使之成为禁书。因为嘉庆身边的道士,除了炼丹外,另外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呼风唤雨,"五雷法"就是他们的主要法门。嘉庆皇帝本人对五雷正法十分着迷,他给自己起一个道号,这里我就不表述了,占地多、读来还费神。总之字数超长,他排第二没有人敢排第一,加上两个标点共87个字!一部《西游记》,竟敢讽刺五雷法是旁门左道,嘉庆盛怒之下差点收拾了吴承恩。

嘉庆被《西游记》一个情节激怒

     这位史上名号最长的皇帝,眼看罪己诏没用,老天照样不降雨,看来上天真的发怒了!在朝会上,嘉庆进一步认罪,他对群臣说,自从流放了洪亮吉,言事者少,所言不关痛痒,想来洪亮吉所说的是有道理的。下令将洪亮吉的奏折向天下公布,让天下人都知道自己不是拒谏饰非之主。为了表示虔诚,他把平反洪亮吉的诏书抄写一遍,刚写两个字钦此,一道闪电划破长空,紧接着惊雷大雨从天而降,真正是"诏下而雨!"《清史稿》记载嘉庆帝曰:"天鉴捷于呼吸,益可感畏",意思是说,我治理天下上天监督我,两者敏感的像呼吸那样密切,太可怕了。嘉庆当场传谕,立即释放洪亮吉回京。

    而就在前不久,洪亮吉去京不久遭遇翻车,险些丧命。过了嘉峪关的他,顿生悲怆之情,后面退路断了,前面生死两茫茫。嘉庆皇帝还不依不饶八百里加急:对洪亮吉切不可手软,不给他喝酒,不许他作诗!

硬骨头洪亮吉

     但边塞的寒苦苍凉,怎么缚得住一个诗人的才情。洪亮吉开始出手了:

    "嘉峪关前夕雾收,布隆吉后晓星浮。 马毛作雪明千里,龙气成云暗一州。冰谷对床声乍噤,火山当户汗仍流。平生每厌尘环窄,天外如今一举头。"

   可以说此时的洪亮吉,根本不服软。在古代文学中,马常常象征诗人自己或者有志之士,而龙通常与帝王、皇权相联系。"马毛"和"龙气",高下立判。遭遇厄运者以雪明志,志在千里,不可玷污;皇帝或权力之上者,如同乌云遮日,无法使国家得以清明。我一双亮澈的政治慧眼,洞烛幽微,你一个优柔庸碌的君王,我和你怎么擦出照亮山河的火花?"冰谷"的寒风让人无法安睡,"火山"的酷热又让人汗流浃背。这种极端的自然条件,写出诗人所经历的人生困境和挑战。

    中国人喜欢《西游记》,百看不厌。很多年后我才知道,旧版电视剧《西游记》,当年拍火焰山一节,考虑到去新疆拍摄有难度,北京郊区正好修地铁,挖出了很多土堆积成山,于是剧组就地取材,利用这些土山丘制造一个火焰山,我们看到的是后期合成的奇妙效果。可想而知,去一趟去火焰山不容易。去万里之外的南疆更不容易,很多被流放者宁愿去死也不上路。

冰火两重天神仙都难过

      我们的这位诗人,在小桥流水的江南长大,饮酒作诗是他的日常。他曾在《小池春涨》这样描绘:

     ‌"昨宵惊波来,漂去所著屐。

      下床方欲索,摸得一双鲫。"

    诗人昨夜遭遇惊涛骇浪,木屐被冲走,清晨起床欲寻木屐,却意外摸到两条鲫鱼。陡然一转,情趣跃然纸上,表达诗人对环境的亲近与好奇;寓庄于谐,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画面。这有点少年"转角遇到爱"的人生况味。没曾想,一"诗"成谶!49的年岁,以清朝的平均年龄四五十岁,这位"老年人"被皇帝大笔一挥流放边疆,一路上"却出长城万馀里,东西南北尽天山",身处异域,洪亮吉面对茫茫天山更多的是惶惑与恐惧。

     我为了一睹火焰山,花了880元登上一台小型直升机,在高空中俯瞰这一片土地,惊奇地发现,这一头是赤火焰焰,那一头是绿草萋萋,真正"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异峰突起绵延数百里,一边是绿洲恣意直到千顷碧波。

      在沙漠或干旱地区,烈焰的力量确实强大,它能够摧毁一切,使土地变得贫瘠。然而,有一种矮小植物,通过储存水分、发展深根,顽强生存下来,诠释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循环生态。火的力量和草的韧劲,相互依存、相互映照,因燃烧所以如火如荼,因为青所以要万古长青。在同一片天空下,他们就这亲滋养着、柔软着,严酷的、冷竣的。一边活活泼泼,生机勃勃;一边正襟危坐,严阵以待。正可谓万物皆可共存,咫尺间各得天地。

登上直升机俯瞰这片土地

     历经161天千难万险,洪亮吉终于抵达流放地。当得知伊犁将军献媚为皇上出气、找个茬把他杀了,来自天山的雪水冷森森将他浇了个透,西北无比荒凉,人情更是冷漠。中国的河流大多向东奔腾,唯独这伊犁河孤寂向西流去。估计恨一个人,就架他西去。我们这位诗人,不满过去生活环境的狭小昏昃,经历种种磨难,好不容易一抬头可触广阔天地,却立即被押进一间"鬼屋"。洪亮吉感受最深的,莫过于人生的修行之路不好走,要完成一道又一道的试炼,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当初玉帝修道成仙可不是渡了足足3200劫,每一劫都无比凶险。

