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有旧族,迁徙名客家。1700多年前,客家先民从洛阳踏上了首次南迁之旅,后经多次迁徙,客家人扩展到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
五洲客家音,四海桑梓情。“广府原乡”韶关、“客家摇篮”赣州、“世界客都”梅州、“客家古邑”河源……这些城市的土楼围屋、家风家训、民俗美食等,都藏着动人的故事,无声地诉说着客家与故乡的千丝万缕情。广东省韶关市以其独特的地理地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张开怀抱,容纳了南迁的客家人。
01
千年文脉,绵延赓续
韶关位于南岭山脉的南麓,属于粤北地区,是广东的北大门,本地族群是客家人,人口中客家人占比达80%,属于客家地区之一,客家文化浓厚。
翠绿韶城 费柳波 摄
说到韶关的客家人,要提及韶关南雄市乌迳镇新田村。新田村原名新溪村,西晋太常卿李耿建于西晋建兴三年(公元315年),距今1700多年。
新田村比建制于684年的浈昌县(今南雄市)还早300多年,故当地流传着“先有新田李,后有浈昌县”的说法,又因李氏家族为该村最先抵达者,故称“迁徙南雄第一村,迁雄第一家”。
北宋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因避宋仁宗赵祯讳,将浈昌更名宝昌,新溪更名为新田。
新田村坐落在浈江河南岸,村落的东、西、北三面被浈江河环抱,占地面积约25公顷。现存古村占地约5万平方米,4棵千年古榕树枝繁叶茂,村中巷道布局合理、错落有致,近代以前建筑面积约1.8万平方米。
新田村的建筑大多数为青砖灰瓦,砖木结构,以明末清初的建筑为多,主要由民居、祠堂、书院、楼阁、古井等构成,具有浓郁的客家民居特色。建筑保留了大量精美的石雕、砖雕、木雕等,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韶关香火龙表演 (韶关日报供图)
2022年世界读书日这天,南雄举行了《中原南迁第一村新田》一书发行仪式,为进一步挖掘古村落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力支撑。
韶关还保留着多种富有特色的客家民俗活动,“姓氏节”是韶关南雄市的地方传统节日,已传承1000多年,并于2009年入选韶关市第二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02
珠玑巷,客家人“桑梓乡”
“梅关一凿通南北,客家先民入关来。”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跨越粤赣两省,古道所处的大庾岭,史称“居五岭之首,为江广之冲”,是古代连接长江水系、珠江水系最短的陆上交通要道,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与文化的交流,也让梅关古道成为南北交流的一个重要枢纽。
唐代时,在宰相张九龄的主持下,客家人拓宽梅关古道,向北,可以连通赣江—长江—大运河;向南,可以连通北江—珠江—南海。梅关古道开凿之后,前后三批累计百万以上的中原客家先民源源不断地翻山越岭,在此驻足生息,梅关古道成为中国人口南迁大动脉。
梅关古道 (韶关日报供图)
位于梅关古道南的南雄珠玑巷是中原人口往珠江三角洲迁的关键驿站,既是韶关客家人“家焉”的落脚点,也是韶关客家人“客而”的中转站。
唐、宋末年,中原(河南一带)战乱频仍,不少氏族为避战祸和自然灾害,纷纷经江西南安(大余)越梅岭南来。这些先民在兵荒马乱中扶老携幼,历尽艰险,来到南雄珠玑巷。居住数年或数十年,他们逐渐适应岭南地区的气候和生活习惯之后,才逐步南迁至珠江三角洲。那里的许多名门望族,都把珠玑巷称为“七百年前桑梓乡”。
今天,珠玑巷客家先民后裔遍布珠三角、港澳及海外地区,达数千万之众,成为广府(广州府)人的主体,中原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也跟随着他们传播、发扬至世界各个角落,绵延赓续。
珠玑巷因大量南迁中原人在此中转或聚居,从而成为中原南迁氏族发祥之地。韶关南雄,也因此被称为“中国姓氏文化名都”。“珠玑巷人南迁传说”于2021年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03
韶关围楼,独具特色
客家人既保持了古代中原文化的风貌,又吸收了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精髓,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最直接的物化形式,就是客家围楼。时至今日,韶关从明代至民国的围楼尚有470余座,以数量最多、品位奇特,闻名于广东。
勤劳智慧的客家人为增强建筑防御功能,防兵匪、山贼侵扰,建起了围楼。韶关作为客家人聚居地,客家建筑主要形式有客家围龙屋、客家群楼、四角楼、排屋。
位于韶关市翁源县江尾镇南塘村的湖心坝民居群就是客家传统建筑的代表之一。湖心坝民居群位于仁川河畔,坐西南向东北,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如今,这里保存着59座明、清时期建造的客家围楼,其中32座的主体结构和艺术特色仍保持着历史原貌。
湖心坝民居群 洛报融媒记者 余子愚 摄
湖心坝围楼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形成了楼外有楼、楼中有楼、前呼后应的独特景观。如此庞大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在粤北客家古建筑中颇具代表性,被誉为“粤北客家第一村”。其中长安围、外翰第、大夫第、三门楼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客家人历来有“耕读传家”“重教兴文”的传统,湖心坝沈氏家族人才辈出,自明朝天启年间至民国时期,读书取得功名者高达252人,留下了“圣旨牌坊”“文魁举人”等名人故事。
作为“中国围楼文化之乡”,韶关市始兴县围楼数量之多、类型之丰富、特色之鲜明,在全国罕见。全县有历史记载的围楼共有500多座,至今保存较好的有249座。
满堂客家大围 童铜韶 摄
始兴县自古有“有村必有围,无围不成村”的说法。始兴县满堂客家大围至今保存完整,是广东省最大的砖瓦结构围楼,也是民居建筑中“方围”系列的杰出代表,有“岭南第一围”之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的建筑布局是北方古代城堡和四合院住宅的组合,用料考究,墙体的青砖、井台和用河石铺砌而成的地面,均独具特色。
为了让历经百年风雨洗礼的“古堡”焕发生机,近年来,韶关市着力推动围楼活化利用工作,创新围楼保护和利用方式,开展围楼“认养”工作;注重创新融合,增强“围楼+”新理念,大力发展“围楼+旅游”“围楼+综合服务”“围楼+创意产业”,让始兴围楼焕发新生机,绽放新光彩——
今年10月1日,“赓续红色血脉 致敬红色经典 围楼里的音乐会”在始兴红围举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
始兴县城南镇的长安围变身风度书房,成为藏书达1万册的阅读热门打卡地,每逢节假日吸引众多市民来这里打卡。
始兴县罗坝镇田心村的廖屋围楼,经过“认养”与改造后,被赋予休闲娱乐、餐饮、书法、住宿等功能,成为始兴第一个围楼文化旅游客栈。
客家围楼,就像“族中长老”,是有威望的“能力者”。曾经,它用身躯庇佑一方百姓;如今,作为特别的存在,它也担起了新使命,继续造福人民。
来源:韶关日报全媒体、 洛报融媒
记者:邹方筱 廖卓敏 余子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