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学科视野下的手稿研究——国际手稿学研讨会(2024)”上,东北师范大学新文学手稿文献研究中心发布了《中国手稿与手稿学年度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这是该中心连续第三年以全景综述方式发布的有关中国手稿界前沿动态的年度报告。《报告》对一年来手稿业界和学界的新发现、新成果、重要事件等进行了汇总和总结,对手稿业界和学界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报告》详细梳理了2023年11月至2024年10月间手稿研究界、出版界、集藏界、流通界的进展踪迹,观察了手稿学界动态。《报告》认为,2024年度手稿和手稿学研究延续了上一年的热度,手稿相关拍卖、展览数量依然众多。近现代名家手札与日记手稿的影印、整理、出版、研究等领域热潮不减。现代手稿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成绩,首先,理论手稿学取得了相当的进展,刊发于《南方文坛》2024年第1期的两篇文章——王锡荣《手稿学、理论手稿学与应用手稿学》及徐强《手稿的概念:一种开放的理解模式》,代表了近年来手稿学界在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与突破。其次,手稿研究的视野开始从现代文学拓展至当代文学领域,学界关于“十七年文学”乃至新时期作家珍贵手稿的挖掘研究也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越来越多的学术期刊开设专栏发表手稿研究相关文章。2024年,国家社科基金中与手稿相关的课题立项数量远超2023年,手稿研究已经成为显学。此外,诸多研究、典藏机构和学者个人开始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手稿学术生产、交流和传播。
尽管手稿研究已成为现代文学界的新热点和增长点,但一般性的理论手稿学建构仍需深入。相关研究更多关注手稿作为史料的新发现,而将零散的史料纳入作家整体研究,进而纳入文学史、社会史的总体性阐释却相对不足。作为多学科交叉的领域,目前的研究多集中在文学、史学范畴,虽然艺术学、心理学、传播学、编辑出版学、档案学、目录学、文博学、文字学、符号学等领域的研究介入已经引起重视,但这些仍是薄弱环节。对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文学馆、档案馆中大量手稿文献的发掘、整理和研究,仍有巨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