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家乡的村名、宗谱与“大槐树”移民
视野闻话
2024-10-26 12:24:40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这首流传大半个中国的民谣,在我家乡焦作市王褚村(早属修武县)上点年纪的人无人不晓,但在老家没咋见过鹳雀鸟类,乌鸦倒很多、一群群飞来飞去,富有创意的家乡人可能嫌乌鸦长得丑,叫声难听,故称乌鸦为黑老鸦(wa,凹),于是民谣就改为“大槐树下老鸦(哇)窝”。几乎全村人对祖先故居洪洞大槐树有着毋庸置疑的坚守,因而幼时常听老人们讲述洪洞大槐树移民宁邑(修武县)中“解手”、“复指”等典故。上世纪九十年代本村退了休的十多位校长教师等文人,就家乡村名,村中几大姓氏族谱,洪洞移民,本村名人,重要事件,科举考试,“王半榜村”的由来,有过较长时间一定规模的研究,曾走访近百位80岁以上老人,到山西洪洞考察,焦作市、修武县史志办、图书馆收集资料等,形成了《王褚村名考》、《王褚流年往事追述》等文字材料。其研讨结论观点,与现在的信息资料有相同亦多有不同,本文拟联系家乡村名、宗谱,“大槐树”移民,结合“改开”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寻根热”,当今《九成河南人的祖先来自大槐树?三百年的误会!》等热议,谈点粗浅认识与看法。

   王褚村名及其来历

 王村村名的由来,据本村姬广烈校长等有识之士考证形成的《王褚村名考》,以及代代王褚人的口口相传,形成比较权威、得到多数人认同的有三个版本:

1、以本村《王氏宗谱》为主要依据,认为王褚村至迟在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即有,是村中王氏始祖王午(山西隰县通判)和褚氏始祖褚明(河北开州总班头),两家姓氏确定的村名,并且认为明洪武25年和永乐元年两次移民后才逐渐形成。“我的老家在哪里,山西洪洞大槐树”是王褚人的共识。此说虽有族谱等详尽资料素材,但一不知何因王褚村百多年来未见一户褚姓人家;二不知该如何认识、诠释唐宋碑记、古墓多次出现的“王褚村(作)”等字样。

2、以州县志记载与碑记为证,认为唐朝至迟宋朝即有,王褚村名已逾千年,沿用至今且从未变更,其依据;

1976年焦作市闫河村距地面丈余挖出“唐故”方形碑(碑文现存市博物馆),在村西也挖出同样类型唐代墓碑:有“王褚王姓人,此地乃是王褚王长林的土地”字样。

2004年9月河南美术出版社《山阳石刻艺术》31页“宋、贾绍清造罗汉像“。坐底正面题记“---怀州武德县大义乡王褚作,弟子贾绍清合家造五百罗汉二百弟三尊----。淳化三年二月日记”,该书中注:王褚作,为今焦作东、西王褚的古名。与现焦作的一些村名尚遗有“作”相一致,如马作,上、下白作等。淳化三年为公元992年。

2010年5月修南水北调主干渠时,在王褚村西,人民路与普济路交汇处东南角挖出宋代古墓,墓主人刘智亮。墓志铭记载“……曾皇讳,考讳,校自彭城人也!爰因宗胤置庄于王褚村西,偏于胤嗣之庄田也---大宋太平兴国五年岁次庚辰十一月庚子朔十一日迎葬”。大宋太平兴国五年即公元980年。

修武县志卷十载:“十柏院供床刻字,在王褚村西。今将助缘人名开列于后,本村--上秦村--王褚村--大德元年孟夏日记”。大德元年即公元1297年。

 儿时村庄的美丽模样:前、后、南后三条街,无数条胡同串起的上百个之多的四合院;和撒落在全村各个角落代表村庄性格特征的数十座两层楼房;那气度不凡古色古香的“前祠堂”“后祠堂”,凝聚、闪耀着村中王氏大家族的智慧与荣光!我家住后街,要去哪家通过骨洞王褚村gu don)到大街,再走骨洞、大街,最远的也不过十来分钟这样出入自在、四通八达的交通,彰显标志着先人高超的建筑艺术与网络便捷意识!

