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檀老师倾诉,把你的故事,发送到邮箱yetanbusiness@163.com,叶檀老师看到,一定会回复。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叶檀财经团队
最近看到一篇让人悲伤的报道。
财新杂志10月14日报道,《柳叶刀》近日刊发全球自伤行为报告,指出每年至少有1400万人采取自伤行为,以25岁以下人群为主。其中,中低收入国家的自伤率显著高于高收入国家。
财新援引2023年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朱冬梅等人的一篇研究综述指出,中国青少年的自伤率达到27.4%,即每4人中有1人曾自伤。
接近三成青少年要用自伤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无助,这是多么庞大的心灵哭泣。
(图源:pixabay)
看到如此触目惊心的数字,不禁让人想起最近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韩国作家韩江写的那本《素食者》。女主人公英惠从小就生活在黑暗的牢笼里,没有人真心关注她,这导致她过早地意识到自己早已死去,孤独的人生不过一场戏。
英惠曾经也想要挣脱幽灵般的人生,不过最终失败了。
书中写道:
某种咆哮和呼喊层层重叠在一起,它们充斥着我(英惠)的内心……那些生命原封不动地留在了我心里。血与肉消化后流淌在身体的每一个角落,虽然残渣排泄到了体外,但那些生命仍旧留在了那里。
我想大喊,哪怕只有一次,我想冲出窗外的黑暗。如果这样做,那块东西就会从体内消失吗?真的可以吗?
没有人可以帮我。
没有人可以救我。
没有人可以让我呼吸。
英惠最终选择成为一棵树,不用再吃饭了,只要有阳光,就能活下去。英惠用一种极端的方式寻求解脱,这世界上,类似英惠的人生还有多少?
和韩国一样,我们的社会同样处于空前的内卷之中,卷教育、卷事业,卷孩子,卷自己,到处都在卷,人人都在卷,可到底为了什么卷?
(图源:pixabay)
为了什么?为了房子、车子、面子,还有什么。
没听过人们卷快乐,卷亲情,卷关怀,卷初心……你上一次由衷地关心一个人是什么时候,还记得吗?你上一次由衷的被另一颗心灵关心是什么时候,还记得吗?
言归正传,进入本周的檀几条。
#01
重磅会议频发,底要到了吗?预期博弈持续上演
为了拼经济,扭转市场预期,自从924会议之后,各部委、跨部委的会议频繁了许多。
不过,正如我们此前文章写到的,预期之争,不仅在给政策,更在政策解读,大型机构和国际机构在这方面的软实力明显高于小机构和内部机构,这也导致各说各话,预期并不明确。
10月17日,住建部联合5部委召开发布会,提出“四个取消、四个降低、两个增加”。具体内容如下:
四个取消:取消限购、取消限售、取消限价、取消普通住宅和非普通住宅标准。
四个降低: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降低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降低存量贷款利率、降低“卖旧买新”换购住房的税费负担。
两个增加:新增实施100万套城中村改造和危旧房改造、年底前将“白名单”项目的信贷规模增加到4万亿元。
在这4+4+2里面,前两个4+4不算新政,是此前政策安排再强调,再落实。后面两个增加里,4万亿白名单信贷支持,也不算太刺激。
根据住建部发布会,截止10月16日,已经有2.3万亿左右信贷支持,4万亿是过去政策延续,规模扩大了1.77万亿。
有价值的当属新增的100万套棚改。过去人们对棚改的预期并不高,而且以往棚改主要集中在3、4线城市,货币化率也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低。
(图源:pixabay)
本次发布会提出,在前期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基础上,再新增100万套,且主要通过货币化方式安置。住建部强调,这100万套货币化安置房,主要用于35个大中城市的成熟项目。这意味着相比过去以三四线城市为主的棚改政策,每套货币化的金额可能要大得多。
尽管棚改套数比过去几次都要低,但影响力不小。
据华泰证券测算,按照每套80平米计算,对应8000万平方米需求,9月份中指研究院的百城二手房价格为1.4万平方米,如果给50%的货币化安置比例,能够释放5600亿购买力。这些钱如果都拿来买新房,占2024年商品住宅销售额的7%。
考虑到住建部在发布会上说,“只要前期工作做得好,我们还可以在 100 万套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意味后续还有加码的可能。
据住建部透露,全国 35 个大城市,需要改造的城中村就有 170 万套;全国需要改造的危旧房有 50 万套。
220万套这是打底的政策空间。华泰测算,220万套打满,能够释放超过万亿的资金,可消费,可买房。
(图源:pixabay)
住建部发布会后仅一天,10月18日,央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召开工作会议。
据央行公告,会议的目的是落实此前政策,重点就在资本市场。
10月18日,央行正式宣布,即日起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可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相关贷款,并于次一季度第一个月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对符合要求的贷款,按照贷款本金的100%提供再贷款支持,首期额度3000亿元,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累计期限估计可达3年。
紧接着,在10月18日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潘功胜还表示,9月27日,已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预计年底前视市场流动性情况择机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25-0.5个百分点。
能看出来,政策看重市场预期,好像在说,大家提振一下信心,好日子会来的。每次政策都是留下空间,让外界感受到不够再续,而不是一次性把预期打满。
模模糊糊,又有希望的政策表述,更有利于让人对未来充满希望,对预期管理非常重要。
(图源:pixabay)
#02
宏观数字好于预期,但菜价到底怎么了?