过了几天昏无天日的日子,没料想北京突降甘霖!借着老天爷的光,洪亮吉得以放还。人生好比过山车。在伊犁仅仅待了100天,又将人生之路再走一遍,真是造化弄人。这史上刑期最短的人——到底是皇帝的反省之作?还是惧天谴而起文怕地怨而落笔?昏君,忠臣,哪个立万扬名?只有天知道。

    当时的洪亮吉,酒壮诗人胆,在诗中这样写道:"雪深才出玉门关,三月君恩已赐环。赢得番回道旁看,争传李白夜郎还。"你刚刚下达命令,现在又收回成命,我好比李白夜郎放还,路上无数人争相围观。这下诗人倒不急了,他要慢慢欣赏这里的美景。

伊犁壮美景色

我们沿着诗人当年的路线,一路南下。我们无法体会得到诗人的心境,"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那是何等的绝望与无助。地脉没有断掉,我们驱车一路畅通,草原、戈壁、丛林、雪山幻变着美景,一泻千里。半天时间就抵达伊犁,眼前的河谷和原野,何其壮美而辽阔,偶尔可见的牧民与他们的马群,悠然自得,让这份自然之美更显原始与纯净。

洪亮吉获释后,他将身心融入这片土地,天穹高远,峡谷深长,心中顿生一股豪情,他要放声长啸,在这片天地间,不挥洒一些狂野,那些沉积已久的块垒就无法消弭。他就地一躺,四仰八叉,"山高皇帝远",哪是何等的人生快意,一伸腿一蹬脚,都和这里山水得到呼应;日头当照的午后,他穿街入巷,和当地居民大碗吃酒、海聊。"欲买鲜鱼饲花鸭,商量明日饯归人",诗人在黄泥墙北频繁地敲门,白发老人带着喜气前来辞别, 用美食招待,商量着举行 盛大的 饯别活动。我们的诗人 ,实现了当年的愿望, 果然从这"惊涛骇浪"中摸出了鲜鱼!

新疆之行的洪亮吉,边饮酒边写诗,越写越来劲。他一路"硬杠"他的顶头上司,先后写了《出关作》,出一本《天山集》,又出一本《伊犁集》。"朔风裂""没山骨", "冰忽开""落飞瀑","雪没踪""藏春风",  "等闲尔""输此奇" , 这种奇异景像,经常相依共存。正如诗人的风骨,笑对逆境,越挫越勇。 伊犁河发源于雄奇的天山山脉,一江春风向西流,这追逐太阳的河流,淌过崎岖荆棘, 正是这独一无二孕育了独特的景观,荡漾出一片好生态,成为诗人的创作源泉。他在人生至暗发出的光亮,照彻流放地的漫漫夜空。 "谁跨明驼天半回,布鲁特人驱将来。牛羊十万鞭驱至,三日城西路不开 ",他用诗歌展示了各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不仅为当朝提供宝贵的自然风光和民俗风情,也让后世得以窥见那个时代的历史变迁和社会状况。

洪亮吉"人口论"比马尔萨斯早5年

     "移民开垦荒地"这是洪亮吉给出的减少人口的一个方法。在清廷统一新疆短短几年间,内地的犯人络绎不绝的流放到新疆。到了中后期,伊犁人口十万,流放及家属一万。从这个角度来说,大清的目的达到了;作为一个因言获罪的文人而言,洪亮吉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扛过了生死劫。然而,这个貌似固若金汤的大清市城,已经开始腐烂,直至有一天轰然崩塌。

     对于 "人口论",英国学者、经济学代表人物马尔萨斯也提出过。洪亮吉的《志平篇》,比西方还早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口论专著。洪亮吉开出良方,"天地调剂之法""君相调剂之法"即自然淘汰和改良政策;  而马尔萨斯提出,要用战争减少人口,他的这一思想成为了当时很多统治者发动战争的理论依据。前者体现了东方儒家的仁义天下核心理念,后者彰显西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在200多年前,一个诗人的一句呐喊,振聋发聩,在茫茫人海中发现潜伏的危机,显示出其远见卓识和忧患意识。

    洪亮吉被流放之日,很多朋友或同僚不顾被牵连,选择"站队"前来送别;新疆放还那天,"自巡抚以下至簿尉,无官不具",人们依依挥手,赋诗送别,场面盛大且感人。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都说人赤条条来去,洪亮吉终其一生"直来直去"。 知道人终有一死,他说:"人孰无病,但自有其真耳!君若后吾死,铭诔当不出君手,幸无失吾真。"意思就是,在他的墓志铭上,一定要体现自己的率真之气。洪亮吉的《治平篇》,表达作为一位学者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被选入2000年的高中语文课本。

    如今,令人胆寒的北疆和岭南,不是荒漠瘴气毒虫之所在,而是充满烟火的人间天堂。火焰山火势烈烈,那是国内外来新疆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诗歌从来不会走远,因为它就是生活本身。

    作者简介: 梁 沃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作品 刊发《文艺报》《延河》《广西文学》 。 第四届鲁迅西南文学院学员。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