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 张魏
11月17日,豫剧人李树建率河南戏曲六进清华大学公益巡演在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举行,这也是“国潮戏韵盛世中华”豫剧人李树建率河南豫剧经典剧目全国巡演的第五站,同时也是清华大学2024校园戏曲节的重要演出。
活动现场,来自河南的戏曲演员先后献上了精彩的折子戏专场和沉浸式豫剧《程婴救孤》,让清华师生全面领略河南戏曲的韵味和沉浸式豫剧的魅力。尤其是在沉浸式豫剧《程婴救孤》演出结束后,清华师生同豫剧演员进行了一场“尖锐”的对话,现场气氛热烈。
精彩演出
11月17日下午两点半,折子戏专场演出在豫剧《抬花轿》选段“府门外三声炮花轿齐动”中鸣锣启动。
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豫剧《清风亭上》“十三年”一折、《梵王宫》“梳妆”一折、《穆桂英挂帅》“出征”一折、《花木兰》“征途”一折,曲剧《寇准背靴》“花园送饭”一折、《卷席筒》“起解”一折,武戏《大圣驾到》、蒲剧《表花》一折,以及喷空《有话好说》等好戏轮番上演,全面展现了河南戏曲的魅力,现场掌声不断。
值得一提的是,参与这场折子戏演出的演员,分别来自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新郑市豫剧团、喷空剧场、河南豫剧院青年团、河南明星擂主大爱剧团、河南海宣池曲剧团、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中心、三门峡市戏曲研究中心等多个剧团,但他们呈现出来的综合水平、整体实力,令人惊叹。
作为压轴演出,李树建带领徒弟罗中强、黄二龙、张浩、孙书旭为清华师生带来了豫剧《大登殿》选段,有板有眼、铿锵有力的演唱,突出表现了角色内心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台下师生与舞台上的角色形成一次推心置腹的心理沟通与精神求同,掌声阵阵。
当天下午的演出结束后,演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即走向互动区,与观众们零距离互动,教大家学习戏曲的范式和演唱,气氛热烈。而参与当晚沉浸式豫剧《程婴救孤》演员,立即开始化妆。仅仅两个半小时之后,也就是当晚7点,《程婴救孤》准时开场。
《程婴救孤》是李树建“忠孝节义”中华美德四部曲的重要剧目,也是一部上演2000多场的经典剧目,更是一部获奖无数、走遍29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华优秀传统剧目。虽然该剧不是第一次来到清华大学演出,但沉浸式《程婴救孤》却是在清华大学的首次亮相。
演出中,喷空演员的剧情铺陈和豫剧演员的精湛演出,相得益彰。演员和观众的零距离互动以及沉浸式欣赏,让清华师生有了一次独特的观剧体验。尤其是主创团队能将两个多小时的大戏,浓缩到一个多小时内并清晰准确呈现,让师生们颇为惊叹。
“尖锐”对话
演出结束后,师生们流连忘返。李树建决定现场举行对话会,征求清华大学师生们的意见和建议,双方来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深度对话。
无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李树建都认真作答,直言“非常尖锐”。“和学子们交流,是我最期待的环节,倾听他们的心声,对我们也是一种促进。我是豫剧的探路人,沉浸式演出也在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会充分吸取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让我们的沉浸式演出走向学子、走向青年、走向未来。”李树建如是说。
李树建表示,之所以坚持不懈举行沉浸式演出,一是培养年轻演员,让戏曲更现代、更年轻、更青春;二是培养年轻观众,尤其是像清华大学学子这样的高素质年轻观众,为戏曲培根铸魂。这也是他六进清华大学为学子们演出的初衷。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赵洪最后总结说,李树建先生六进清华大学,每次都让她深受感动。他退休后精心策划小剧场沉浸式演出,先后落户上海、郑州、北京,并在全国巡演,这是一种深沉的文化情怀。
“今天的这种对话,特别有意义。于我个人而言,豫剧的小剧场沉浸式演出,简化了舞美,突出了表演,毕竟,戏曲是表演的艺术,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我们最关注的应该是表演而不是专注于情节,让戏曲回归本质。李树建老师的沉浸式《程婴救孤》,最打动我的就是表演的张力、情绪的调动、人物的刻画,通过沉浸式演出,让我们坚定了文化自信。”赵洪感慨万千,期待李树建老师带领河南戏曲继续走进清华大学,以年轻人的理解和表达为传统文化增添时代新意,让传统文化更具艺术张力。(图/河南李树建戏曲艺术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