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数字化赋能“平急两用”现代韧性交通物流体系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11-22 09:17:48

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发展格局的形成,“平急两用”现代韧性城市流通体系的发展战略及实现路径对于提升经济效益和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的背景下,培育物流新主体,推动区域物流体系协同发展,引导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抗风险能力,有助于重构优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拓展功能链,推动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为了充分发挥“数实融合”对区域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大效应,完善交通物流体系,补齐短板,推动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培育物流新质生产力成为“交通物流焕发新春”的重中之重。

现代物流体系及应急物资保障境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物流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截至2023年底,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突破600万公里,铁路营业里程超过15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18万公里,内河高等级航道1.7万公里,民用运输机场超过250个,国家物流枢纽达到125个;2023年全年旅客运输总量超过90亿人次,货物运输总量超过550亿吨。我国交通物流领域已形成超大规模设施网络、超大规模服务市场、超大规模技术装备体系和配套生产能力,2023年发往世界各地快递发货量超过1000亿件,物流市场主体快速成长,行业从业人员超过5000万,稳居世界第一。

“平急两用”理念始于北京,于2022年10月在全国率先开展制度探索和试点示范,围绕解决“吃、住、行、医和集中承载”问题,重点打造聚焦“平急两用”的应用场景。目前,北京已形成“酒店+新型乡村社区+休闲综合体+露营地+学校”居住设施储备体系,建成了全国首个“平急两用”休闲综合体、全国首个“平急两用”新型乡村社区。预计到2025年,京平综合物流枢纽将成为全市最大物流仓储设施集聚地,承担北京中心城六区、城市副中心及平谷的应急安置任务。

数字化背景下,我国龙头物流企业通过智能化仓储与自动化分拣、智能运输配送,以及数字化平台等举措提升物流体系能效。例如,京东物流自动化立体仓库、无人分拣中心等智能设备,实现无人化仓库管理,提高了仓储效率;顺丰速运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优化仓储布局和库存管理,实现库存动态监控和智能调度;京东物流、美团等在一定场景引入无人配送车、无人机等新型配送方式,解决城市“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提升用户体验,并利用智能调度等数字化平台实现车辆和司机匹配,确保配送准确性和时效性。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建立了国家应急物资储备信息系统,实现应急物资的储备、调拨、配送等全过程跟踪管理;突发事件中迅速响应,生成应急物资调拨方案,确保物资及时送达。地方应急物资管理平台整合各方资源,通过应急管理、交通运输、通信等跨部门协同和社会力量参与,利用无人机配送和智能监控技术实现应急物资的高效运输、合理储备与管理,提高物资保障的整体效能。

完善“平急两用”

现代韧性交通物流体系路径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完善标准体系和规则衔接联通。推进国家物流枢纽、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及国家示范物流园区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枢纽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平急两用”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物流网络前后端布局。面向生产端,加速布局产地仓、冷链物流仓储和转运集散设施;面向消费端,加速布局面向社区配送服务站点、自提货柜等前端物流配送设施,推进无人车、无人机、配送机器人等智能末端配送多场景应用。以地市为单位,科学规划建设一批应急物资仓储配送中心,在重点区域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和备用储备点,增强应急物资仓储设施的韧性。

建立分级分层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体系和标准,完善省、市、县级应急物资预案体系;建立统一的应急物资供应管理机构,制定“平急转换”应急物资采购预案,简化政府采购流程,提高应急物资采购效率。

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构建统一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明确政府管理部门和保供物流企业应急状态下的权责划分,鼓励政企协同创新平急切换方案,建立由政府牵头,多方主体“政企协同、军民融合、社会参与”的联动长效响应机制;建议国家应急管理部指导各省应急管理部门,牵头建立与物流协会、核心企业、社区以及军队的合作沟通机制,做好应急预案和应急物流保障。积极探索实物与生产能力相结合的物资储备模式,推广政府、企业、社会机构以及家庭协同发展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构建“一网、一库、一平台”的应急物资储备系统,以信息化赋能物资储备。

推进新技术新模式应用,提升物流保供稳链能力。构建物流大数据中心和综合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汇总收集区域重点设施、企业、物资等物流行业信息,提供跨方式、跨领域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实现“平时服务、灾时应急”。创新物流服务模式,推动龙头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大数据+仓配一体化”模式,优化配送中心仓储策略和中转运输等活动,创新物流配送和服务模式。加快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充分利用“上云用数赋智”,支持物流企业搭建数字化供应链平台,建设智慧物流生态体系。

明确政府管理部门和保供物流企业应急状态下的权责划分,推动菜鸟、京东、顺丰等物流龙头企业参与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基于整合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深度学习等现代信息技术,建设“互联网+应急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开发包括政府、大型物流企业、专业保安队伍和社会公众志愿者的应急物流系统APP,确保畅通全链条应急处置流程。借鉴欧洲电子化系统在多个跨国港口、铁路公司及城市港务局之间应用,加快与5G等新基建结合,推广智慧、绿色物流装备在应急物流中使用。

加快打造城郊大仓基地,分级分类建设“平急两用”物流设施。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城郊大仓基地空间布局、功能构成、运营体系,制定各地级市“平急两用”城郊大仓基地建设技术指南,分级分类建设。引导各类快递、电商、城市配送企业,依托城郊大仓基地发展共同配送服务网络,扩大城市生活物资流通规模效益,完善农产品流通网络,促进“平急两用”交通物流提质增效。

(作者系长安大学未来交通学院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教授)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刘倩 罗浩报纸 张赛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