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作义与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
文 石耘 刘全生
傅作义(1895—1974),字宜生,山西省荣河县人(今属万荣县),曾是一位抗日名将和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党员。1949年1月,他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停止内战,和平统一”的主张,毅然率部举行北平和平起义,使古老的千年文化古都完好地归回人民,200万市民的生命财产免遭兵燹,此一重大义举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傅作义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曾改称水利电力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傅作义与昔日陕州和今日三门峡均有着密切的关系。
绥远抗战尽绵薄
1936年3月至11月,日军与蒙古伪军勾结,进攻绥远。绥远省(当时省会驻归绥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54年6月撤销建制并入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兼国民革命军第三十五军军长的傅作义将军遂率部奋勇抗击日寇。然而,由于当时蒋介石政府推行不抵抗政策,对抗日者和抗日行动实行打压和惩处,“抗日‘有罪’,慰劳抗日将士有‘过’”,致使这段史实鲜为人知,留下些许遗憾。
抗战时期傅作义
绥远抗战是在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国难当头的严峻时刻发生的一场大事件。当时,经过长期准备蓄谋已久的日伪军,在飞机掩护下,兵分三路,大举进攻绥东。绥远驻军在傅作义将军亲自指挥下,英勇抗敌,苦战死守,连续打退敌人多次猛攻,并乘胜追击,收复大片失地,用生命和鲜血夺取了绥远抗战的胜利。绥远抗战的正义枪声,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打破了日军入侵以来国内“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成为“中国人民抗日的先声”(毛泽东给傅作义的贺电),吹响了中华民族抗敌的号角,传遍了大江南北,也震撼了地处豫西山区的陕州。消息传到陕州(时为国民党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简称陕州专署,管辖陕县、灵宝、卢氏、阌乡、渑池、洛宁和新安7县),从机关职员到工人、商人乃至全体民众,同仇敌忾,一致对外。1936年11月底,古老的陕州城一改往日的沉寂局面,人声鼎沸,顿时活跃了起来。绥远抗战的胜利喜讯,一时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中心。继之,红绿标语也贴满了大街小巷,鞭炮声此起彼伏,回响在机关、学校和商号的上空。大敌当前,为抗日计,各界人士乃至广大民众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以慰劳绥远傅作义部抗日将士,这是陕州历史上光辉的一页,值得颂扬。在人们欢呼的浪潮中,机关、商号首开捐献、慰劳之义举。
陕州专署和陕县(陕县政府亦驻陕州城内)机关全体职员,率先捐出一日薪俸。与此同时,陕州专署所辖其他各县闻讯后亦如此效仿,纷纷捐出一日薪俸。很快捐款收集到位后,即刻汇寄绥远抗战前线。接着,陕州商会即向全城商号、银行发出为绥远将士募捐的公告:“窃以绥远战争,乃我国最后生命之挣扎,绥远失守,则晋陕宁甘等省之屏障尽失,而我国全部,亦有岌岌莫保之虞。吾人对于为国抗战守土之绥远将士,自不能袖手旁观。况塞外天寒,备极艰苦,尤非予以精神上之援助,经济上之接济,不足以振士气而寒敌胆。近阅报载,籍悉各方均节衣缩食,踊跃捐输,并致电慰劳。而陕州及各县机关,亦自动捐一日薪俸所得,业已汇寄前方。凡我商界同仁,亦应踊跃输将!藉表援助之微意,以安慰绥远将士之精神,而鼓励其抗敌之勇气。如蒙慨允,即布亲书捐数于左!以俟集有成数,即行汇寄!”
