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高海平中国画作品
中国美协会员_高海平画室
2024-11-24 17:19:31

 


高海平艺术简历

高海平,1981年生于陕西横山。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员,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书画艺术中心特聘研究员,西安中国画院特聘画家、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刘文西工作室特聘专业教师。主要研究领域为艺术文化史、沙漠生态美学与中国西部美术创作等,以及中国山水画创作实践、卷轴画、非遗、丝绸之路艺术交流等领域。论文、国画作品被“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等收录。出版专著主要有《陕北村落彩绘考察》《榆林印迹》《延安印象》《陕西古塔》,另外《陕北村落民间壁画考察与研究》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出版,陕西省社科著作出版资助项目。集结出版《高海平画集》《高海平速写集》,参与出版《陕西古代建筑壁画艺术·陕西卷》《汉画总录8·绥德》等。独立主持省部级项目一项,厅局级基金项目三项,参与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基金项目和校级项目各一项。代表作品有《秦直道印象》《毛头柳》《陕北人家》《乾坤湾》等,均入选国家级美术展览并被美术馆、博物馆、企业和私人收藏。曾获首届陕西美术奖、第六届陕西文艺评论奖、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陕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积学奖学金一等获得者、陕西师范大学2023-2024学年“优秀研究生”称号、国际美术奖大展(南京)参展艺术家和台北艺术交流展获得美术大奖等多项。

 


名家品鉴高海平

高海平的画很有特色,理论与实践并进,好好画,多深入生活。看陕北农家墙头上摆放的花盆,悬挂的锄头、镰刀等都很自然,没有做作,多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生活是最美的,劳动人民是最美的。——刘文西(已故著名画家、西安美院原院长)

 

高海平的画具有浓厚的陕北气息,笔墨语言生动、自然、有节奏,生活味强,好好画。——陈忠志(已故著名画家、西安美院教授)

在高海平的画笔下,一种淡淡的绿,从黄土高原的深处沁了出来。这绿不只是色彩的新变,更是画家内心对于家乡土地的挚爱在萌生中漫泛,由内心而浸润大地。绿得深情却依然苍莽。——肖云儒(著名文化学者、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

画家高海平有很强的造型能力,也有一定的生活底子。祝贺他沿着这个路一直走下去。你只有一个老师,这就是生活。永远应当敬生活如神明,从生活汲取营养汲取力量。——高建群(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原副主席)

海平是我的小老乡,他非常勤奋。多年来画了不少陕北及一些建筑写生。每幅写生既简单又生动,能把人带入生活中去。他的创作也越来越有自己的风格和特点。——蔡嘉励(陕西省美协顾问)

高海平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一位勤奋、勤恳、好学的好学生,对于艺术的学习及艺术实践,他有着单纯、质朴而执着的追求与想法。我想凭借勤奋、勤恳、好学,再加上新的机缘,一定会有长足的进步。——王非(西安美院教授)

高海平的山水画以从小生长的陕北黄土高原为创作基地,将对家乡的情感融入到焦墨山水之中。笔墨随情恣肆,造型强烈原始,并以符号化的“有意味的形式语言”,表现了自己熟悉的景物,读后令人回味无穷。——戴信军(西安美院教授)

海平的艺术是感性与理性高度一致的,一方面来源于他的故乡情结,多表现家乡的窑洞和沟峁山水;另一方面来源于他对陕北民间壁画和石窟遗址的理论研究,形成了鲜明的艺术特色。——叶中锋(西安美院教授)

登书山下学海求知路上行需勤,创奇想开新思探索途中道更艰。——范淑英(西安美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海平学兄,塞北人氏,性敦良笃厚,待人以诚,颇有大智若愚风范。故其画意与人近,朴厚中见有苍茫之态。书画一途,贵能养气。昔苦瓜和尚云:“夫画,天下变通之大法也,山川形势之精英也,古今造物之陶冶也,阴阳气度之流行也,借笔墨以写天地万物而陶泳乎我也。”此言中肯,然得之寥寥。明董玄宰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语,海平兄已走在路上,若能时时观书问道,画外修文,可期有成之日,信乎。——刘天琪(湖北美院教授)



