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文化是国都文化
中央文化
2020年5月7日,北京大学考古学教授、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国家探源工程科学家李伯谦、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理事长王巍等知名专家发布:巩义市双槐树遗址为距今5300年前后古国时代的建都遗址,其位置在河洛的中心区域,建议命为"河洛古国”。
我国处于地球的北半部,坐北面南,伏羲画八卦就是以南北定位,用建木测日影,确立中轴线。河洛古国的王,观测天象,勘测地形,认为在河洛汇流处南塬上,坐北朝南,它的西北是秦岭绵延而来的邙山,一直向东,抵达著名的大伾山,当年的大伾山已被黄河冲断,只留下双槐树这段雄峻的山体。双槐树的南边是华夏的圣山—嵩山。青龙山、五指岭、伏戏山,自西向东一字儿排开,正中面对双槐树村的是“万山”,这个“万山”的峻极峰使王下了决心,他觉得背依河洛与大伾山,遥望着万山的最高峰,他感到身、心、灵已到达峻极之巅,仿佛上达天庭,向天神汇报自己的宏愿,王在北边的大伾山和万山之间划出了都邑的中轴线,动员他的子民沿这条中轴线修一条御道,这是他沟通天地的心径之路。接着确立中间之位,为四方取正道。这时王领悟天地人之道,施政教、治下民,保护社稷和人民,使国泰民安,天下太平,正道长久,永存于世。
这座都邑东西长1500米,南北宽780米,面积117万平方米,计1755亩,有三条巨型环壕。内壕周长约1000米,上口宽6.5-15米,深4.5-6.15米;中壕周长约1500米,上口23—32米,深9.5—10米;外壕周长1600米,上口宽13.5—17.2米,深8.5-10.5米。三层环壕是王圆环宇宙观的表达,也起到护城的作用,展示王都之气,使我们看到王的天地中轴之观。
内环壕有一道城墙,将内环壕划分成南北两个区域,墙北侧有一大型中心居址遗址,在居址南部修有两道围墙,主体长370米,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半圆结构,面积达18000多平方米,
两道围墙夯筑而成,形成典型的瓮城结构,第二排中间有一面积达202平方米豪间,发现用九个陶罐摆成的北斗九星,朝门道有完整的麋鹿骨架。麋鹿在古人眼里是一种神奇的动物,道教有龙、虎、鹿三神兽,它们是帮助神巫上天的桥,这是部落氏族首领表达自己才是呼应天上中心的地下王者。
位于城墙南侧分别是大型夯土建筑群基址,大型版筑夯土遗址,主要的墓葬,祭坛等。还有一座面阔多间的殿宇式建筑,4处1700余座经过严格规划的大型公共墓地,三处夯土祭坛遗址,制陶作坊、池苑、道路系统等一系列完善的基础设施,足以说明都邑的完备。
在大型房址前发现多排有100多米,采用当时最先进的土木工艺法式,类似于現在铺地板砖,而且使用跨度很长,颇似"前殿后寝"的宫殿。
在出土众多文物中有国宝级的文物——用野猪獠牙雕刻的蚕雕,这件珍贵的艺术珍品长6.4厘米,宽不足一厘米,厚0、1厘米,正在吐丝的状态形象逼真,这为中国丝绸之路之源在郑地区提供了依据。
古代编年体史书《竹书纪年》有黄帝“……地裂、帝陟"的记载。唐代《开元占经》记载:“黄帝将亡则地裂”。说明发生了地震黄帝迁走了。正好河洛古國多处地震引发的地裂遗址,出土的大量文物,地理位置,场地设施,布局座落,足以说明"河洛古国"是黄帝的都邑是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
《史记》记载"昔三代皆在河洛间",黄帝的故里在新郑,都邑在双槐树村河洛古国,颛顼的帝都在濮阳,尧都在平阳,即山西临汾,舜都在蒲阪,即现在山西运城一带。夏都阳城,即登封,阳翟,即现在的禹州市。斟鄩,巩义市。老丘,即现在的开封市。商都亳,即现在的商丘,隞即现在的荥阳,相,即现在濮阳,内黄县,殷,即现在的安阳,周的都邑,丰镐、即现在西安,洛邑,现在的洛阳。帝国时代,从秦西汉到北宋的都邑在西安、洛阳、开封,上述地方可谓河东、河内、河南,也就是在河洛文化圈,形成了极大影响的国都文化和中央文化
主讲人简介:
李书升,又名李书声,中共党员,生于1944年4月,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人,高中文化程度,曾任南河渡初中校长,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图洛书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巩义市三川河图洛书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主要代表作品《打开天书,河洛汇流》《天下奇观,河洛汇流》《洛汭神都山》《河洛汇流战争史话》等。李书升,又名李书声,中共党员,生于1944年4月,河南省巩义市河洛镇人,高中文化程度,曾任南河渡初中校长,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河图洛书传说)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原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河洛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巩义市三川河图洛书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主要代表作品《打开天书,河洛汇流》《天下奇观,河洛汇流》《洛汭神都山》《河洛汇流战争史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