河南陕州商会启募捐公告发出后,陕州四大银行(即河南农工银行陕州分行、陕州上海银行、陕县交通银行、陕县中国银行)及城内100余家较大商号立即响应,并仿效机关捐款之法,纷纷捐出一日经营所得,有的还主动多捐,热情十分高涨,当日即自报捐款2000银圆,由陕县中国银行电汇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将军转前方将士,并以各商号、各银行及全体市民名义致电傅作义将军。电文如下:
“绥远傅主席并转前方守土全体将士勋鉴:倭寇肆横,侵我疆土,凡有血气,靡不发指。我公督率将士,抗战于冰天雪地之中,杀贼致果,捍国卫民,捷音传来,莫不感佩。商等河山遥隔,恨不能奋飞塞北,以共驱策而捣巢穴。谨集全市一日之经营所得及本会职员一日之薪金,计大洋银圆 2000元。即时汇上,聊表慰劳之意。敬祈赐纳,并祝胜利!”各商号、银行团体及全体市民电文发出后,陕县商会又致电慰劳绥远抗敌全体将士:“绥远战争,乃我国生命之挣扎,守土将士,塞外天寒,备极艰苦。凡我同胞,尤应予以精神上之援助及经济上之接济,方足以振士气而寒敌胆。谨集全市一日生活费及本会职员一日薪金,共计大洋银圆 200元,汇寄傅主席转发前方抗敌将士,并致电慰劳,聊表国民微忱。希望各界同胞闻风兴起,共同援助,不胜盼祷!”
绥远省政府主席傅作义将军接电后,即于1936年12月3日复江(电报代日韵目,江即三日)电致谢,电曰:“陕州商会曲主席(即曲完善)及各团体公鉴:祃(即11月21日)代电敬悉。此次绥东告警,全国关怀,既鼓励以精神,复援助以物质,三军闻命,感奋益深,除俟捐款到绥另电附据伸谢外,谨先电复,诸维荃照!傅作义江印。”
12月12日,绥远省政府收到捐款后,傅作义主席复发文(文即12日)电:“陕州商会曲主席等公鉴:祃代电敬悉。慨自匪伪犯绥,全国共愤,敌忾同仇,声威聿树。作义分属军人,守土有责,防边卫,敢不前驱。前此接奉尊电,当经传谕三军,同深感奋,并电复查照在案。兹于六日收到贵会汇寄银币2000元。合再检同收据,电复台照为荷!傅作义文印。”
绥远抗战是一次由国民党爱国将领发起并轰动全国的重大事件,也是“九一八”事变之后我国抗击日军侵略取得的重大胜利。这次胜利,犹如投石于一潭湖水,激起了千层涟漪。一时间,以舆论为先导,以募捐为主要形式的援绥抗日运动,遍及全国。陕州城乡,闻风而动,不仅普通商民百姓,连地方实力派人物也纷纷转向抗日,伸出了援助之手,全民共愤,可歌可泣,骄横的日本侵略军慑于中国人民强大的抗日怒潮,不仅放弃了对缓远新的进攻,而且也暂时停止了扩大侵华战争的行动。傅作义后来在1950年到陕州地区考察黄河时,曾对当地接待的人员讲起过陕州民众当年支援绥远抗战之事,并一再表示感谢!
