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怎么让孩子成为学霸?这个关键因素,竟被大多数父母无视
灌篮少年
2024-08-29 21:53:23

01

神秘的学霸

孩子入学以后,几乎每个家长心里都会默默地许下一个愿望——

让我的孩子成为学霸吧。


可什么样的孩子能成为学霸呢?

怎样让孩子成为学霸呢?

我看到有很多有意思的回答。


有的说:得看孩子天赋。

有的说:看学习方法。

有的说:这是一门玄学。


是啊,多神奇啊,读书多的孩子一定能成为成绩好的人吗?父母是学霸的孩子就能成为学霸吗?前期是学霸的孩子后期还能继续是学霸吗?

学霸这个词,仿佛自带着闪亮光环,又自带了一层层的神秘感。

一方面是清北教授感叹自家孩子普通。

一方面是寒门再难出贵子。

一方面是幼小衔接赢在起跑线。

一方面是三年级现象。

这一届父母太难了。


面对如此困难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成为一个爱学习、会学习、能出学习效果的人?

在看过吉姆·柯林斯在《从优秀到卓越》一书中的飞轮效应以后,我决定,用这个思维模型,来做一番尝试。

02

学习的飞轮效应

首先,我们需要来了解飞轮效应的意思。

飞轮,就是快速转动的轮子,你可以这么想象,有一个巨大的飞轮,它由很多不同的零件组合而成。想要这个飞轮从静止状态转动起来,最开始,你得花费很大的力气,一圈一圈地推,每推一圈你都会怀疑人生。但当飞轮的速度达到某一个临界点后,即使你不再费力气推它,飞轮也能快速转动。



看到这里,也许你会想到“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或者“爱拼才会赢”,或者“当你觉得很吃力的时候,其实你是在上坡”类似鼓舞人心的名言,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别傻了。

想要飞轮快速的转动,你以为,努力就够了吗?

如果努力就够了,为什么那么多家长在拼命地鸡娃舍了命地陪孩子上这个辅导班那个辅导班却不见孩子的成绩上天?

如果努力就够了,想一想从小你身边有多少很认真背课文很认真复习的同学,他们几个成了学霸?

努力地去做一件正确的事,还是仅仅是努力而已,这两个句子看起来雷同,实则相差千里。

比起努力地去转动飞轮,找到正确的飞轮,才是飞速运行的前提。

比如相当著名的“亚马逊飞轮”,最重要的几个部分是:

降低更多商品的价格——导致顾客访问量增加——吸引第三方卖家入驻——导致销售规模扩大——增加了盈利



这个轮子不断转动,在盈利增加以后,又反过来导致更多商品价格降低。

于是,轮子转得越来越快,亚马逊赢得了成功。

优秀的企业,优秀的个人,往往都有这个飞轮,并清楚飞轮的每一个环节。

当我在分析飞轮效应时,我尝试着将这个放到孩子的学习模式里,发现我做出了这个飞轮。



认真学习,这是学霸的态度和习惯。

形成方法,这是学霸的基本学习方法。

获得不错的成绩,这是学霸的大概率结果。

认真学习的过程中,孩子会找到自己的独特的学习方法,有了自己的方法以后,成绩大概率是能得到不错的结果,这是飞轮中基本被大家认可的环节。

但到底是什么让一个孩子愿意认真学习,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取得优异的成绩,也就是说,飞轮的第一项是什么,到底是天赋,是基因,还是玄学,我们需要继续寻找。

03

寻找第一项

我身边有许多许多许多学霸。

当你问起当年学习往事时,他们往往会意气风发地谈起自己学哪个东西怎么怎么容易,那种神情,一看就知道没有遭遇过学习的毒打。

但你要问他们为什么学得好,他们又说不出个所以然啦,最后的结论往往是:大概我就是聪明,或者也许是学的东西太简单。

也许你想胖揍他们一顿,也许你觉得,他们也许就是靠天赋,或者心里暗想,玄,这真的太玄了。

但我从他们身上,倒是真的找出了一个答案。

答案就是——他们从头到尾都是一种念头——我能学好。

你可以将之称为自信,也可以称为学霸的傲娇。

但我更愿意称为“学习的信念感”

这种信念感,就是一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我一定要学好,我一定能学好,成绩好的那个人里,必须是我,第一名,就是我的囊中之物。

想成为学霸,首先要有学霸的信念感。



这样的信念感从哪里来?每个人都不一样。

有的人可能在天资聪颖上占了一点先机,先背会了某样东西,在学习中先抢占了学霸的title,于是,他就一路将自己设定是学霸,一直一直地坚持下去,这种信念感,可能是有意识的,可能是无意识的。

比起这些天选之子,还有大批量的后来人,他们在经历一些相对不佳的体验后,某一天,也开始抱着“我要做学霸”的坚强信念,通过顽强不息的努力,成功实现逆袭,终于也成了学霸。

但不管是无意识的天选之子,还是后来逆袭的奋斗者,他们潜意识里,都有这样东西——“我要学好”,“我能学好”的信念感。

要不要学好,决定了一个孩子在学习和不学习之间是否行动。

能不能学好,决定了一个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是觉得爽还是不爽。

如果我们能让孩子在心里建立这种信念感——要学好,能学好,无形中,孩子的“学习飞轮”,就开始朝着正确的方向启动。

04

如何开启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难过的。

我们想要孩子爱学习,但怎么说孩子就是不爱。

我们想要孩子会学习,但怎么教孩子就是不会。

所以,你现在看这个“学习飞轮”,你是不是若有所思——哦,我知道我应该做什么了,但又觉得——我到底应该做什么?