本周有大量重磅经济数据出炉,勾勒出一个完整立体的中国经济现状。我们无法一一进行解读,只能择其重点帮大家梳理和还原。
10月18日,政府三季度的GDP数字是4.6%。看着不高,但高于预期,这很重要。
据财新调研,4.6%的结果高于内外资市场预期。此前受访的经济学家普遍预计2024年三季度GDP同比增速将较二季度回落,预测均值为4.4%,预测区间为4.1%至4.6%。三季度GDP增速位于预测区间上限。
超市场预期主要是第三产业贡献的,第三产业增值增速比二季度快了0.6%,提高到4.8%,是三大产业里唯一超过三季度GDP增速的部分。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服务业生产指数在9月份突然有一个上升,一下子拉到5%,创3月份以来的新高。
社零数据在9月份也有一个比较明显的凸起,根据国家统计局得给出的解释,9月份汽车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均增长0.4%,增速由负转正,是主要贡献。看来以旧换新等政策起到了一定作用。
尽管第二产业的增速在三季度回落了百分之一,但也超出市场预期。因为天气等因素,此前市场预期9月份的工业增加值在4.5%左右,实际的结果为5.4%,比上月加快0.9个百分点。
(图源:pixabay)
接近1%的超预期表现,是怎么做到的?
对比8月份的情况,我们发现,国有控股和外资企业的增速都是放缓的,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在9月份增速明显加快。其中,私营企业的工业增加值从8月份的4.5%提高到5.6%,股份制企业从5%增加到6.2%。
分别看工业三大部门采矿业、制造业、公用事业,结果比较意外,增速明显加快的是制造业,9月比8月增速快0.8%,其中高技术制造快了1.5%;电力等公共事业单位的增速也快了1.5%。
按照上述结果分析,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朝着比较好的方向调整,一方面是服务业,另一方面是高新制造业。
尽管宏观经济数字超预期,但仍难言乐观。10月1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9月份的CPI和PPI数据。结果是双双不及预期,通缩态势仍然在继续。
(图源:pixabay)
先看CPI。9月份的CPI同比增速为0.4%,比8月份的增速下滑了0.2%。此前万得的一致性预期是9月份CPI同比增长0.7%,继8月份之后连续第二月回升,但结果和预期相反,回升趋势再次被打断。
看国家统计局给出的主要消费价格变化,很清晰也很简单。除了蔬菜、猪肉、服饰几个品类,环比几乎没有上涨的。
整体通缩的背景下,蔬菜、猪肉等居民民生必备的品类上涨,可谓通缩里的别样通胀了。如果不摆出数字,大家日常生活以菜蛋肉为主,可能会误以为中国目前处于通胀周期。
天气因素加上中秋、国庆双节效应,是蔬菜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而猪肉价格则叠加了自身的产能周期的影响。
(图源:pixabay)
从后续来看,猪肉价格已经出现回调,生猪期货价格大幅走低,2411合约创下今年3月以来新低,消费景气度持续下滑,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比较悲观,这让猪肉价格难以继续上涨。蔬菜方面,根据经济日报10月16日的报道,各地蔬菜最紧张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菜价有望得到缓解。
和货币政策最为相关的是核心CPI。所谓核心CPI,就是排除了价格波动性比较大的能源和蔬菜等品类之后的价格。
据华创证券的统计,9月份中国的核心CPI同比增速为0.1%,比8月份的同比增速下滑了0.2%。
9月份0.1%的核心CPI什么水平?据华创证券统计,创2013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2021特殊情况除外)。
这样的表现也大幅弱于季节性水平,过去9月份的核心CPI环比8月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回升,但2024年9月环比不仅没有回升,反而在下降。
具体来说,房租、汽车等权重价格进一步下滑,暑期旅游旺季结束,造成交通旅游价格下跌等都是核心CPI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
(图源:pixabay)
说起来原因有点多,几乎就没有符合预期的。拿酒类来说,9月酒类价格下跌 0.9%,创历史同期最低,也是有数据以来所有月份最低。这些因素显示,9月份消费全方位疲软。
