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我眼中的词人:苏轼
豫见中牟
2024-09-19 13:57:25

图片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过无数优秀的文学家。如果选一位我最喜欢的,那么,我一定会选苏轼。       

苏轼,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美食家,北宋豪放派词人的代表,被后人称为北宋第一才子,千古第一词人。苏轼他乐观豁达、心系百姓又才华横溢,既是别人口中的千古词圣,也是我心中永远的偶像!  

图片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说起苏轼的豁达,就不得提到《定风波》这首词。          

1079年,苏轼因反对王安石的变法,写下了许多讥讽的诗词。他也因此被送进了大牢。在监狱中度过了三个多月以后,原本面临死刑的他在亲友的救助下最终被贬到了黄州。正是在黄州,苏轼写下了千古佳作《定风波》。   

初到黄州,苏轼没有落脚之处,只能定居在一家寺院。此时,刚刚历经生死的他,心中充满了孤独与悔恨。后来,他的家人来到黄州与他相聚。他也在追随者马梦得的帮助下,获得了朝廷批的一块地,从此便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          

1082年的春天,苏轼和友人在沙湖道上漫步,不巧却赶上了下雨,看着狼狈的友人,苏轼只是微微一笑,吟出了一首《定风波》。             

这首词写尽了他为人的豁达与乐观,初到黄州时,他笔下的文字是“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是“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而这之后,他写的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          

毫无疑问,苏轼在黄州完成内心的一次涅槃。从此,他的人生因为“也无风雨也无晴”,所以“一蓑烟雨任平生”。但他未曾想到的是,黄州仅是自己被一贬再贬的开始。也正是因为这一贬再贬,让豁达的他有机会造福了更多百姓。  

图片

图片

图片        

1089年,苏轼被贬到了杭州。现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在那时还是一潭淤塞不通的死水。两年后,苏轼决定开始治理西湖。他不仅让人将西湖中的淤泥挖出来,筑成长堤,还在长堤两侧种了许多花草树木。苏轼让西湖重新变成了西湖,让百姓又看到了水光潋滟的西湖……       

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他拿出自己的钱来修理惠州的丰湖,造福惠州的百姓们。        

1097年,苏轼被贬儋州,当时被贬儋州就相当于是判了死刑,但苏轼并没有因此而感到绝望,而是教百姓重视农耕,为百姓开荒治病,还在儋州开办学堂,仅凭一己之力将儋州变成了全海南文化的中心。             

面对这样多次的被贬,苏轼仍然能够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面对,仍然能够尽自己所能的去造福百姓,仍然能够“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即是苏轼的一种自嘲,也代表他对自己无论身在何方,都能执政为民、造福一方的自我肯定。 

图片

图片

图片      

与他的豁达和政绩相比,人们常常是从才华开始了解这位词人的,我也一样!         

他的才华到底有多厉害呢?对比一个细节我们就知道了。白居易写《长恨歌》和《琵琶行》之间间隔了十年,但苏轼的《定风波》、《念奴娇》、《赤壁赋》和《临江仙》,都是在同一年写的。在他众多的诗词中,不得不提的便是《江城子•密州出猎》。        

有一年,苏轼在密州带领百姓除灾。刚除完灾不久,西北边境又燃起了战火。想要报国的苏轼,组织了一场狩猎活动,希望自己也能奔赴战场。也是在这个时候,他写下了《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在写这首词时,不仅把狩猎的场景描绘的生动形象,还巧妙的运用了许多典故。他以笔为词,将自己的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表现得淋漓尽致。这首词也被称为他的第一首豪放词。             

数千古风流人物,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最爱的诗人。比起“诗仙”李白、“诗圣”杜甫,我最敬佩的还是“词圣”苏轼。李白和杜甫无疑都是伟大的诗人,但李白也许少了对百姓的那份关爱,杜甫也许少了对人生的那份豁达。这就是我眼中的苏轼。一位乐观豁达、心系百姓、才华横溢的“词圣”。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