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协会日前发布了《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24》。
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全国农村中小银行总资产、总负债分别为54.61万亿元、50.66万亿元,均比上年同期增长9.2%,占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比例分别为13.1%、13.2%。其中,全国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下称“农合机构”)各项存款总额41万亿元,同比增加3.17万亿元,占总负债比重提升至84.62%;各项贷款总额28.6万亿元,同比增加2.19万亿元,占总资产比重提升至54.82%。
报告显示,2023年,云南、贵州、广西等10个地区农合机构存款市场份额超过20%,吉林、山西、河北等10个地区农合机构贷款市场份额超过15%。2023年,农合机构实现营业净收入10314.29亿元。其中,利息收入9162.55亿元,同比增长3.92%;净利润2598.73亿元。村镇银行实现净利润70.99亿元。
从报告来看,2023年,农村中小银行仍在涉农、普惠业务方面保持投放力度。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农村中小银行涉农贷款余额16万亿元,较好满足粮食主产区、全产业链和脱贫地区的金融服务需求,推动乡村特色产业、乡土特色品牌、新产业新业态建设取得长足进步。在普惠金融方面,持续下沉重心,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截至2023年末,农村中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7万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6万亿元,同比增长16.09%。
报告显示,2023年,在机构改革方面,山西、河南、辽宁、四川、广西等地农合机构改革方案落地实施;新疆、四川多地成立地市统一法人农商银行方案获批;村镇银行加速整合,近30家县域银行机构市场化退出或吸收合并解散。在公司治理方面,农村中小银行不断完善以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为主体的公司治理架构,健全股东股权和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体系,提升股权穿透管理能力,加强股东行为监测和规范管理。
来源 深圳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