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不少家庭里都有一个被「高估」的孩子
袋鼠妈妈
2024-11-24 17:54:04
我出生在一个四口之家,还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妹妹。但我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我是家里那个更重要、更特别的孩子。
我的成绩比妹妹好,在学校的表现也更「耀眼」,于是父母很为我骄傲,经常会夸赞我,并以此教育妹妹。这种态度进一步延伸到了生活的其他方面——妈妈做饭时会优先选择我喜欢的口味,逢年过节买新衣服时我先挑,大部分时候家人都会围着我转。
我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劲,彷佛一切都理所当然:我理应拥有更好的,别人理应为我「服务」——表面看上去,我非常自信,是很多父母想要鼓励孩子成为的那种,但实际上,我内心从来没有「我很好」的感觉。
相反,成长过程中,我一直有种隐隐的恐惧,那就是真实的我其实一无是处,没有人会喜欢,所以我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做些特别的事,保持优秀——我才会得到父母的爱。
在人际关系中,我很难考虑别人的感受,所有的想法都围绕着我自身,这并非刻意而为,而是一种习惯。家人对待我的方式被我习得用来处理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我只用考虑我自己。可以预料到,我必然在很多人际关系中受挫。
我长成了一个「过度自恋」的孩子。
自恋是心理学中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指一种认为自己的需求和目标比他人的更重要,并表现出自我夸大性的特权感。
 
适度的自恋是健康的,认为「自己的需求比他人更重要」实际上是自然进化过程中,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发展出的心理特征,而且也会表现出更高的幸福感,乐观水平和自我觉知力。
但过度自恋却会阻碍人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并损害个体的心理健康——他们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享有特权,但不一定对自己作为一个人感到满意;他们可能很难取得自己「期待」的成就,并在真实的人际关系中不断受挫,甚至会陷入抑郁和空虚当中,还可能发展成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就是大家俗称的 NPD)。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展开谈谈:一个过度自恋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作为父母,怎样正确使用「鼓励式教育」?更深层次的问题是——一个人真正需要的爱到底是什么样的?
 
 01 
被父母「高估」的孩子容易成为过度自恋者
 
一项为期 6 个月,针对 565  名儿童及其父母的调查研究发现——儿童的过度自恋往往是由父母的过度评价培养出来的,也就是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比别人更特别、更有权利。相反,儿童的高自尊是由父母的温暖培养出来的:父母对孩子表达爱和欣赏[1]。
这里涉及两个概念:自恋和自尊。自恋的核心是:我比其他人优秀。而自尊的核心是:我是有价值的。
孩子们如何看待自己通常来源于亲近之人的评价(比如父母)。当父母认为孩子比其他孩子更特别、更有资格时,他们往往会更加内化自己他们是优越个体的观点,而这种观点正是自恋的核心。与此同时,他们往往会觉得真实的自己是不被接受的,「父母爱的是那个优秀的自己」,自己必须证明父母期待的某些东西,让父母感觉成功、良好和优越。
有时候,这种期望很微妙,也可能以一种非常温暖和亲切的形式存在。比如在孩子取得成就时,给予非常热情的奖励,「你真是太有天赋了,未来一定会前途无量」;在孩子取得挫折时,「没关系,下次你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实际上,这样的表达恰恰向孩子暗示了一如既往的高期待。孩子很难从中获得安慰,反而会加深对失败的恐惧)。
图片《浮世幻生》
当父母用爱和欣赏的态度对待孩子时(比如「我让我的孩子知道我爱他」),他们会内化自己是有价值的个体的观点,这种观点是自尊的核心。当孩子取得成就时,父母对他的鼓励和夸奖可能更侧重于对「孩子做了什么」的肯定,(比如「你这次很努力」「你的作文写的很有深度」,而不过度强调对成就的期待和与他人的对比。父母不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是最特别的,最优秀的,但这不影响对孩子的爱。
什么样的父母容易「高估」孩子?
▨ 父母本身有过度自恋相关的问题
「因为我是好的,我的孩子也必然是好的」,过度自恋者容易将对自己的感受投射到孩子身上,他们无法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也自然很难接受一个平凡的孩子。
▨ 父母对现实生活的挫败和无力感
当父母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较为弱势,经常感觉到挫败和无力感时,他们会不自觉将改变人生的期望给到孩子,他们幻想着一个优秀的孩子能够补足自己缺失的自尊,能够让自己「脸上有光」。
▨ 单亲家庭的孩子
当家庭出现变故(比如父母一方去世、离异等),留下来的孩子会被期待取代另一方并满足照顾父母的愿望,孩子常被父母赋予更高的期待[2]。
上述情况有个共同之处,那就是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没有完成「分化」,这些孩子被视为父母的延伸,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人,父母好像不知道孩子的客观存在。
他们需要一个特别的、优秀的孩子,于是孩子就成为了这样一个人。
有时候,过度自恋的孩子也的确会更容易短期内取得世俗上的成就。但从长期来看,他们可能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02 
一个过度自恋的人,可能一点儿也不喜欢自己
 
