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经多方合力,由我担任制片人和策划编导的六部十二集大型纪录片《大同记忆》制作完成并在山西卫视、大同电视台播出,受到观众广泛好评。纪录片以《塔寺传奇》《故园寻踪》《长城怀古》《戏里乡愁》《书刻撷英》《绝壁胡风》六个篇章,全景呈现了大同市古建筑、古长城、戏曲、书法、壁画、民间技艺等各民族交流交融最鲜明最具代表性的文化标识,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同特色、大同风格、大同气派。
在采编制作过程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媒体作为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渠道,始终处于意识形态和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和最前沿,采制纪录片同样要把安全放在首位,始终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时时保持状态”的精气神,把好政治关、事实关和技术关。
01
一、提高政治站位,把好政治关
纪录片不同于一般的新闻报道,其采编规律与其他类型新闻报道差异较大,但在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政治标准上是一致的,就是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把政治标准、政治要求、政治规范体现到采编全流程、生产全环节。我们在策划落实《大同记忆》选题时,就明确要求全体人员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筑牢政治忠诚、永葆政治品格、牢记政治定位、履行政治使命,特别在主题立意和内容选取上,要善于从总书记思想中汲取力量、把握基调。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新的历史高度,从留住文化之根、守住民族之魂的战略地位推动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全面部署。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大同市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对重视文化建设、大力促进文旅事业发展做了重要指示。制作纪录片《大同记忆》的初心也肇始于此,就是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将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和大同的实践结合起来,从一个侧面展示好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传承,让人们通过电视镜头感受传统文化之美,重温厚重的历史和文化记忆,引起人们了解、重视和保护文化遗存的渴望,赓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正是因为站稳了这一政治高点,纪录片播出后引发广泛反响,许多观众来电或在网站留言:通过电视镜头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震撼,加深了对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豪。
在提高政治站位的同时,还要强化红线意识、树立底线思维,防范、杜绝各种政治差错,特别是在意识形态纷繁复杂的当下,更需慎之又慎。纪录片由于图文音视频混杂、声光电齐聚,不确定和出错概率也成倍增加,为此,我们在采编之前就反复斟酌演练,大力强化“审”这一关键环节,专门组建了由若干名专家组成的审核组,并将审核贯穿整个流程之中,确保不出现任何政治性和事实性差错。比如,节目组在筹划之初,就召开了市级层面的专家研讨会。编辑制作过程中,遇到问题就组织专家研讨或电话联系专家学者,对一些观点、表述和问题加以讨论、求证和核实。同时,因大同的文化遗存遍及四区六县,每到一地,我们都会召集当地专家进行研讨,他们对土生土长的人文环境更加熟悉,了解得更加全面,有助于核准事实、防堵差错。节目前期制作完成后,电视台再实行三级审核,尤其是对于涉及国家主权、法律法规、民族宗教、重要提法、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国际关系等严加把关,确保准确无误。比如,《大同记忆》片头的第一个镜头就是蔚蓝色的地球,缓缓旋转到中国的国土位置后,再由南向北渐次展现中国版图,图上必须要有清晰的国界标线,大家才能看得清楚。因为涉及我国主权疆域,所以不能有任何失误,容不得半点马虎。笔者在节目制作过程中,反复叮嘱制作人员并多次检查,审核时也一点一点比对,以保万无一失。
此外,在纪录片制作过程中,还要严格把握时度效,确保导向正确。《大同记忆》在积极宣传大同古建筑、戏曲、书法、壁画等文化遗存特色以及成就时,势必会涉及与其他地区相互比较的问题,此时必须秉持实事求是、公平公正的立场,不能盲目夸大、厚此薄彼。如在比较洛阳魏碑和大同魏碑的成就时,纪录片选取了两个最形象、最具体的代表——龙门石窟和云冈石窟进行叙事对比,并得出结论:两家同宗、一源一流、各具特色,其实是一件宝物两家各占其半。这些观点,中肯有度、立意新颖,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公众的认可。
□ 《大同记忆》纪录片拍摄期间举办的专家研讨会
02
二、严守真实准确原则,把好事实关
与一般的新闻作品相比,纪录片更加重视故事讲述、重视主观性,更注重具有表现力的形式,这就涉及一个问题:如何理解纪录片的“真实性”和“故事性”?纪录片特别是新闻媒体机构推出的新闻类纪录片,无论如何重视讲故事、如何创新表达形式,前提是要客观真实、准确无误。
