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森林学校’:没有教室的课堂如何培养创造力?
**
在澳大利亚的广袤森林中,一种独特的教育模式正悄然兴起 —— 森林学校。与传统教育不同,森林学校的课堂没有四面墙壁的束缚,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学习、探索,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创造力的种子被悄然种下。
森林学校的概念并非澳大利亚所独创,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北欧。在那里,孩子们很早就开始在森林环境中接受教育,这一理念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澳大利亚也深受影响并积极发展。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广袤的森林为森林学校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森林学校的课程设置独具匠心,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优势。例如,在科学课程方面,孩子们可以通过观察森林中的动植物,了解生态系统的奥秘。他们观察树木的生长周期,记录不同季节树木的变化,探索植物如何适应环境;追踪动物的足迹,观察动物的行为习性,思考动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种亲身观察和探索的过程,远比书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更加生动、直观,激发了孩子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思考,提出各种问题,并尝试寻找答案,从而培养了创新思维的能力。
艺术课程在森林学校更是别具一格。孩子们以森林为画布,以自然材料为画笔。他们用树枝、树叶、石头等创作雕塑作品,利用树皮、花瓣等制作拼贴画,或者在树干上进行绘画创作。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受传统艺术形式的限制,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艺术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孩子们对自然的独特理解和感悟,体现了他们无限的创造力。
在语言和文学课程中,森林学校也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在森林中漫步时,老师会引导他们描述所看到的景象、听到的声音、闻到的气味,从而丰富他们的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孩子们还可以根据在森林中的经历编写故事,创作诗歌。森林中的一草一木、每一次冒险经历都成为了他们创作的灵感源泉,使得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创造力。
森林学校的教学方法注重引导孩子们自主探索和实践。例如,在一次搭建庇护所的课程中,老师只会提供一些基本的指导和工具,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树枝、如何用藤蔓捆绑等,而具体的设计和搭建过程则完全交给孩子们自己。孩子们需要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自然材料,根据地形和实际需求搭建出一个稳固且舒适的庇护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新的方法,遇到问题时相互讨论、共同解决。有的孩子会想到用树叶来遮挡风雨,有的则尝试用石头加固地基。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同时也培养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森林学校还经常组织各种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比如 “森林音乐节”,孩子们利用森林中的材料制作乐器,如用竹筒制作笛子,用树枝和藤蔓制作弦乐器等。然后,他们用自己制作的乐器演奏音乐,举办一场独特的音乐会。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不仅发挥了创造力制作乐器,还在演奏过程中进行音乐创作,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创造力。
与传统课堂相比,森林学校在培养创造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传统课堂往往以教师讲授为主,孩子们大多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足够的自主探索空间。而森林学校则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自然环境中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森林中的不确定性和丰富的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创新的机会,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传统课堂中,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相对单一,缺乏对感官的全面刺激。而森林学校中,孩子们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全方位地感受自然,这些丰富的感官体验为创造力的激发提供了更多的素材和灵感。
澳大利亚的森林学校通过独特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以及丰富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们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不断激发和培养自己的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人们对教育多元化和创造力培养的重视,森林学校这种教育模式有望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和发展,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于这种独特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