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李白人生最低谷的一首诗,道尽无限落寞,却治愈后世1200多年
第一束光
2024-10-16 20:27:43

李白的一生是诗的一生,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白的诗就是他生命的延续。因为假如没有李白的诗歌,那今天又有多少人知道尘封历史的繁华大唐曾经有李白这个人。

翻开壮丽的诗篇,李白的诗歌如咆哮怒吼的黄河,一路狂奔下来,1000多首豪迈自由的诗歌于是回响在历史的耳畔。时至今日,这些充满着仙气的诗歌,仍然让人感觉无拘无束、奔放不羁。

李白的一生,是极具传奇色彩又极度的浪漫自由的一生。但李白这具有传奇色彩而又浪漫自由的一生却又是复杂的一生,他渴望仕途通达,建立不世之功,但却不想成为皇家的御用文人,于是上演了贵妃研磨,力士脱靴这么一出千年丑剧。

他想处江湖之远,过“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生活,纵享天地间的自由畅快,却又日夜盼着被皇帝召见,以实现其青云之志。他志存高远,终究还是被“重金赐还”。正如王勃说的“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最终只好自己给自己放假,遍游名山,遍访名水,成为别人眼中的旅游达人。

因此,从李白25岁仗剑去国开始,中国的名山圣水有一半多都留下了他逍遥的足迹,有迹可循的就包括了80多座山、60多条河。

而这些山山水水,只要高兴了,李白都会为之写诗留墨。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最著名的名篇就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传世经典。

安徽宣城的敬亭山也是一座李白涉足过的名山。这座山除了李白外,谢眺、白居易、欧阳修、苏轼等300多名历代文人雅士也都先后涉足过。这些人为敬亭山留下了无数的动人诗篇和珍贵墨迹,因此敬亭山被称为“江南诗山”。

这敬亭山位于今天安徽省宣城市西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为敬亭山,是黄山山脉的一支,海拔约300米。自从被李白题诗过后,它散发出了更加迷人的风采和魅力,一直矗立于历史的制高点。

公元753年,被迫离开长安已有十年之久的李白来到了敬亭山。此时,已到知天命之年的李白早已看透了世事,尝尽了人世间的辛酸苦楚,见惯了人世间的世态炎凉。身心的疲惫,灵魂的不安,使得李白想要在这里寻求些许的安慰。

而敬亭山奇秀的山峰,云雾缭绕的林壑,流淌不尽的淙淙泉水,静谧如来自世外的环境,都让他觉得感情有了归属之地,都让他感觉灵魂有了寄托之所。

因此,此时的李白,见到了敬亭山,有如见到了久未谋面的老友,有如见到了分离已久的恋人,迟迟不肯再度分离。

公元761年,李白再一次来到敬亭山,这是李白一生中的第七次来到敬亭山,也是最后一次来到敬亭山。此时的李白,人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他遭受了安史之乱的战乱之苦,蒙受了不白之冤的牢狱残害,忍受了戴罪流放的屈辱。

因此,李白此时看得比任何时候都透,心里如明镜一般,折射出人世间的一切美丑,折射出人世间的一切荣辱得失。但是看透终归是看透,心里却还是有些许的不甘。

他反复地欣赏着敬亭山上的一切,看万树千花竞自由,赏数朵白云带霞飞,仰观高耸入云的翠云峰,俯察悠然如画的白马湖,便不自觉地吟出他的千古名篇《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在诗的开头,“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两句是写万里长空,孤云独闲,连鸟儿都飞得不剩几只,徒有几片鸟儿的羽毛,给人一种万物皆空,山宁水静的感觉。

在这诗的第一二句中,李白使用了两个关键的字“尽”与“闲”,以一种极其高超的手法烘托出了环境的空灵与宁静,让人体会到众鸟飞尽后那种喧嚣归于宁静的闲适,让人感触到那种乱云飞渡后片云逍遥的清幽。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这两句表面上是写敬亭山的宁静,诗人的悠闲,但实际上这两句恰恰透露出了诗人心里的秘密——孤独。