海平在西安美院所学的专业是美术学专业,但因喜好书画,在自我成长、谋求生活、追求理想的摸爬滚打中,形成了理论研究与美术创作相辅相成的双面身份,这在现实中是难能可贵的。作为一名农家子弟,他以自己脚踏实地的勤奋付出了比同龄人超出数倍的努力。立足家乡陕北,他用画笔不厌其烦地描绘种种物象实景,也用文字探究深藏于其后的非物质文化要素。他的作品亦如其人,浑厚朴拙、饱含情感,他的不懈探索既是对自我价值观念的显现,也是对文化审美认知的持续积酿。作为朋友,我敬佩海平的精神,在他身上总能使我感受到对自己猝不及防的鼓动和鞭策。祝愿也祝福海平,佳作迭出,以此不断完善自己的心路。——张西昌(西安美院副教授)

海平的作品外露筋骨,内蕴气象,经过十多年的打磨,现在可以说已经具备了自己的独特面貌,在未来的时间里我们有理由相信他的作品能够更上一层楼。——薛峰(郑州轻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

海平对艺术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是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年轻画家,他的作品多以焦墨写出,苍茫厚重,很有黄土高原特有的风情,作品中鲜明的符号感凸显出作者强烈的个人面貌。——王锐(广西书画院院长)

海平长期扎根生活土壤,有厚实的艺术情感基础,生活与艺术互为给养,产生出独特的艺术风貌与精神境界。——杨雨佳(榆林学院艺术学院院长)

高海平善于运用虚实变化的笔墨表现陕北高原特有的气质,实处沉郁厚重,虚处空透飘渺,墨的浓淡自然幻化成山的风骨,干涩处寓苍茫,湿润处溢空蒙,那种以心入画的唯美,赋予了画面的寥远、灵秀与旷落。——何俊锋(作家、美术评论家)

:以上不分先后。感谢各位老师同学朋友的厚爱与鼓励!


以骨法用笔造像传情

——记中国美协会员、陕西师大高海平博士

赵刚

在名家云集的陕西画坛,刚到而立之年的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教师高海平博士当属“小字辈”。然而,年轻的他以传统为师,以生活为友,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向陕北题材山水画领域迈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成为黄土画派的新生力量。

陕北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摇篮,高海平在这里度过了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这里的一沟一坎、一草一木赋予了他黄土地一般质朴的情怀,滋养了他溪涧一般利万物而不争的品格,锻造了他昂扬向上的精神。在外求学、工作十余年间,他虽然身辞故土,但是心灵系之、魂梦绕之,一次又一次冲破都市钢筋水泥的束缚和功名利禄的羁绊,以赤子情怀扑入故园怀抱痴迷追寻和倾情保护永不褪色的精神家园。

先后在西安美术学院、广西艺术学院和陕西师范大学的系统深造,使高海平博士眼界大开。一方面,他不断加强对传统养分的汲取,研究和临摹李成、范宽、董源、巨然等历代山水画家的重要作品,吸收长安画派、黄土画派代表画家的技法,融会前人的优秀成果为己所用。黄宾虹、张仃的焦墨笔法对他启发尤甚。另一方面,他深入生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探寻南北文化之差异,回过头来观照自己烂熟于心的陕北风情,使这里的一山一水在笔下焕发出区别于他山、他水的个性美。西安美术学院教授陈忠志先生说:“高海平的画具有浓厚的陕北气息,笔墨语言生动、自然、有节奏,生活味强……”

就笔法而言,高海平博士将速写与中国水墨画最重要的语言———线条有机结合,既突出“骨法用笔”造像之精准,又展现水、墨、智慧融而为一的生动气韵,皴、擦、点、染等传统绘画语言和现代艺术语言相得益彰,形成浑厚华滋、大气磅礴的艺术风貌。就构图而言,他充分调动艺术想象力,使窑洞、山川、树木、驼队、小道等陕北特有的沧桑元素及灌水、砍柴、剁草、背柴、放羊等儿时记忆巧妙串联,使之动静结合、相映成趣,和谐之美跃然纸上。细品他的画,会感受到画家对黄土地浓浓的热爱和赞颂。难怪画家刘文西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海平的画很有特色,理论与实践并进……看陕北农家墙头上摆放的花盆,悬挂的锄头、镰刀等都很自然,没有做作。画家需深入生活、了解生活。生活是最美的,劳动人民是最美的!”

陕西著名画家石鲁有言:“生活为我出新意,我为生活传精神。”高海平博士的艺术探索之旅,又何尝不是“我为陕北传精神”呢?

(作者系陕西省作家协会办公室主任)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