而在供给端,诸如白酒、汽车等行业,还在空前内卷。供给因素共同造成了如今的价格笼子。
过去我们常说,精神消费是人们消费的新趋势,尤其演唱会经济大行其道。但近期有数据表明,演唱会经济也出现疲软态势。据每日经济新闻10月8日报道,演出市场正在出现分化,记者查阅票务平台发现,截至10月7日有1962场演出的折扣尾票正在售卖,当中不乏一些知名歌手。
五月天、杨丞琳、邓紫棋等知名歌手的演出,也出现了打折的情况。据每日经济新闻采访的业内人士称,2025年国外演出项目要进来,加上国内更多老歌手要复出,演唱会市场的供给会加速出现。
(图源:pixabay)
另据非矾油条公众号10月15日的文章,根据大麦网的数据,李克勤、谭咏麟、张信哲等一批老牌实力歌手的演唱会门票在正式开售后,未能迅速实现全部售出,哪怕是在上海、北京开唱也卖不动,甚至“歌神”张学友的演唱会也出现打折销售,显示出市场对这些演唱会门票的购买热情不如预期。
原本以为主打线下体验的演唱会不会陷入内卷窘境,目前看还是也逃不过中国式内卷的结局。
说完消费,再来看工业品价格PPI,情况比CPI有过之而无不及。自从2023年以来,PPI同比增速就一直在水下,2024年最接近出水的时间是6月、7月,都是-0.8%。
8月份开始,PPI继续下沉,9月份加速下沉到-2.8%。
让制造业比较难受的是,购进价格回升的速度或者下滑的速度,在2024年下半年一直强于出厂价格。这意味着制造业的利润,持续处于非常窘迫的状态,卷得越来越厉害。
(图源:pixabay)
具体看行业,9月份30个行业中,有24个PPI环比负增。看同比增速,没有一个行业是比8月同比增速高的。
和CPI一样,2024年9月的PPI走势也是弱于季节性的,比2022年特殊时期还低。
#03
金融数据疲软,这些数据可能都和股市吸金相关
10月14日,央行公布了三季度的金融数据,基本反映了CPI、PPI体现出来的消费不振,制造业疲软。
从人民币贷款的情况来看,无论是居民侧,还是企业侧,都缺乏信心,不敢贷款。和去年相比,居民端9月份整体少贷了7200亿,其中和房地产相关的中长期贷款少贷了3170亿。
居民不愿意借中长期贷款,印证了9月份楼市的实际状况。据中指研究院的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100个城市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滑32%,在低基数上大幅下滑32%,足见新房市场低迷。
单看9月份,中指研究院的数据显示,重点城市新房销售环比下降约12%,同比下降约33%。
二手房相对好一些,9月份,重点30城二手住宅成交套数环比下降7%,同比增长约5%。9月下半旬股市雄起片刻,不少新股民赶着开户,老股民忙着取钱。媒体上会看到人们通过消费贷等贷款入市的新闻。
相关变化在9月份的金融数据里面,也有明显体现。首先,居民的短期贷款是居民侧贷款中最为亮眼的一个。和去年相比少借515亿,少增幅度较此前几个月有较为明显的收窄,可能刺激消费起到了一定作用。从时间来看,也有可能有不少人借了消费贷入市。
(图源:pixabay)
从存款变化上来看,入市资金确实凶猛。一般而言,如果资金想要入市,必须通过券商等金融机构,资金流的变化会体现在非金融机构的存款上。即要炒股,得把钱从银行账户转移到证券账户,就是存款搬家。
根据央行最新数据,三季度末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异常。
过去的经验是,到了三季度末,一般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是下降的,因为涉及季末结算、还款等事项。但2024年9月,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是大幅度增长,增长了4.5万亿之多。
单独看9月份,非银存款的异常程度同样是历史级别的。据中金公司的数据,9月份非银存款大增9100亿,比2023年同期多增了1.6万亿(2023年9月是负的)。
根据华西证券的数据,过去4年9月份的非银存款平均为-3325亿,2024年9月9100亿的非银存款意味着超出季节性1.2万亿。
(图源:pixabay)
不过,存款搬家没有影响银行存款。根据央行的数据,三季度末住户存款高达11.85万亿,比8月份的9.65万亿元,足足多出2.2万亿。
这2.2万亿从哪来的?我们此前在文章中写过,理财资金在9月最后一周下降了9800亿,除了正常存款,从理财市场回流到银行存款再准备入市的资金,相信不在少数。
这些变化也解释了,为什么10月8日开市的时候,成交量能过3万亿。
股市的变化,直接导致M2上涨了0.5%。