 王褚村南数百米远有一条东西大路(俗称南大路),路面宽三丈六尺,为古代怀川驿路,是传达军、政令,朝廷物资运输、地方官员出巡所行之路,每隔30里设有驿馆。王褚村东10里的恩村曾设馆曰“恩州驿”。修武县志载“公元前1027年春西周武王渡黄河伐纣---走的就是这条驿路,---”。为感谢王师而有恩村村名,为招待王师而有待王村名,王师东发行至雍邑,天降大雨周武王令歇兵三日修整武器,故雍邑更名为修武。

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冀州侯苏护在公元前1042年进妃送女儿妲己,因走此路,故有“恩州驿狐狸死妲己”之章节。恩村东街门路南原有妲己冢,1963年焦作“道清铁路”南迁,为扩大耕地将冢土垫了路基。该驿路是全国最早且有文字可考,迄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王褚村距此路数百米之远,故与恩村一样是当地历史悠久的有名大村。

以上志碑、府县志及神话、传说等证实、说明王褚非明初移民后才有,古亦有之,但缺乏更详尽的佐证,亦不知王褚村名的由来。

3、本村不少年长之人说,王褚村名是从下秦村演变而来。其证据:1)世世代代的口口相传,都是听老一辈人说的,持此观点者不在少数,大多是上了年纪的人;2)说演变而来的下秦村就在王褚村西北角二仙庙,与下白作接壤。早年(晚清民初)在那一带种庄家、蔬菜时,随处可见房屋根基石头、发黑红的锅灶土,碗盆碎片,或许可能曾会是庄基。但为什么“下秦”变为“王褚”,为什么该村向东南向移动发展,虽然是年高之人也说不出其所以。

综上本文认为,王褚村名是明初移民后王、褚两大姓命名的说法似乎合于情理,亦有王、程氏宗祠,几大家氏族宗谱佐证,然那是相对封闭年代的产物。自上世纪70年代发现、挖掘的志碑,府县志及神话、传说等中出现“王褚村(作)”地名后,这一结论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质疑,信此偌大之群体者在坍塌。因为:

1)地名作为一种既可悟又可视的语言文化景观,是一个时期社会环境的承载物,既能体现出地域文化、传承与保护,又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及科学价值。所以说王褚应为千年以上的古村,非“大槐树”移民而有。   

 (图为清道光20年《修武县志》记载的王褚村二仙庙,“修武境内有很多二仙庙,其中尤以王褚、西村栖凤山两处规模最大、香火最旺、建庙最早,俱在金元之间,且有元代地方官撰写的重修碑记”。可惜毁于上世纪战火、50年代末旧址建筑及碑记荡然无存)

 2)农耕文明中记录乡村级的历史沿革、变迁几乎没有,如有也零星散见于宗谱祠堂类,县以上才有志但亦是“盛世修志”、多少年修一次,很少有村落变迁的记录。王褚村民居及人文资料有可能在元末毁于战争之中,这样较能讲通唐宋朝时就有王褚村落,才有考古文物上的王褚村(作)字样,且延续使用至今。这些亦从侧面说明王褚村古已有之。

3)如说王褚村不是王氏、褚氏的合称而得名,而且宋甚至唐即有王褚村,那么村名从何而来,为什么叫王褚?本文冒昧揣测村名的来历:

(王氏宗祠两处分别称前、后祠堂,新中国后均为学校;后祠堂先是小学后为公社卫生院,1968年两座祠堂原建筑全部拆毁,上图是1998年重修之宗祠大门,里面虽仿照原样修复,但亦差之远矣)    

