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云:“河沙裹流,非沉淀不能清澈;人生祸患,非取舍不能避之。”
水之所以清澈,并非不含杂质,而是因懂得沉淀;人生的祸端,并非不能避免,而是要懂得取舍。
人这一辈子,本来就是空手而来,空手而去。
你我时间的尽头,一切终是云烟,唯有放下欲望,学会舍得,甘于淡泊,常做减法,才能活得自在。
01
舍杂物,少烦恼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北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菜根谭》里讲:“世亦不尘,海亦不苦,彼自尘苦其心尔。”
近年来,好多被称为“松鼠症”的人出现。
说是一部分人,会像松鼠一样,喜欢囤积很多东西,但松鼠因为冬天不停地储存,最后导致食物发霉,不可食用。
那一部分人也是喜欢囤积东西,不管自己是否需要,大肆购买,看见喜欢的东西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买回家再说,最后仓库堆积如山。
有些东西完全没有用过,最后心情也跟着阴霾了。
经历了生活的捶打,看淡三千繁华,才明白,剩下的时间还不够拿来忘却的,能往生命里来的,必须是顶重要的事。
大道至简,素淡人生,才会生香。
找回生命中最初的心境,不要让杂物装满了房间,堵住了阳光的道路。
物质上的舍,会为你减去很多烦恼,其实就是心情上的得。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正所谓:“种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家净才能人安,福气自会常来。
02
舍是非,得自在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唐·杜甫《绝句漫兴九首·其四》
人生在世,是非功过,皆在取舍之间。
眼中无是非,心宽且富足,终是自在人。
生活中,“舍是一种本领,“得”是一种智慧。”
心宽一寸,路宽一丈。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康熙年间,桐城境内发生了一桩脍炙人口的民间故事。
大学士张英的府第与吴姓相邻。
邻居欲扩建宅邸,侵占了张家与之相邻的微小空地,从而引发了两家之间的争执。
此事闹得沸沸扬扬,最终不得不递交县衙裁决。
鉴于双方皆是朝中显赫、地方上德高望重的家族,县令深感棘手,便以“请相爷定夺”为由,巧妙地将裁决权推给了张英。
张英的家人驰书京都,张英看后,立即批诗寄回,诗曰:
一张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英家人让出三尺地,邻居深为感动,也连让出三尺。
就这样,便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张英的舍,省去了很多纠纷,也让邻里之间更加和睦。
多欢喜,少仇怨,看淡得失,人生何须万种愁,千里云烟一笑收。
日落归山海,山海藏深意,人生在世,可有,可无,可去,可留,取舍之间,天地自会呈现。
03
舍执着,得轻松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有位诗人说:“有一个夜晚,我烧毁了所有记忆,从此我的梦就透明了;有一个早晨,我扔掉了所有的昨天,从此我的脚步就轻盈了。”
生活如航船,选择轻载,才能扬帆起航。
一念之间,天地皆宽,心若放下,风轻云淡。
在一个村落里,每当柿子挂满枝头的季节,村民们遵循着一种古老而智慧的传统,不将满树的果实尽数采撷。
他们特意留下部分柿子,一方面,为旅途中疲惫的行人提供食物,吸引着人们在此驻足小憩,品尝美食,有的人会夜宿村庄,无形中促进了村里面的收入。
另一方面,这些留存的柿子也成为了鸟儿们的美食,它们以虫为食,守护着柿子树的健康,确保来年树木能更加茁壮成长。
舍,看似是失去,村民舍去了对名利的执着,实际上却得到了是一种无形的回报。
红尘一梦须臾间,有舍方得天地宽。
舍得,不仅是物质上的放下,更是一种心境的放宽。
《道德经》有云:“少则得,多则惑。”
能拿得起放得下,懂得删繁就简,大舍大得,小舍小得,有舍有得,不舍不得。
在生活的纷扰繁杂中,我们常常纠结于各种执念,执着于得失。
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想要的太多。
殊不知“舍"才是一种大智慧。
放下包袱,学会释然内心,简单前行,轻装上阵,不纠结于过往,窗明几净,心中无闲事,做个自在人。
当你紧握双手,里面什么也没有;
当你打开双手,世界就在你面前,
有舍才有得,人生就是这么奇妙。
*文章首发于诗词天地,如需转载,请联系开白。编辑: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