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
由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办的2024年度食管癌防治高峰论坛暨Rutgers大学杨中枢教授食管癌防治学术思想研讨会在郑州召开。此次大会汇聚了国内外食管癌防治领域的杰出专家和学者,旨在深化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缅怀老一代学者取得的食管癌防治丰硕成果,一起学习他们不畏艰苦、不图名利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系统总结食管癌防治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深入探讨食管癌研究的新问题和防治新策略,规划和制定食管癌防控新蓝图,推动食管癌防治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泽西Rutgers大学杨中枢,新泽西Rutgers大学洪钧言,新泽西Conell医学研究所陈晓欣,郑州大学学术副校长董子钢,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姜勇,我院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立东,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高杜干,郑州大学原党委书记邢莹等出席开幕式。来自国内外食管癌防治领域的4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开幕式由董子钢主持。
开幕式上,姜勇代表郑大一附院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专家和同道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自1959 年,郑大一附院牵头在河南林县建立了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基地,以沈琼、裘宋良和王立东教授为代表的郑大一附院三代人、六十五年长期坚持开展食管癌研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食管脱落细胞学采集器(简称食管拉网)和脱落细胞学诊断标准。1978年起,美国Rutgers大学杨中枢教授多次赴林县现场指导,为食管癌研究作出巨大贡献,并培育众多河南人才。随后,我院凭借食管癌研究基础,相继获肿瘤病理、消化道肿瘤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博士授权点,为肿瘤学科培育大批精英,形成坚实人才梯队。2019年,河南首个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成立,依托该平台,开展多项前沿研究,有力推动全省肿瘤学科发展。值此河南林县食管癌高发现场防治研究基地建设65周年之际,王立东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历三年时间,编纂完成了《河南食管癌防治研究历程》一书,该书利用非常详实的图片反映了1959年至今郑大一附院三代学者前仆后继,兢兢业业开展食管癌防治传承研究的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不但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也对广大肿瘤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的激励和教育意义。未来,我院将继续秉持科技创新的理念,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积极探索与企业共建、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为推动食管癌乃至整个肿瘤学科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作为第一代食管癌研究领域研究者之一的杨文献表示,将继续传承并发扬老一辈肿瘤学家所秉持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求实态度、创新思维、协作意识以及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全身心投入到食管癌的防治事业中,致力于守护人民的健康福祉,积极探索抗癌新路径,为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在学术交流环节,杨中枢教授带来了题为《食管癌的预防》的精彩报告。他详细阐述了食管癌的预防策略,从生活方式的改善、营养饮食的调整、高危人群的筛查与监测,到早期病变的干预与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讲解。同时,来自国内外食管癌防治领域的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
《河南食管癌防治研究历程》一书由王立东教授主编,邀请到国内外多位顶尖医学研究者共同参与撰写。该书以详实的图片和生动的笔触,展现了郑大一附院三代学者在食管癌防治研究领域的艰辛历程和辉煌成就,缅怀了数代学者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激励着青年学者继续勇往直前,为攻克食管癌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郑大一附院第二代食管癌防治传承研究的杰出代表,王立东教授秉承了老一代学者无私、奉献、求实、拼搏的精神,带领研究团队跑遍了林县的500多个村庄,以及河南18个地市的食管癌高发区,甚至遍访了中国6大食管癌高发区和700多家医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样品收集工作。在此基础上,他们创建了包含80万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及其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诊疗、病理和50年随访信息的数据库和样本库;建立了60万人、38年随访的高发区现场研究基地,并深入阐明了食管癌变多阶段演进的分子机制以及环境-遗传-基因互作对食管癌发生、发展和转归的影响。通过这些研究,他们甄别出了关键分子标志物,获得了120余项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创建了食管癌液体活检早期发现的核心技术指标和关键检测技术体系,并在高发区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成效,先后荣获4项河南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
统筹:师小勤
审核:周厚亮
图文:周厚亮 郑笑涵 蔡昊男
编辑:闫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