    王者姓氏矣,就全国而言以姓氏为村名者随处可见,如王庄、石家庄等,而用“褚”字者很少,几乎绝无仅有。褚字在古汉语中通“储”,意储藏、《左转·襄公三十年》“取我衣而褚之”。故王褚之褚者褚(储)地也!即村庄紧挨着褚地。封建社会的土地是以私有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故国有(朝廷)---“官田(公田)”,亦称“褚地”,资用于战争、徭役、灾荒、瘟疫等。宋朝乃至更早些时,下秦村与下白作村中间有一块地谓“褚地”,是两个村的分界线。下白作村至今仍有,而下秦村因王姓人越来越多,农作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王姓便沿着下秦村东南向扩展,逐渐成为闻名遐迩的种菜大村。外姓人或外来买菜之人,习惯称“褚地”边众多姓王的谓“王褚人”,时鲜蔬菜为“王褚菜,久之王褚二字取代了下秦村村名。

如此说方能讲通:1、为什么村中那么多上年纪人坚持,说王褚村名是“下秦村演变而来”的;2、亦能说明为什么宗谱、口传,明朝洪武年间“大槐树移民”才有的王褚村,而后又有恁多出土文物上有恁多“王褚村(作)”字眼?3、亦与焦作市解放区王褚办事处官网的历史沿革,“下白作与下秦村有一块地为

分界线,叫褚地---后形成王褚村”的说法相吻合、一致。故之王褚村名与王午、褚明无关,而与下秦村、下白作、褚地有关,是因姓王者人多为大户,且所处“褚地”的地理位置,人文与自然而得名。

   王褚王氏宗谱与“大槐树”移民

 王褚村从洪洞大槐树移民而来的说法,源于王氏宗谱及一代代王氏后的口口相传。然三方面的考察,可以说清王褚之王氏是躲避乱世,及至明初又奉诏(明朝政策)回迁怀罩,如此既能说明王褚村明朝之前就有,又符合元末明初怀庆府被三次血洗,怀川大地十室九空(逃难)的史实。

1、最接近明初18次大规模移民时间的明万历年间的《洪洞县志》,全书没有一处关于“大槐树”的记载,更别说移民。直到民国六年的《洪洞县志》“大槐树移民”才第一次出现。而与此相印证的不是《九成河南人的祖先来自大槐树?三百年的误会!》,而是家乡王褚文人王洪琛等修撰第九届《王氏谱》(1989年版)时,曾于1986年春赴洪洞、离石县考察王褚村王氏移民踪迹,寻觅始祖王午的出身生卒时,奔波数天竟无一字之,或许是因“改开”之初,经济热潮中的“寻根热”尚未到来。反而修撰第十届《王氏宗谱》(2009年版)时,主持人王启俭等数人到洪洞县大槐树实地查阅收集资料,出现了与1989年版《王氏宗谱》一模一样的“明洪武年间王氏始祖王午奉诏移民---之后,王褚村”等文字,这时“改开”已经三十年之多。



        (河南省焦作市王褚王氏宗谱)

 2、《九成河南人的祖先来自大槐树?三百年的误会!》,谈及三百年的误会与清朝突然兴起修族谱的热潮不无关系学者分析唐亡以后,中国经历了五代十国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殆尽,以至宋时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金元之后随着游牧族入主中原,北方汉人修族谱的历史出现断档,逐渐失去了对祖先来源的记忆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线传。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的。家乡王褚村《王氏谱》显现第一次修谱是乾隆44年1779年),由此看这种说法有根有据,非胡扯乱说!

3、史书载时因汴京围困哀宗出走”的影响,避难山西的文士和流民数量,而当元末中原大地连年战火纷飞,蒙古地主武装察罕帖木儿父子统治的山西却是一番太平景象加之山西山河纵横的地貌非常适合躲藏,故成为富足、距离又近的怀庆府与河南他府流民躲避战乱的首选之地使得山西人口一度突破600万流民数量远超倘若再追溯1232年元代文献称“壬辰北渡”的大规模难民潮,而山西则又是北渡的主要目的地弘州(山西阳高县)的工匠中,就有300户来自开封。由此可推测明初移民确有,但远远没有传说中的范围那么广,人数那么且迁往河南的移民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回迁”。比如,济源南水屯村的张家祠堂,祖先明洪武三年由山西洪洞县迁来之记录,但墓志却“济源之世家也”。王褚《氏宗谱》记载的大槐树移民很可能是回迁,因移民中60%以上都是河南各府的本地土著,王褚村自然也难以例外。更何况还有闫河村“唐方碑”焦作市西环路宋朝“古墓”王褚字眼、人名、文物的支撑