金融货币市场短暂火热,并没有传导到实体经济层面。据央行数据,9月份,M1仍然非常低迷,连续第6个月为负,且-7.4%的增速水平再创历史新低。
M2和M1剪刀差进一步扩大,也说明资金还在金融体系里打转转,不愿在实体经济中吃苦。
(图源:pixabay)
#04
最亮眼的崽,出口继续回落
2024年,中国经济最亮眼的部分一直是出口部门。在内需不振的情况下,出口行业的韧性极大缓解了国内经济压力。
9月份的出口情况如何?10月14日,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我国出口商品3037亿美元,增速为2.4%。
远不及预期,8月份的出口增速是8.7%,万得此前对9月出口的一致性预期是5.9%。横比竖比都不及预期。
(图源:pixabay)
海关总署在新闻发布会上做了具体的解释和说明。主要有三点原因:
首先,跟9月份的极端天气有一定的关系,9月两次台风在长三角地区登陆,历史数据显示,台风对出口的影响持续时间比较长,台风过后船队的排期往往会顺延,出口有所滞后。
其次,前段时间受全球航运不畅、集装箱短缺,以及美国东海岸码头工人合同到期谈判预期等因素影响,企业的出货、物流节奏有所调整,数据也显示,部分产品往年出口旺季是在三季度,今年提前了一个多月。
去年9月出口规模基数是年内次高,仅次于12月份,基数偏高制约了今年9月的同比增速。
上述三点原因是海关总署提供的。按照海关总署的说法,这是短期波动,短期放缓。
尽管是短期波动,但有一些变化值得警惕。9月份,对欧盟和美国这两个主要贸易摩擦地的出口增速大幅放缓。其中对欧盟的增速从上个月的13.4%,大幅回落到1.3%;对美国则从上个月的4.9%回落到2.2%。和中国区位紧密的东盟,也从9%的增速水平,回落到5.5%。
三大最重要贸易目的地的增速均较大程度回落,值得密切观察。
(图源:pixabay)
有关方面说是天气、谈判等因素,但据信达证券的研报,有些理由可能值得商榷。比如,信达分析,美国 9 月港口的进口吞吐量并没有明显地回落,这意味着薪酬谈判可能没有太多影响美国的进口。
再比如,此前国家统计局和财新公布的pmi都显示,出口新增订单在下滑。国家统计局9月份的新出口订单为47.5,是近半年来新低。说明欧美的实际需求走弱,如果是需求上问题,出口无法在短时间内恢复。
究竟是天气原因导致的,还是其他因素,相信10月份会有答案。
令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对俄罗斯出口成为9月份亮点。据信达证券统计,2024年9月份,对俄罗斯出口贡献率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仅次于东盟的第二大拉动力。其贡献率为22.06%,更是远远高于欧盟的7.56%以及美国的13.72%。
就具体商品来说,机电商品、汽车、船舶等是9月份出口的主要贡献行业。
不过,汽车的出口增速已经在放缓了。8月份,汽车出口增速为32.6%,9月份掉到了25.7%,欧盟关税政策的落地,对汽车出口的影响正在持续显现。
机电产品的贡献度也处于下滑的态势,从下滑速度来说,是主要品类里面下滑幅度最大的。
从出口的企业属性看,民营企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速,前三季度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为9.4%,远高于国企的0.1%以及外资的1.1%,是进出口领域最重要的增长极。
尽管9月份的出口情况比较低于预期,但由于国内政策不断加码,外资纷纷上调2024年的中国经济预期。野村从4.5%提高到4.6%,高盛从4.7%调高到4.9%,瑞银甚至表示如果2.3万亿元的可用资金运用得当,5%不是不可能。
(图源:pixabay)
#05
欠供应商钱,还是欠银行钱?光伏行业开会破内卷
宏观政策能够解决一些问题,但产业层面的事情要复杂得多。内卷严重的新能源领域中,光伏行业最先坐不住。
9月20日,央视对话栏目邀请光伏产业七巨头聚首,缓解内卷态势。在节目上,七位大佬每人读了一封信,表达对光伏行业的祝福,希望团结起来,渡过难关。
这七位大佬堪称光伏行业里话语权最强的人,在产业链层面也是最强势的几家。连他们都觉得难,小兄弟们该如何是好。
(图源:pixabay)
根据侯兵光伏公众号,在A股上市的光伏巨头们为了应付内卷,不得不牺牲身边的小伙伴,用打白条的方式获得喘息。据悉,七家光伏企业合计占有上游2444亿供应商占款,几乎等于七家企业的净资产,且超过其现金储备。
不给钱,小兄弟们没法子过,给了钱,自己难过,难,真是难。
10月14日,晶科能源公告,新增银行借款92.7亿,要知道为了给供应链钱,晶科能源2024年上半年货币资金减少了50亿。原本欠供应商钱,现在成了欠银行钱,晶科能源对供应链还是不错的,但自己的套合适能解呢?
