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宝苹果、卢氏食用菌,这些耳熟能详的农产品都来自三门峡。独特的地理气候和资源禀赋,让这片土地具有发展特色农业的先天优势。
产业兴则农村兴,11月4日,河南省委宣传部召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南实践”系列主题三门峡专场新闻发布会,三门峡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红忠拆解了“土特产”的定义,介绍了三门峡在做好特色农业方面采取的具体措施。
立足“土”
发展果菌药牧菜等特色产业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三门峡立足城市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果、菌、药、牧、菜等特色产业。
杨红忠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三门峡如何立足“土”做“三农文章”。
果品方面,全市果树种植面积240万亩,总产量28.15亿公斤,其中苹果面积140万亩,产量21.32亿公斤,位居全省第一位。重点打造了40万亩“百里黄金苹果产业带”,并以此为依托抓好特色特质、龙头引领、品牌塑造,苹果产业已成为三门峡特色农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和亮丽的“金名片”。
食用菌方面,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积极推行“果菌间作”“菌菜共生”等种植模式。食用菌总规模达到4.9亿袋。中药材方面,以建设全球植物源抗生素研发制造中心为契机,大力发展连翘、黄精等道地药材品种,中药材总面积达到97万亩,卢氏县成功创建国家级中药材产业集群。
体现“特”
“灵宝苹果”品牌价值突破200亿
全市有效期内绿色食品104个,名特优新农产品20个,农产品地理标志14个,全市绿色优质农产品总数达到138个;河南省知名农业品牌总数达到47个……杨红忠表示,三门峡以品牌为抓手,不断擦亮特色产业的金字招牌。加快绿色食品、名特优新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其中,“灵宝苹果”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是全省唯一入选的示范区,品牌价值突破200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县级市首位。
形成“产”
布局“五园八线路九个万亩基地”
杨红忠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介绍了三门峡如何形成产业链。
纵向上,按照“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要求,着力延链补链、扩链强链,积极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涉及浓缩果汁、果胶、枣茶、香菇脆片、核桃油、杜仲雄花茶等12个类别260余个品种,初步形成了“果品加工”、“香菇加工”、“核桃加工”、“中药材加工”等优势产业链。
横向上,不断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多元价值,以建设“沿黄乡村振兴示范带”为引领,推动农业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建成了国家乡村旅游重点村2个、乡村旅游特色村61个,省级特色生态旅游示范镇9个,省级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14个,明清古枣林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建成彩色小麦、油菜(油葵)、特色水果、古枣林、牛心柿等9个万亩基地;围绕函谷关、地坑院、三门峡大坝等旅游资源,开发8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五园八线路九个万亩基地”的产业及乡村旅游布局。
当“土特产”成为三门峡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金招牌”,越来越多的农民因特色产业受益,收入不断增加,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