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产能过剩:贸易保护主义的新托辞
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4-09-12 09:56:25

近期,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频繁炒作中国“产能过剩”,声称中国对电动汽车、锂离子电池、光伏产品等新能源产业的支持是“超乎常规”的,由此产生了超出全球市场承载力的“产能过剩”,从而可能扰乱全球市场价格和生产模式。事实上,西方舆论鼓吹的中国“产能过剩”,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规模经济和比较优势的过度反应,其根本目的是推行贸易保护主义,遏制中国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

正视产业产能的动态调整过程

中国高度重视人类共同面临的气候变化挑战,积极推动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新能源产业逐步在全球市场中形成比较优势。中国早在2006年1月1日就开始实施《可再生能源法》,继而先后着力发展太阳能、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业。特别是自2020年“双碳”目标提出以来,中国新能源产业凭借较强的制造业配套能力和超大规模市场,进入快速成长阶段。2016—2022年,全球绿色低碳技术发明专利授权量累计达55.8万件,其中中国专利权人获得授权17.8万件,占比达31.9%。2023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接近950万辆,连续9年居全球第一位;风电、光伏累计装机量达10.5亿千瓦,占全球新能源总装机量的40%。

中国新能源产业通过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在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形成比较优势,其产能与需求端的巨大潜力相比远未“过剩”。中国新能源产业快速积累的比较优势,推动了全球新能源行业资源加速向中国配置。当前,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市场份额迅速提升。从历史上看,企业主体的优胜劣汰必然会引发产业产能的动态调整,新能源产业也不例外。未来,全球新能源产业依然有广阔的竞争空间,不能静止地看待某一时期的产能规模。与全球绿色转型需求相比,中国新能源产业总供给并不存在“产能过剩”。在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的边界已经越来越模糊,产品的生产和服务往往跨越国界,供需双方也在全球范围内互动。

全球气候变化进程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国对新能源产品的总需求。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的预测,如果全球仍然以化石能源为基础推动经济增长,2100年全球平均海平面将较1995—2014年平均水平上升0.63—1.6米。而据国际能源署(IEA)估计,化石燃料在全球能源供应中的份额一直保持在80%左右,到2030年仅下降至73%,全球能源结构由“旧”向“新”的转型升级之路依然任重道远。这也意味着电动汽车、光伏新能源等产业尚有巨大发展空间。

实质上是国际竞争问题的体现

一些国家对中国外贸“新三样”提出“产能过剩”的指责,实质上是国际竞争问题的体现,核心在于对中国产品竞争力的担忧。然而,中国在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增量市场中占据的领先地位,并非源自所谓的“不正当竞争”,而且受益者远不止中国一个国家。中国的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市场竞争与政府干预的有机结合。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方面,市场机制往往无法充分体现其正外部性,因此政府的适度干预是必要的。实际上,包括美国和欧洲各国在内的许多国家也实施了非歧视性的新能源产业政策。中国政府对新能源产业提供的补贴支持主要流向了消费者,以促进他们选择性价比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的产品和企业。这一做法说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力主要是由市场竞争塑造的,而非单纯依靠政府干预。

此外,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出口。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这是一个主要在中国本土市场培育起来的巨大产业。201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依存度仅为0.3%,而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显著增长是在2020年之后才出现的。更重要的是,中国坚持开放合作,与他国共享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成果。2018年,中国取消了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向外资企业敞开了国内市场的大门。与此同时,中国积极发展互惠贸易,除进口保时捷、宝马、奥迪等新能源整车外,还大量进口轮胎、减震器、刹车系统等零部件。

美国和少数其他国家罔顾事实,极力渲染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论调,是经济逆全球化和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新托辞。遏制打压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不仅不利于全球经济的繁荣,也会阻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推进绿色转型的步伐。各国应该共同努力维护多边主义,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和泛安全化,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携手应对全球共同挑战。

(作者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研究员;浙江红船干部学院经济学教研室副教授)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
编辑: 王俊美报纸 张赛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