想要解套,关键得行业不卷。
为了避免行业恶性竞争,10月14日,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在上海召开防止行业内卷式恶性竞争座谈会,主题是“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据说,这次会议源于骨干企业的委托,看来骨干企业真的卷不动了。
会议的主题是“有序化解供需失衡,出清过剩产能”,但如何落地,执行呢?
(图源:pixabay)
据21财经的消息,光伏巨头——隆基绿能回应,公司有参加该座谈会,会议具体内容暂时还没有消息。行业目前的排产是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去调整的,没有哪一方要求减产。目前的局面还是行业供需关系错配导致的,行业还没有明显的改善,通过市场手段,行业会逐渐好转,但是需要时间,目前还没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隆基的回应也许意味着,单纯靠自律是很难的,但如果指望市场调节,最终无疑还是卷。
目前光伏行业的价格仍然没有止跌企稳的明显迹象。
每一次觉得快到位了,总能跌破人们的想象,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一跌再跌。与其说是跌,更像是崩塌。
想要真正出清,快速出清,建立严格的游戏规则必不可少。
(图源:pixabay)
#06
特朗普交易又回来了
距离11月5日的美国大选还剩下不到3周的时间,最新的数据显示,特朗普获胜概率大增。从特朗普稳赢,到哈里斯逆袭,再到特朗普赢面大增,美国大选跌宕起伏。
随着两位候选人胜率的变化,全球市场也跟着起伏。一会是特朗普交易,一会是哈里斯交易,一会又是特朗普交易。如果投资框架里没有做平衡,或者规避大选因子过重的方向,那资产的波动性可能会极强。
如果把美国大选看成一场赌博,那和大选绑定在一起的投资,也许就是赌上加赌。
(图源:pixabay)
比如,数字货币就是如此。一旦特朗普式微,立马就下去了,一旦特朗普风头起来,顷刻就会大涨,够刺激,够心跳。对于理性的投资者来说,面对诡谲多变的局势,大多会等尘埃落定,或者对冲。
特朗普交易也影响了美元,美元连续三周上涨,美元兑日元突破150日元,创下两个月新高,美元指数达到了103.87,为近两个月以来的最高点。
FX168认为,主要受欧洲央行的鸽派政策和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支撑。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的零售销售增长高于预期,失业救济申请人数下降,削弱了市场对于美联储快速降息的预期。随着特朗普的领先,市场预期其政策可能继续推高美国利率,进一步提振美元表现。另一方面,作为不确定的风向标,黄金似乎不受地心引力控制。
(图源:pixabay)
据路透财经公众号,尽管美国资产管理公司认为中国股市有吸引力,但在美国大选没落地之前,如此强的不确定性,让他们难以下手。其实,不仅仅是美国人不敢下手,国内很多投资者也有类似的疑虑,尤其在出口行业上,更是如此。
最近,有传言,国内重要会议也要等待美国大选召开之后再说,如果真是这样,那或许我们可以更期待一些。
期待什么?
期待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有更多刺激。
(免责声明:本文为叶檀财经据公开资料做出的客观分析,不构成投资建议,请勿以此作为投资依据。)
-- END --
作者:叶檀财经团队 编辑:旦旦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