为什么说李白孤独呢?试想一下,李白一生胸怀大志,几度想要如大鹏一样扶摇直上九万里,好不容易终于有一天成了皇帝面前的大红人。一首首绝佳好诗作下来,他博得满堂喝彩,皇上悦,佳人笑,多少骚人墨客,都曾与他把酒言欢,畅谈天下。

而如今,壮志难酬,万事成空,人生的知己,哪里还曾见得到一个?一切的一切,都如一哄而散的鸟儿,随云而去,飞得不见一丁点的踪影。一个“尽”字,让所有的一切都如曾经喧嚣的鸟儿,随着几片羽毛的飘落戛然而止。

此时孑然一身的李白,真的是孤独不已,寂寞入骨,所以李白此时的心境是向往超脱,向往自由,像无拘无束的云一样。然而云终归是要飘向远方的。#创作挑战赛六期#

飘不去的,只有眼前如朋友又如恋人的敬亭山,所以接下来李白写道:“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意为:“和我永远都看不够的,就只有这敬亭山了。”

这三、四两句使用了李白一贯爱用的浪漫主义手法,将敬亭山拟人化,并赋予了其丰富的人格特征,使其如久违的朋友,又如许久不见的恋人一般,与李白相依相偎,永远都看不够彼此。

其中的“看不厌”三个字更表达了诗人与敬亭山的深厚情感,如同融为一体一般。而“相”和“两”的使用,更表达了诗人对敬亭山的极度眷恋。因为这样的眷恋,使得诗人与敬亭山能够相互守望,彼此孤独。

而“相看两不厌”一句一出,顿时让人觉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无需多求。因此,对于诗人来说,此时的人生只要有敬亭山这样的知己就足够了,而那些高飞的“鸟儿”,和那些飘去的“云”,对他来说,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在意,那么看重了。

这两句诗恬静淡然,看似是诗人与敬亭山相互凝视着彼此,看似山“有深情”,实则是李白看透世事人情,反衬出人的“无情”。而此时诗人内心也生出了一种被忽视、被冷落的无以复加的孤独心境,真可谓寂寞入骨。

而此时,喧嚣繁华的俗世全无,虚浮空洞的荣誉早已消失得无踪无影,曾经熟悉的人和朋友也早已离开了他,只有敬亭山能够理解李白,包容李白。

“只有敬亭山”中的“只有”两字让人感觉李白仿佛被遗弃了一般,道尽了无限的苍凉,道尽了无限的孤独。

但是,历尽人生风风雨雨的李白,被这凡尘世俗遗弃了的李白,会被这无尽的孤独感和深深的悲痛击败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李白永远都是潇洒的,永远都是坦然的,永远都是能够接纳世界的。

所以,在李白的这首诗中,虽然他陷入了晚年极度孤独的境遇之中,他也在心里叹息易逝的流年。但是,他是不会被动的接受命运命运的安排的,他也不会轻易地被孤独所打败,而是主动的选择适应和享受。

享受什么呢?当然不再是那熙熙攘攘的尘世喧嚣,不再是那人群中金光闪闪的觥筹交错,也不是那一哄而散的高飞众鸟,更不是那逐风而去飘忽不定的团团乱云,而是别人难得悟透的“孤独”。

这种别人难得悟透的“孤独”,对李白来说经历了一个从被动接受到主动适应的过程,再从主动适应到坦然面对,再到积极享受的过程。

经历了这个过程之后,李白理解这个世界,理解了这座山,理解了所谓的“孤独”其实只是世界的另一种形态,如此一想,李白觉得拥有这样的“孤独”也是一种享受。

如此一来,在李白的心目中,敬亭山理解了李白,懂得了李白,懂得了他的“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懂得了他的“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懂得了他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懂得了他的“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敬亭山懂了李白,李白也懂了先后七次登临的敬亭山,懂了这个世界。所以,他们相互之间虽然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却有了心灵上的契合,于是才有了李白这最后的两句诗“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而李白的这种主动适应社会,主动接纳世界,主动把被动的感受变成了一种主动的享受的这种精神,一直在历史中流淌,最终成了中国人特有的一种精神气质。

而这种精神气质,就是要主动的适应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这种积极主动的精神,不断地传承并影响、激励着和治愈着后世的人,直至一千二百多年后的今天。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