4、大槐树移民传说中的“解手”和“复指”等,家乡老人们常常像讲故事一样滔滔不绝,或许是人云亦云,或许是人的群体性、猎奇性的局限。因“解手”一词并非明朝大移民之专利,更早之前的宋院话本已有,如《宋书·庾登之传》“幼绪语人,---见缚束,犹未得解手”。还有“复指”,复旦大学研究认为不仅不能作为洪洞大槐树移民的特征,也不能作为是否纯种汉人的标识,因为很多东亚人种中也存在着此类现象。中科院学者曾封建社会动荡时期流(移)民现象以省份为单位从生物遗传角度分析人口的群体遗传,研究表明河南人和山西人分属两个系统亲疏关系上河南人与河北、山东人基因类似山西则与西部陕甘宁更近这亦说明洪洞移民的绝大多数是中原人的回迁。至少家乡王褚村、王氏宗谱与大槐树移民如是。

   家乡的村名、宗谱与“大槐树”移民探讨结论

 1、家乡王褚村朝或更早些时候就有,缺乏相应佐证资料,如《九成河南人的祖先来自大槐树?三百年的误会!》所云,或许漫长岁月天灾人祸形成的历史断代所致。如元朝末年农民军与元朝精锐部队在怀庆府展开的激烈拉锯战,三次血洗怀庆府(“两面牌”的传说、即“两面派”来历)的故事(有研究认为传说与史实不符,但如此广泛的代代口口相传,也反映了元末明初怀庆府一带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民众独特心理的想象和情感,是民众对那段“拉锯战”历史的补充和集体记忆),王褚民居人文资料可能中毁于一旦。

2、王褚村名并非是王、褚二姓名人的结合物,而是王褚村名三种公认权威说法中两种说法的结合,即与下秦村、下白作、褚地有关,是王姓人越来约多,且所处“褚地”边的位置,人文与自然而得名。

3、考察明初之“大槐树移民”,虽史书有载,但移民数量与涉及范围是后人严重夸大了的想象,且其中绝大部分是富庶的中原人躲避战乱后的回迁,家乡村名、宗谱研究及其相关考古发现足以证明这一点。只是王氏宗谱未标明修武之世家而已

4、家乡王褚是怀府一带有名的“王半榜村”。村庄文脉强盛,官员文人辈出,崇文重教的良好村风与传统古之有之,且生生不息影响至今。如新中国前后本村校长教师,院长医生百人之多,尤其是“计划体制”时大学生凤毛麟角,然村中一条胡同接连二三考上几个大学生,被称之为“大学生胡同”。浏览欣赏王氏家族德望与本族外之官者,携全村王姓人的杰作《王氏宗谱》(乾隆44年版)颇感震撼:她承载着王氏数千口人的灵魂,凝聚着王氏族人的聪明才智与勤劳辛苦,记录着明朝洪武年来该族王姓的高光时刻;尤其是谱中一代代先贤的风范与动人事迹,启迪激励着后生继往开来的信心与勇气。王褚王姓氏族遵循族训,截至2009年已修谱十届,但封建社会封闭保守的时代局限性,“村名”与 “大槐树”移民亦有失察之处,故当探讨、澄清乃后世人之责任。 

 插图:王洪月

作者简介:王二国,族名王泰符,豫州怀庆府山阳(今焦作市)人,生于50年代,学业师范,本科学历。一生勤谨敬业,一身浓郁文气,一直心怀感恩;终生以善、学、忍为本修行。高中毕业服兵役4年,师范学习2年,服务焦作市教育局4年、河南省纪委25年(基层挂职2年),2009年6月到省法院至退休。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