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突出黄河文化形象展示 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
《党的生活》杂志
2024-10-18 16:29:45
李孟舜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黄河文化形象塑造要在弘扬和传承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寻文化肌理,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使黄河文化成为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接轨现代化河南建设的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精神标识。

一、提炼文明标识是推进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

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鲜明地投射出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文明标识的建构与传播,既决定人民群众对文化的认知方式与认同程度,也影响外部世界对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综合印象,是文化自信的展示路径。一个民族的文明标识应该是根源性的,要能够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这样的根本性问题。五千年来,黄河文化在文明发展中孕育成长,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象征,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重要作用。

2024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建设旅游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着重强调了黄河流域文化旅游的独特价值。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塑造全域旅游主题形象,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从提炼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角度研究黄河文化的形象塑造与文化传播是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打造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要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立足于当代人信息接收、审美认知和价值观方式的更新迭代,深入提炼黄河文化、中原文化等文化标识,需立足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得以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近年来,河南《唐宫夜宴》“出圈”、考古盲盒“爆款”的成功经验,不断丰富着提炼中华文明标识和文化精髓的方式方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融通起来,为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提供生动探索。

二、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突出特点

提炼黄河文化具有标识性的形象特点,在中华文明长河中,对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地理解中华文明具有导引作用。

黄河文化的根源性彰显文化自信的定力。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根”的地位,体现“魂”的作用。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的农业起源奠定了农耕文明的基础。从文字、城址、冶金三要素来看,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阶段在诸多地域性文化的交流互动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多重文化要素融合汇聚出以二里头文化为代表的文明核心,开启了夏商周三代文明。北宋以前,中华文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位于黄河流域。

黄河文化的开放性彰显守正创新的活力。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黄河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精神纽带,黄河流域的中原先民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体悟到包容的精神内核,孕育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开放胸怀,诸子经典著作在黄河中下游地区丰富发展,百家思想激荡争鸣。

黄河文化的包容性彰显开放包容的魅力。黄河流域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汇交融之地,中原文化与草原文化兼容并蓄,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郑州、洛阳、开封等古都荟萃,见证着黄河流域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策源地和核心区,形成了“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的繁华盛景。

三、突出黄河文化形象展示的建设路径

黄河文化标识的提炼既融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遗产,也接轨现代化河南的发展现实。要把黄河文化中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展示出来。

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黄河流域文物和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构成了底蕴深厚的文化基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是坚定文化自信、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重要纽带,也是展示传承黄河文明思想传统、风俗习惯、遗址遗迹的重要载体,更是塑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世界文明互鉴的典范工程。要发挥河南在黄河流域承东启西的地域优势,紧密对接国家战略,梳理黄河沿线重大文物和文化资源,建立资源数据库,实施黄河文化遗产本体保护工程、黄河文化标识工程、古都古城风貌再现工程、非遗记录工程。聚焦郑汴洛大河文明传承创新核心区和豫晋陕、豫晋冀和豫皖苏黄河文化联动发展极,以重要节点城市带动地区城市群旅游目的地板块式发展。

塑造黄河文化空间格局。统筹考虑黄河流域(河南段)的分布特征、文明演进脉络、经济社会支撑等因素,着力构建“一核三极、一廊九带”的总体布局。依据黄河干支流、黄河南北故道、太行伏牛山脉线性空间的不同性质,以50个核心展示园为基点,依托能够集中体现河南黄河文化的重要线性空间为串联,形成20条集中展示带。黄河文化的形象塑造与展示需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国际级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密切结合,建立联动发展机制。各地区形成线路互连、市场互动、合作共赢的大格局,推动文化与旅游、生态、健康、居住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

发挥融合传播效应。加强优质内容生产,有效利用主流媒体“讲好中国故事”。打造黄河文化IP矩阵,将老家河南、天下黄河、华夏古都、中国功夫等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文化IP矩阵,成为坚定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标识。依托主流媒体开设新媒体账号,打造“一体策划、集中采集、多种生成、立体传播、同频共振”的新媒体推广矩阵。重视消费生态的代际更迭,建立文化信息收集分析反馈研判机制,对文化需求做出迅速反应和准确判断。

紧抓创新驱动提质升级。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领域的转化应用。开发各类数字导览、直播游览、线上课堂、互动体验等线上应用,建设一批智慧旅游景区和智慧博物馆,打造黄河文化在线展示和体验空间。推动黄河文化形象建设中各要素的协同互动,发挥市场调剂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文化市场资源向旗舰文化企业集聚,将文化资源的潜在效能转化为文化品牌的显性优势。衍生开发各类应用平台,重点培育数字经济、文化创意、动漫游戏、媒体艺术、演艺娱乐等新业态。

(作者系省社科院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