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作家出版社,发现更多文学好书
耿军
写在时间的涌动里
如铁锈般陈旧的部分
也写那些新鲜欲滴的部分
10月13日,“文化润疆”与当代边地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重点推进作品《天山下》改稿会于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省身楼顺利举行。会议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审、《当代》杂志主编徐晨亮主持,多位专家学者发表了修改建议。作家出版社终审方文、责任编辑田小爽,《天山下》作者李健、新疆作协主席董立勃及新疆当地各界领导人士也出席了本次会议。
《天山下》一书由《当代》杂志推荐,入选“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之“名刊名社拓展计划”重点作品,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作家出版社联合出版。改稿会首先由作家出版社终审专家方文陈述出版方对小说《天山下》的意见。方文老师指出该作品在“山乡巨变”主旨引领下成功彰显了新疆本地自身的地方性,令人眼前一亮,而在语言层面则达到了自然而然、浑化无迹的境界,是一部具有较强可读性的佳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名誉院长白烨老师遗憾未能到场,故委托徐晨亮老师宣读了自己的评价。他首先高度赞扬了《天山下》的题材颇有特点、人物富于亮点,成功塑造了哈萨克族女主角作为家庭顶梁柱与时代先行者的双重形象,并敏锐地抓住了刺绣这一创业要素展开浓墨重彩的精彩叙述。同时,他也给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一是作品前后两部分内容比重存在一定程度的分配不均,前二十章可适当加以浓缩以加快节奏;二是人名、地名罗列略显繁杂,可适当减少无足轻重的人物与情节以增强阅读的流畅度;三是关于胡杨林刺绣的内容还需进一步大做文章,以增添小说的意蕴、延展度与象征性;四是还应进一步注重借文学增进地方文旅与文化精神相互拉动的宗旨。
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王春林教授生动睿智地把作者与评论家分别比作厨师与食客,谦虚地表示自己对于“改稿”并无底气,但随即就对《天山下》展开了富于深度的点评。王教授首先肯定了小说拥有较高的完成度,并就有关山乡巨变内容的篇幅多少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同于白烨老师的看法,他认为无需再增加对该内容的着墨,因为作品思想的多义性更值得关注。这种多义性具体展现为以下方面:哈萨克民族的现代化过程中,对传统的乡愁与对未来的未知这两种情感之间的复杂拉扯;边地多民族文化精神从分歧到融通的精彩叙写;“山乡巨变”主题写作的悖论,即越是任务性地聚焦于此,越容易导致写作的概念化,而李健在这一层面显然把控得极佳。王春林老师还提出,小说乃是人性的艺术,《天山下》推出了一众有血有肉、立得住的人物形象,但也有个别角色的塑造稍嫌笔力不够。最后,细心的王老师还指出了小说写作与初校过程中未得改正的错别字。
《文艺报》社副总编辑、文学博士岳雯老师同样高度认可《天山下》万花筒般的多元主题写作,其主要呈现为四个层面:一是新山乡巨变的主旨自然展露于对风土人情天然去雕饰的叙写当中,二是成功写出了人物在传统与现代的交叉口面临的复杂多异的情感拉锯,三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调动,四是以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大女主创业故事表达了女性创造自身命运的主题。紧接着,岳老师就前面两位专家的碰撞性意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她指出《天山下》是一部散文化的淡情节小说,要处理上述分歧,不妨延续散文诗式的写作思路,但也需要注入更强劲的叙事动力。具体而言,她认为书中主要角色可以更具主导性,拥有更自主、更明确的欲望动力。此外,她也表示小说还存在部分人物背景史较为套路化、人物关系网络复杂性欠缺、前后叙事节奏不协调等缺憾。
《长篇小说选刊》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常务理事、文学博士宋嵩老师敏锐地指出当代文坛西部写作呈现出整体性的散文化特征,并肯定了《天山下》在对现代化审慎的反思姿态中流露出的生态主义精神。在修改意见方面,他首先细致严谨地提出了小说在人物年龄安排方面存在的纰漏,接下来又对岳雯老师关于叙事动力的建议做出了回应。他认为小说创作一般存在两种驱动力,一是情节驱动,二是情绪驱动,而《天山下》显然属于后者故而具体需要改进的也是后一方面。另外,针对边地书写中争议较大的景观化问题,宋嵩老师直言只要是凝视便意味着被凝视之物乃日常所不熟知之物,由此其异质性、新颖性才能得到突显,因而景观化或奇观化的指责实则并不成立。最后,宋老师还提出书中的一些关键意象值得大书特书,比如白裙子、煤、摩托车、坐火车前往海滨等叙述元素都有待进一步完善。
小说作者李健对上述评价与意见一一进行了回应。
排版:邓 宁
编辑:刘 林
一审:刘岂凡
二审:刘 强
三审:颜 慧
作家出版社官方媒体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