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发出了新征程上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动员令,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线图。作为共产党员,要深刻把握深化改革的基本逻辑,增强推进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强烈的历史主动躬身改革实践,增强促改革的定力、魄力和能力。
一、理论逻辑:改革是共产党人的“天命”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奠立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理论基石。故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开宗明义指出: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就是“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好相适应,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统言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是推动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根本原因。马克思透过社会历史的表象探究其深层机理,立足于社会物质生产实践,发现了物质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冲突决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揭示了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矛盾。他深刻地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理论逻辑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已然建立的前提之下,变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破除发展中的桎梏,理顺发展的逻辑,完善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打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形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协调发展的局面,为生产力的解放和社会进步开辟道路。
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和旗帜的共产党人一定是真正的改革者,将改革视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就是共产党人的内在基因和“天命”。四十年前,时任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就强调:“允许改革有失误,但不允许不改革”,要“做改革的拥护者,做改革的实践者,做改革的清醒者,做改革的保护者”。新时代新征程上,“守旧未必风平浪静,改革必然海阔天空”。共产党员应当把改革当作一种精神信仰,一种工作态度,在实践中不断锤炼“定政策、促改革”的定力、魄力和能力。
二、文化逻辑:改革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
改革的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几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以变革和开放精神,催生了历史上无数变法变革图强运动,创造了辉光日新的中华文明,具有创新性的突出特性。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是中华文明的内在基因。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儿女始终革故鼎新,不断推动社会变革、进步,走过了不同于世界其他文明体的发展历程。鸣条之野,商汤打败夏桀,一举灭夏。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成功。汤武革命,顺乎天应乎民。齐国管仲改革,齐桓公由此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奠定了大秦帝国此后一统天下的基石;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在结束北方十六国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后,促进了多民族大融合时代的到来;北宋王安石变法,扭转了宋朝对西夏军事被动的局面。明朝张居正改革开创了万历中兴时代。辛亥革命推翻了几千年封建帝制。
三千多年前,商朝开国君主成汤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铭文刻在澡盆上以自警。《诗经·大雅》里讲:“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系辞》中指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整个中国社会剧烈震荡。无数仁人志士顽强求索,立志变革图强,掀起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以救亡图存,纷纷提出变革思想和救国方案,以迎接时代的巨大挑战,扭转近代中国的命运,谋求民族复兴之路。
24岁的梁启超写下《变法通议》,指出:“凡在天地之间者莫不变,上下千岁,无时不变,无事不变。”“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光绪皇帝看后击节赞叹,彻夜难眠,坚定了变法之决心。
36岁的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他以近代中国启蒙大师为己任,谋求中国的思想改造。他寄希望于广大青年,开宗明义敬告青年六大主义:“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他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化,反对旧文化,由此拉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大幕。新文化运动点燃的民主与科学之火、社会变革之光,依然能够照耀着我们在实现民族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一定意义上源于中华文明的创新性的突出特性。
三、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改革”的伟大历程
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以最积极的变革者的姿态出现:“革命者”。当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生产力、旧的上层建筑又极力维护旧的经济基础时,必须通过革命这一手段进行斗争,以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建立新的社会形态,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前进。革命是什么?毛泽东主席说:“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革命就是社会改革的最高级形式。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又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掀起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踏步迈进社会主义的伟大飞跃。
如果说毛泽东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设计师,那么邓小平就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改革是一定社会制度的自我调整和完善,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全局性的、深层次的改革是对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深层的触动和调整,能对社会生活和社会进步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样的改革属于“社会革命”的范畴。社会主义社会也是一个需要改革并经常进行改革的社会。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伟大变革,从性质上看,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但从其广泛性和深刻性而言,是一场伟大的革命。邓小平说:“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锐意进取,通过改革开放开启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也永无止境,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这也是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在党中央层面设立专事改革工作的领导机构。领导小组下设六个专项小组,由上而下形成了我们党领导改革工作的体制机制。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改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从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举行第一次会议以来,先后召开了70多次会议,审议通过了600多份改革文件,推出了3100多份改革方案,开启了新时代系统设计、整体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新征程。
回首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革命”到“改革”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映照着“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通过“革命”和“改革”,党领导人民开天辟地完成救国大业,改天换地完成兴国大业,翻天覆地推进富国大业,惊天动地推进并将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强国大业,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作者:孔祥增,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访问学者,博士,副教授,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