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智慧物流园区碳中和方案
零碳物流园区综合解决方案——构建全链路绿色配送体系,加速碳中和目标实现
针对城市短途冷链物流配送场景,聚焦水果、蔬菜等民生保供品类,创新打造"光储充换"一体化零碳物流园区运营模式,通过四大核心模块构建闭环式绿色配送生态体系:
在园区所有屋顶安装太阳能发电板,发的电优先满足冷库、分拣设备、办公室用电,剩下的给电动车充电。晴天时发的电能满足园区80%以上的日常用电。
在园区屋顶实施光伏板全覆盖工程,采用高效太阳能光伏组件,构建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通过光伏板将太阳能转化为清洁电力,所产生的绿色电能直接并入园区电网,为园区内办公、生产加工、仓储运营以及电动车辆充电等各类用电场景提供可持续的电力支持,从能源供给端实现绿色电力的高效利用。
给园区配大型储能电池,把白天用不完的太阳能存起来。晚上电价贵的时候就用存着的电,这样既省电费又能多用清洁能源,绿电使用率能超过95%。
配置先进的储能电池系统,对光伏发电系统在白天光照充足时段产生的富余电力进行储存。在夜间及用电高峰时段,根据园区用电需求,将储存的电力释放至园区电网,实现电力的时空优化配置。这一举措不仅能够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差,有效降低企业的能源消耗成本,更能显著提升绿色电力在园区能源消费中的占比,推动园区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转型。
安装能自动调节的充电桩,白天优先用太阳能充电,晚上用储存的电。系统还会根据电价高低自动选择最省钱的充电时段,预计充电成本能降四成。
在园区内的停车场、物流周转区等区域合理规划并安装智能充电桩,构建覆盖全面、便捷高效的充电网络。充电桩系统与园区的光伏发电和储能系统进行智能化联动,优先使用光伏板实时产生的绿色电力以及储能电池储存的电能,确保在白天和夜间用电高峰时段,充电桩能够最大限度地消耗可再生能源电力,为园区内的电动车辆提供绿色、低碳的充电服务,进一步提升园区能源利用效率。
把园区里跑短途(250公里内)的柴油车全换成电动车,就像把"黑尾巴"换成"零排放"。这些电动车专门跑城市配送,安静又干净。可买可短租可长租。
针对园区内配送范围在 250 公里左右的短途运输需求,将现有的燃油配送车辆全部替换为纯电动配送车辆。电动车辆具有零排放、低噪音、运行成本低等优势,能够实现配送过程的绿色化。通过引入高性能、长续航的电动车辆,在满足物流配送效率的同时,从运输环节减少碳排放,构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配送体系。
若将此模式推广至城市周边的物流、仓储、配送等相关项目,打造全国首创的绿色配送城市模式,将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环境效益来看,能够大幅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显著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助力大气污染防治;在经济效益方面,降低企业的能源成本和运输成本,提高物流行业的运营效率,同时,由于电动车辆的维护成本较低,还能增加司机的实际收入,提升这一社会底层辛苦群体的幸福感指数;从社会效益角度,该模式将带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储能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产值的增长,为国家 “双碳” 目标的实现和绿色低碳发展贡献重要力量,构建起符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的绿色物流生态体系。
需要布局以上任一模块或者所有模块新能源配置有意向欢迎直接对接:
《冷链行业资讯》官方联系微信:
coldchain-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