我记得小时候一些成绩优异的「好孩子」(包括我自己)经常会被一些长辈评价「自尊心很脆弱」,那个时候我很困惑,不明白为什么一个「成功者」的自尊心反而是脆弱的,也不明白为什么我表现很好,父母也对我很认可,我却对自己始终充满「 不确定」的感觉。
这其实也是「自恋」这个概念最具有迷惑性的地方所在,过度自恋者看似把自己看得很高,比如他们通常会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幻想个人成功,有权享有特权。
但实际上,他们并不一定对自己作为一个人感到满意(这是一个自尊维度的感受)。或者说,他们正因为觉得自己是一无是处,不值得被爱的,才认定自己要做些特别的事才值得被爱。
 
也因此,他们的自尊摇摆不定,热切地需要外界的认可来达成对自己的确认。他们可能很努力地做事,但却很难从中感受到快乐,他们大部分的活动都具有「驱动性」——即不得不去做。
图片
《浮世幻生》
 
不难想象,这样的特质会让他们在人际关系上遇到困难,他们通常很难分清自我和他人的界限,关系中也普遍存在着控制和剥削的行为。根本之处在于,他们通常是「看不见」其他人的——一个常见的现象是,谈论他人的感受和需求会让他们觉得无聊,但如果话题围绕「我」则可以让他们滔滔不绝地聊下去。
在缺乏天赋和机会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采取自卫性的自大行为(比如吹嘘、投机取巧等),如果失败,可能会变得偏执和愤怒。他们常常还会面临更大的心理健康问题风险,包括进食障碍、抑郁和焦虑,甚至人格障碍[4]。
 03 
孩子需要作为一个人本身被爱
 


被「高估」可能会出问题,但孩子的成长也需要鼓励和支持,父母究竟该如何做呢?这可能是一个棘手且微妙的过程,我们也准备了一些相关建议供参考:

1.避免将孩子视为「特殊」:

「特殊」是自恋非常核心的感受。为了避免将孩子视为特殊,可能需要警惕下面这些做法:


▨ 让孩子成为父母生活的中心,排在所有其他事情之前(比如伴侣关系、个人爱好);
▨ 言谈中让孩子觉得自己很特别,和别人不一样(且这种特别具有优越性);
▨ 夸大对孩子本身某种特质的赞扬,并强调其优越感(比如天赋、聪明、不凡等等)。

2.根据孩子的年龄设定适合的限制

限制会带来挫败感,但这对于成长中的孩子非常重要,尤其对于形成健康的自恋。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需要通过限制让孩子渐渐明白:「我所有的需求不是都能被满足」「这个世界不会以我为中心」,允许孩子体验挫折,并学会处理负面情绪。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循序渐进,给孩子「恰到好处、真实的、可以承受」的限制,而非刻意而为(没苦硬吃)。


3.表扬也需要合适的分寸

孩子都需要适度鼓励,但夸张的、过多的、超出实际能力的表扬,反而容易助长孩子的自恋,让孩子对自身有不客观的认知。
表扬的内容也很重要:夸孩子聪明不如夸孩子努力,好的夸奖是夸那些孩子可控的东西(比如努力、方法等),而糟糕的夸奖侧重于不可控的东西(比如天赋、长相、才能等)。
最后还要尽量减少用和其他孩子比较的形式进行表扬,这样会让孩子更容易追求「超过他人」的优越感,而非事情本身和个人成长带来的乐趣。

4. 将不完美和失败视为正常的、可预期的和有价值的

孩子犯错或失败时,父母的态度尤为重要。试着让孩子们感受到,当成绩下降、忘记作业、比赛失利时,他们仍然是被接纳爱着的,父母可以在这个过程中提供帮助,但前提是能够先接受孩子当下的表现。有的父母虽然不会斥责,但对孩子的失败避而不谈也是一种微妙的「评判」。
总之,孩子需要作为一个人本身被爱,他们需要感受到「父母是无条件爱我的,能接受我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或取得的成就。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