但在实际采制过程中,由于采访不够认真深入、责任感不强、过于强调形式与呈现而忽视真实准确等原因,导致一些纪录片出现不少事实性差错。这类差错会大大影响作品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损害媒体的公信力,极易误导观众,甚至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比如,BBC从2011年开始,推出了探讨极地、山区、海洋、丛林、草原、河流、沙漠和城市的人类活动的8集纪录片《人类星球》,影响力很大。但是,后来有新闻爆料称其部分内容造假,引发轩然大波。原来,BBC在纪录片《人类星球》以丛林为主题的第4集中,讲述了生活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科罗威人。纪录片称,他们会在40多米高的树上建房子居住,以应对严酷的自然环境。但实际上是当地人为了配合纪录片拍摄而收取费用后假装搬到里面住。
为了避免事实性差错的发生,媒体工作者需要保持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素养,确保采访的深入和全面,核实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在编辑过程中仔细校对和修正。
《大同记忆》节目组从一开始就多次组织专家学者对节目形式、文稿、景点、人物等进行研讨论证,群策群力、达成共识。同时聘请专家学者对节目的每一过程进行评议,不断修改。在采编过程中,对引用的经典、史料、节目文稿、介绍材料、数据等更是认真甄别核实。此外,在撰写编辑图片说明时,更是注意与画面相符,防止张冠李戴、文图不符的现象,确保图片说明中的各项基本事实要素准确,确保引用的事实、数据、人名、地名、机构、职务等基本信息准确无误。
比如说,片头中有一组镜头,要标识出长城从起点到终点的大体方位走向,大家经常说,长城的起点是山海关,所以原剧本就这样写了,并准备开始制作。但后来一次研讨时,有专家提出异议:我国的长城在辽宁省内还有很长的延续,所以起点并非是山海关。大家才恍然大悟,迅速查找资料改正过来。
整个写作、采编、制作的过程,都是不断学习提高的过程,不能仅凭常识臆断,任何细节问题都应当做到有史为据,才能奠定作品的可信基础。类似的情况在节目制作过程中还有不少。
位于灵丘县的曲回寺石塔群,始建唐代,使用石、沙、土为材料,砌成为圆丘塔形,内部供奉石像,因其形如墓冢,20世纪80年代就被文物部门命名为“石像冢”。但是当地百姓却并不十分认可,千百年来,他们祖祖辈辈称呼为“塔儿”的石塔群,实际上应当是“佛家石塔”,是一种特有的崇拜禅修形式,通过现代先进的考古技术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我们就在纪录片中加入了对当地文化人士的采访,详细解释了这个观点,做到了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把关,正本清源。
□ 本文作者(左)在拍摄《大同记忆》纪录片时,对专家进行采访
03
三、增强责任意识,把好技术关
第33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2023年底整理公布了一些参评作品典型差错案例,指出审核委员会最终确定的728条审核意见,按类别统计,“文字差错”和“表述不当”占比最大,说明在正确使用文字和准确叙事表达方面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这一情况实际上也是当前新闻采编工作实际的一个缩影,那就是多数出现差错的新闻作品都是技术性的。
纪录片由于采制流程长、节目容量大、呈现元素多,技术性差错出现的隐患较多,这主要包括用词不当、多字、落字、别字、标点符号、英文缩写错误,以及版面、页面要素差错,视频报道画面夹帧、严重偏色、音频失真、播音或字幕出现差错等。
影视作品中出现最多的就是各种技术性差错。虽然技术性差错多为记者编辑粗心疏忽所致,但需要警惕的是,在一些关键的固定用词上犯技术性差错,也可能导致重大事实性差错。在实际工作中,尤其要防范以下两种技术差错:
一是别字。在日常操作中记者编辑一般都是使用拼音或五笔输入法,常会造成大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错误。比如把“令人不齿”错写成“令人不耻”,把“浴血奋战”错写成“欲血奋战”,以及“作做”、“的地得”不分等。因字形相近写错的也很多,还有多字、落字、语意重复等诸多问题。
《大同记忆》解说词引用了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尾曲中的一句:“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经查实比对,其中的“暗”字有很多字幕版本写为“黯”,“铮”字写为“争”,意思都能理解,语意区别也很微妙,但根据词性、词意,以及语言习惯、上下文对仗关系等多方面考量,经再三斟酌,我们最终确定了选择使用“暗”和“铮”。
二是影视、新媒体作品,在制作和播出环节上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符合专业要求的情况。比如:标题和字幕相互遮挡、声画不对位、音频剪切不干净、视频画面夹帧、人名职务前后不一致等。第32届中国新闻奖审核委员会将参赛作品出现的差错分为五类,其中第五类为“音视频错误”,主要指记者或主持人的表述错误,以及音频作品的现场音响、视频作品现场音响和画面质量存在明显瑕疵。比如说其中一个参赛作品,记者连线出镜时,画面切换到铁道全景后,记者姓名字幕才叠加,明显不妥。
出现技术性差错最关键的原因是工作人员不严谨、粗心大意。因此,对于已完成的作品,一定要经过多次仔细校对检查,及时发现并纠正差错。平时要加强业务学习,对容易出现的各种技术性差错及时归纳总结,确保能够正确辨识和使用,更要坚决杜绝因技术性差错引发事实性、政策性乃至政治性问题。(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广播电视台)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10期
原标题:《纪录片采制如何把好三关》
新媒体编辑:梁益畅 安雨帆(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