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殿臣乡村振兴系列纪实作品之——好夫好妻(2)
二
接到妻子的电话,陈位良开车仅用20分钟时间,就从巩义市区赶了回来。
这一段时间正是鲜柿子下架的时候,每天早早起来,王瑞香领着人采摘柿子,陈位良要把装好整箱的柿子送往市区菜市场,目前已经卖掉3万多斤,可柿园里仍然是满树的红灯盏。
陈位良和王瑞香都是土生土长的裴峪村人。陈位良今年57岁,体健如塔,饱经风霜,性格温厚,给人以不惧挫折的稳重感。王瑞香则有着山沟里女人的坚韧,混身通透着恬淡和文静。两口子的默契,就像邙岭和黄河一样,彼此相依附。
上世纪90年代初,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让农民很快解决了最基本的生活温饱问题,而且一部分人通过办企业做生意,率先富裕了起来。
陈位良会开拖拉机,还会修理机械技术,也曾跟人出去推销过机械设备。可以说,凭着他的沉稳诚实,只要走出去或做生意,或打工上班,都比一年四季窝在地里收益高。
然而,他骨子里天然有对农村、农业的钟情,对土地、庄稼的敬重。虽然他刚刚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女儿润怡才几个月大。情感上的失落和不幸,并没有让他颓废,却激起了他把精力投入到黄河滩那一块块一片片被撂荒的土地上。从对农业生产劳动的忙碌中,找到医治婚姻创伤的良药,积存更多生活信心和勇气。
刚开始是三五亩的拾种河滩土地,后来乡亲们看他种地肯下力气,地种的好,就有意把自家的土地放心交给他代为耕种。几年以后,连片种植面积更大。但当时的耕作现状,还是处在收种庄稼没有道路走,浇地没有电源,三组合的简易水井仅有十几米深,只能把拖拉机开到地头,带动水泵抽水。始终摆脱不了旱不能浇,涝不能排,靠天收种的困境。这样折腾了几年,种地的成本在增加,各种农资价格在上涨,依靠辛辛苦苦种地的收入,家庭生活条件一直没有太大改观。
这个时候,有两个人的支持,使陈位良坚持办好家庭农场的决心更加坚定 。
第一个人,就是她现在的妻子王瑞香。尽管两人年龄相差九岁, 但同样对土地抱有热望,抱有深深的感情。共同的生产劳动培植出两个人最真挚的夫妻情缘。王瑞香是一个有着宽厚心境而又善良能干的女人,她不仅把家庭料理得井井有条,营造出浓郁温馨的家庭氛围,把包括小润怡在内的三个女儿照顾的健健康康,还是位良家庭农场发展最坚定的参与者,是老陈最得力的参谋和贤内助。“夫妻同心,其力断金”嘛。
第二个人,就是时任巩义市康店镇主管农业生产的副镇长崔国强。当时是九十年代中期,崔国强也就20多岁。老陈说,那一年的天气好像专门跟老实人闹别扭似的,原本春天风调雨顺,气候适宜,老陈抓住墒情,适时上肥耕耙播种,指望通过高投入,精管理,获得大丰收。可进入夏季的持续干旱,竟让付出东流。一年下来,种地虽然没有赔的底朝天,至少也给锅捅了个窟窿。
正在两人愁肠百结的时候,崔国强用三轮车为他送来了五袋“二胺”,这在当时可是上等的好肥料啊。他真诚地对陈位良两口子说:“我年轻,工资低,没有多少积蓄,我个人帮不了你多少忙。但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会度过眼前难关的。”果然,在镇村重点帮扶和乡亲们的支持下,位良家庭农场没有在挫折中退缩,一步步坚挺着走出困境。
这以后,国家逐年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政府对滩区进行了有效规划,铺设了水泥生产路,一眼眼的灌溉机井布局得当,电力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农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提供了保障。在政策支持下,陈位良添置了多台先进耕作设备,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多种经营和产业结构调整为农场带来更加直观的经济效益。
作者简介:杨殿臣,笔名遇见,男,汉族,河南省巩义市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散文学会会员。奔流文学院签约作家,河南省第四届报告文学奖、第六届奔流文学奖、郑州市第二届优秀文学奖获得者。在《奔流》《中国报告文学》《河南党建》《时代报告》、《当代文学》《青年文学家》、《中国乡村》《散文选刊》《河南日报》和《海外文摘》等杂志及网络平台发表文学作品百余万字。著有长篇纪实文学《康百万家风》、《明月兆山乡》、《雨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