倾心大坝筑三门
1949年10月19日,傅作义就任中央人民政府水利部部长后,11月8日便在北京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性水利工作会议-——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会议根据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的指示,确定了在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以治水为先的工作方针,从而拉开了新中国人民治理黄河的序幕。
1950年6月27日至7月初,傅作义部长同水利部副部长张含英、水利专家张光年、冯景兰,苏联专家布可夫及其随行工作人员,从北京出发,考察陕西潼关至河南孟津之间的黄河中游河段。一行人先到达潼关考察后,改乘四艘木船顺黄河而下,当天晚上,抵达灵宝县城北(今河南省灵宝市大王镇老城村北)靠岸,因事先未通知县里,故临时自己联系后夜宿灵宝县棉花打包厂。为了不扰民,进打包厂后以天热为由未人室,只将随船携带的行军床取来,放在打包厂院里露宿一夜。灵宝县公安局闻讯后派警卫员并报中共陕州地委。陕州专署(当时专区机关在今陕州公园内办公,陕州专区于1952年4月撤销)领导闻讯后,指派专文工团团长赵建功负责了解掌握傅作义一行的行动信息,以便及时向专区领导汇报情况。赵建功接到任务后,指派文工团焦兆瑞在陕州老城羊角山眺望,观察西来船只。7月初的一天下午一时许,焦兆瑞远远望去,但见黄河上有四艘木船顺水而下,便迅速向领导汇报。陕州专署领导得报后,立即出西门迎接,来船已在上河头渡口的青龙涧河河口以下靠岸,下船的工作人员大多穿白色衣服,进入西门后,傅作义等人被安排驻在陕州地委党校,党校虽然条件非常简陋,但傅作义部长坚决不让安排住宾馆,非常注意节俭。当天下午二时许,气温高达摄氏40度,房内家具均感烫手,人们坐着不动就是一身汗,傅部长当时已是年近花甲的人了,但仍然不愿休息,坚持按计划继续考察黄河。且到陕州考察的当天晚上,他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露宿在黄河的沙滩上,体验着“天作被子地作毡,明月群星伴我眠”的野外生活。从连日来对黄河水文、地形初步考察的结果来看,傅作义就黄河干流上修建水库问题指出:潼(关)孟(津)干流段的防洪水库应该是整个黄河流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问题很复杂,应首先拟订开发整个流域的大规划,然后提前修建潼孟段水库,以解决下游防洪的迫切需要。水库宜分期修建,坝址可从三门峡等处进行比较选择,充分肯定了三门峡坝址。
傅作义在政协会上发言
1951年秋后的一天下午,在傅作义的积极推动和安排下,水利部派来了第一个前来三门峡采集三门峡河段地质资料的钻探队,钻探计划的实施因需要地方财力支持,遂由陕州专署财经委员会予以批准后方开始实施。经过一段时间钻探,终于顺利完成了采集钻探任务,为修建三门峡大坝提供了可靠翔实的地质资料,进而给领导科学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1952年5月,傅作义部长又从陕州城外的上河头一带,乘坐木船顺水而下视察了黄河三门峡河段。同月,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电力部水电建设总局副局长张铁铮和苏联专家格里哥洛维奇、工程地质专家瓦里林哥一行人,实地查勘了三门峡坝址,初步确定了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在治理开发黄河中的重要作用,论证了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建议对三门峡河段进行详细勘测,并布置了一批勘探钻孔。次年4月,在傅作义的安排下,水利部工作人员和苏联专家数人,在黄河陕县上河头渡口乘船,再次勘察黄河三门峡河段。1954年4月,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工程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组成黄河勘察团,历时4个月查勘山东黄河人海口至甘肃刘家峡河段。其间,在陕县会兴镇停留考察,历时一周。在三门峡考察后,苏联专家一致认为三门峡应作为在黄河上修建大型水库的最佳坝址,傅作义亦深为赞同。
周恩来总理和傅作义(右二)
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决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修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为第一期工程,旋即便开始了紧张的施工准备工作。中共陕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立即动员全县人民掀起支援三门峡工程建设的高潮,先后投入工地建设民工16216人,投入会(会兴)三(三门峡大坝)公路修建民工3800人,支援大车550辆,当地人民以实际行动为三门峡大坝的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957年4月13日9时55分,举世瞩目的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典礼在大坝建设工地鬼门岛上隆重举行。时任黄河流域规划委员会副主任、水利部部长的傅作义出席开工典礼,并在典礼上作了题为《我国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的重要讲话,指出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开始并胜利完成我们的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极其光荣伟大的事业”。黄河三门峡工程局局长刘子厚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宣布黄河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正式开工,并就三门峡工程的全部施工准备过程和如何建设好这一宏伟工程发表了讲话。国家计委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河南等省有关领导、中苏专家,以及5000 多名工程建设者参加大会。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开工,揭开了新中国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序幕。
傅作义先后担任水利和水利水电部部长长达22年之久,他躬身亲行考察黄河,高度关注三门峡工程建设,为新中国的水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