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寒水初凝霜,秋意离景浓
财经早餐
2024-10-23 07:12:28

红叶纷飞,枯草傲骨,北风咆哮寒意到。

霜降·由来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秋季到冬季的过渡节气。

秋晚地面上散热很多,温度骤然下降到0度以下,结霜的植物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结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成为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豺狼开始捕获猎物,祭兽,以兽而祭天报本也,方铺而祭秋金之义;大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蜇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

霜降·三候

一候:豺祭兽。

霜降的第一个五天,豺开始大量捕获猎物,并把吃不完的猎物摆放起来,就好像在祭祀一样。

豺狼当道、豺狼虎豹……印象中,“豺狼”二字总是联系在一起,虽然它们指代着两种不同的动物。

豺,战斗力最强的犬科动物,体型同狗类似,外形看起来像狼和狐狸的结合体。它的全身几乎都被红棕色的毛发所覆盖,腹部为米白色,嘴巴和尾巴有黑褐色毛发。

古人曾借助观察豺的行为判断猎物是否充足,以取用有节。《汉书·货殖传序》曰:“育之以时,而用之有节。草木未落,斧斤不入于山林;豺獭未祭,罝网不布于野泽;鹰隼未击,矰弋(zēng  yì)不施于徯(xī)隧。”

二候:草木黄落霜降的第二个五天,草和树叶枯黄掉落。

“霜降杀百草”。在严霜的威压下,植物渐渐失去生机,满目都是枯黄凋零的草叶。落叶是秋季的象征。再从树枝上打着卷儿飘舞落下以前,树叶先会经历一个变色的过程。

三候:蛰虫咸俯在泥土中过冬的虫豸都垂头不动,进入冬眠状态。

天寒地冻,植物枯萎凋落,动物的日子也不好过。为了安全度过饥寒交迫的漫漫冬日,一些动物选择不吃不喝呼呼大睡。

霜降·习俗

1.吃柿子

在南方很多地区都有吃柿子的习俗。俗话说:“霜降吃灯柿,不会流鼻涕。”民间也有地方认为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

事实上,由于柿子都是在霜降前后完全成熟,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因而就形成霜降时节吃柿子的习俗。

2.赏菊

霜降时节,正是菊花盛开之际。此时,古时民间会举行菊花会。以表达对菊花的喜爱和崇敬。

在霜降前就采集百盆名品菊花,菊花塔前放上好酒好菜,先是家人按长幼秩序,鞠躬作揖拜菊花神,然后喝酒赏菊,赋诗泼墨。而北京文人多在天宁寺、陶然亭、龙爪槐等处举行菊花会。

3.登高远眺

古时霜降时节有登高远眺的习俗。九月节,寒露、霜降、重阳到。登高能使人的肺通气量和肺活量明显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达到增强体质、防病治病的目的,而且,登高还可以培养人的意志,陶冶情操。

4.扫墓

古时候,霜降时节人们还要去扫墓。据《清通礼》中说:“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扩荃,届期素服诣墓,具酒撰及菱剪草木之器;周服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如今,霜降扫墓的风俗已少见。但霜降时节的十月初一“寒衣节”,在民间仍较为盛行。寄托着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悲悯之情,也是亲人们为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霜降之际,秋意正浓

1.防秋燥

霜降作为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天气渐凉,秋燥明显,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便秘、皮肤干燥等现象,燥易伤津。

2.防秋郁

晚秋时节,天气渐冷,草木枯黄,落叶落果,万物萧瑟,容易引人忧思,使人意志消沉、抑郁。

3.防秋寒

霜降节气,气温骤降,老年人极易患上“老寒腿”等毛病,慢性支气管炎也容易复发或加重,同时这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复发的高峰期。

来源:文圣文旅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