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星计划5期#
青锋
某电商平台自10月14日开启的预售促销活动,不少消费者反映,其“双十一”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以及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把“尾款人”变“韭菜人”……让人颇为惊讶。某电商平台预售如此而为,究竟是为什么?
从澎湃新闻报道看,反映某电商平台预售产品比直接购买更贵,预售结束后立刻降价的消费者不止一人。其中来自广东的消费者小林在预售当晚下定金购买了猫粮、护肤品、日用品等,但8天过后,点开当初订单链接,发现在非预售期直接购买,同类商品的价格比预售时更便宜。而另一位想要购买鞋子的消费者,经过提前领券、付定金130元,在欲付尾款870元得时候觉得价格不对劲,关了付款页面,重新点击产品链接,显示直接购买价格居然只要895元,比其如果直接付尾款后总价1000元,还要便宜150元。
好在不少消费者付完尾款,发现预售购买的商品比直接购买要贵不少后,选择退款重新购买,得到商家的准许,如若不然,估计不少参与预售购买商品的消费者会大失所望。
原本是想靠预售,以消费者购买便宜商品促销的某电商平台,为何要搞一波这样的炒作?
据澎湃新闻报道,某电商平台此番操作后对外公布,“在10月14日晚8点第一波预售开启的10分钟内,美妆行业13个品牌相继破亿,前30分钟破亿品牌达20个”。“首小时内,125个服饰品牌成交额相比去年‘双十一’预售首日翻倍,数码3C行业42个品牌成交相比去年预售首日翻倍”,首次参加该平台“双十一”“预售的新品牌最高增幅达710%”。
青锋猜测,某电商平台或许就是想以预售抬高商品价格,让其他竞争者看到一个比较高的销售数据。倘若真的是这样,这岂不是典型的形式主义作祟,数据“造假”,或者说自欺欺人?
从另一个方面说,某平台假若真的是为了一个好看的数据,搞预售下定金、付尾款,一旦消费者发现预售购买的商品比直接购买更便宜,就准许退款,以达到财务报表上预售额高企的目的,这样操作,至少是拿消费者当工具。说不好听些,犹如人们常说的是拿消费者当猴耍。
俗话说,不要认为他人好欺,便玩弄各种花样。而他人一旦发现被欺,加以反击,那就可能得不偿失。如参与“双十一”预售的消费者发现预购的商品比预售后直接购买商品价格更贵,便立马退款,由此损失的不仅仅是商家个人,还有某平台的声誉。
总而言之,消费者与某电商平台之间是鱼与水的关系,某电商平台要靠消费者成就才能有完美的销售额。而该电商平台最初也是靠消费者才有了今日。假若该电商平台从此把自己和消费者视作钓鱼者与鱼的关系,一而再拿消费者当工具,恐怕总有一天,消费者会一起对其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