在我找到这个飞轮以后,我也是纠结彷徨了许久。

理论是对的,路径是难的。

当我们知道什么样的事情是对的时候,不代表我们就知道怎么做。

但我很明确,想要孩子的“学习飞轮”转起来,第一项,最为关键。

我不知道该怎么做,首先,就不做那些不对的。

比如,强自要求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把结果看成最重要。

比如,要求孩子认真学习,学习过程中却总是说孩子这不会那不好。

当我们把不对的事情找出来时,对的方法,就渐渐呈现出来。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能”。

也就是说,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努力为孩子搭建一个“脚手架”,让孩子能在这个过程中中,看到自己的“能”。

具体来说,我们想让孩子学会一堂课,怎么操作才能让孩子感觉“能”呢?

不是上完一堂课后说:你这些会了吗?

而是和孩子一起讨论:哪些会了,哪些还不会,这些不会的,一起想办法会,让孩子看到自己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这里的关键点是:

孩子相信自己是可以会的。



孩子心里建立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学东西,有会和不会的,再把不会的变成会的。

也就是说,就算孩子现在基础很差,学习很糟糕,都不是问题,只要让孩子心里感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不会的学会,找到这个过程,心里呈现这种成就感,这就是“能”。

在孩子最开始的学习中,觉得自己“能”,这是顶顶重要的事情。

如果一次学习,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能”,反而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办不到”,哪怕教授了再多先进的知识,都是无效的。


其次,要找到孩子的“点”。

学科各不相同,但学习的本质确实相同的。

只有深入地学习好某一样东西,才能真正学会学习。

也只有真正学会了某一个,运用这种深度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去学习其他的学问时,触类旁通,才能更高效地学习。

所以,我们必须要尝试着找到孩子的那个“点”。

这个点,可以是孩子的兴趣点。依据孩子的兴趣,不断地深挖,踏踏实实地建立某一个方面的知识图谱,在建立知识图谱的同时,找到孩子的学习热爱和方法。这是最优方案。

这个点,也可以是父母给孩子的点。父母特别能给予孩子在某一方面的支持,长期地在这一块引导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探索,从而让孩子在这一层面深挖,获得成就感和学习方法。

找到这个点,再用这个点,连接不同学科的学习,以点连线,最终,实现学习的迁移性,成就孩子的独特性和专业度。

回归到日常学习,我们依旧按照以往的分类,将学习分为课堂学习和自学。

课堂学习的内容,要帮助孩子会,让孩子觉得自己“能”。

不要和别的孩子比较,而是和自己比较,哪怕孩子起步点再低,一旦开始尝到自己“能”的感受,他的飞轮才会开始转动。

自学,要抓住一个点,进行深度学习。

在这一方面打造出专业度,以点带面,促进孩子的学习能力提升和个人兴趣的培养,进一步提升“信念感”。

05

因与果

现在,我们再来看这个“学习飞轮”。

  • 首先,让孩子拥有信念感,“我能学好”,“我要学好”。
  • 其次,建立认真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 再次,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
  • 最后,取得相对不错的成绩。

而不错的成绩,又会推动孩子加深自己的信念感,觉得自己就是能学好。从而开始了轮子的自转。

当你期待孩子成为学霸的时候,想一想,你在给孩子转动哪一个飞轮?还是在眼巴巴地盯着最后的那个结果?

太多的时候,我们在关注“果”,却省略了“因”。

以后的社会真的是一个学习成绩好就能赢的社会吗?我觉得不是。

面对人生困境时,孩子是不是相信自己一定能解决,并能快速学习?

面对未知境况时,孩子有没有勇气去挑战,有没有自信去寻找资源?

培养孩子成为学霸,并不是说我们需要将整个关注点放在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反而,孩子是不是有学习信心,是不是愿意努力,才是真正应该去持续关注的重点。

培养一个有抱负,有行动,打不死,不断迭代的孩子,是比培养孩子成为学霸更重要的事情。

为孩子建立一个“学习飞轮”,可以从学习的信念感入手。

而想要孩子拥有“人生飞轮”,又该做些什么呢?

不如让我们慢慢思考,慢慢回答,期待不久后我们都能找到答案,并在文章中相逢。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