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育儿的关键路径上,专注力犹如一束聚光灯,能让孩子在成长的舞台上精准地追逐目标。然而,为何不少孩子总是难以集中精力,学习做事如蜻蜓点水般浅尝辄止?或许是因为家长们在专注力培养方面偏离了正确方向,使孩子在注意力的迷宫中徘徊。
家长们啊,常常扮演了 “专注力误导行者” 的角色,却忽略了科学引导与环境营造在孩子构建强大专注力中的关键意义。
以孩子在学习与日常活动中的专注表现为例,看似是孩子心浮气躁,实则反映出家庭专注力培养策略的偏差:
谁让孩子在专注的航道上偏离方向?不就是那些对专注力培养方法不当、未提供适宜环境的家长吗?
所以说,亲子专注力雕琢最核心的,往往是善引,是一种精准引导与耐心培育的智慧。
01 不要总是 “干扰不断”,专注空间要帮孩子营造
家长们普遍爱 “在孩子专注做事时,如写作业、阅读、拼图等,频繁地打扰孩子,一会儿送水果,一会儿问问题,一会儿又要求孩子帮忙做其他小事,丝毫不顾孩子正处于专注的状态”—— 这在家庭育儿场景中极为常见。
孩子正在认真写作业,家长每隔一会儿就进房间说:“宝贝,喝口水吧。”“作业做得怎么样了?有没有不会的?”“帮妈妈把那边的东西拿过来一下。” 孩子的思路被一次次打断,难以沉浸在学习任务中;孩子在专注地搭积木,正构思着一个宏伟的建筑模型,家长却突然过来让孩子去接个电话,等孩子接完电话回来,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构思,对搭积木也失去了兴趣。
类似的情境中,家长的干扰不断如同汹涌的波涛,孩子则在一旁 “专注破碎”,内心的专注状态被频繁破坏,久而久之,难以养成长时间专注做事的习惯,注意力也变得分散易扰。
偏偏,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 “关心孩子,怕孩子渴了、累了或者想随时了解孩子的情况”,殊不知,长期的干扰成了孩子专注力提升的 “绊脚石”,反而让孩子在面对需要深度专注的学习和工作时,无法集中精力,效率低下,容易出错。
譬如孩子在阅读课外书籍的例子:孩子对一本有趣的科幻小说入了迷,正沉浸在精彩的情节中,家长却突然让孩子暂停,去看看锅里煮的东西有没有熟。孩子放下书去厨房后,再回来就很难重新进入阅读的状态,对书中的情节也变得模糊不清。这样的情况多次发生后,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和专注度都大打折扣,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的提升也受到阻碍。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 “专注力破坏者”。
若干年后,当孩子在学业上因无法专注听讲、认真完成作业而成绩不佳,在工作中因注意力不集中而频繁失误,回过头一看,自己才是 “专注缺失促成者”。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在房间里安静地画画,画得正起劲时,家长推门而入说:“你这画的是什么呀?颜色搭配不太好看哦。对了,你明天上学要穿的衣服我给你放在床上了,你记得看看。” 孩子被家长的话弄得心烦意乱,手中的画笔也停了下来,在后续的绘画过程中,总是担心家长又会进来打扰,无法全身心投入。
家长困惑发问:“我就是关心他,怎么他就越来越不专心了呢?”
殊不知,打扰再多,也不如帮孩子营造一次专注的空间。
02 家长的无意搅扰,其实是孩子专注力缺失的源头
无数次的专注打断、环境破坏、习惯养成受阻,仿佛在给孩子的心灵注入 “专注涣散基因”。
为何专注力缺失?很简单,因为他们渴望在成长中有宁静的专注港湾,在这片港湾里,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探索知识、发展技能,凭借专注的力量深入思考、取得进步,而不是被外界的干扰弄得心烦意乱。
每一个 “先停一下,有个事”,都是一个潜在的 “专注力缺失诱因”。家长们总喜欢凭借自己的主观意愿,随意闯入孩子的专注领域,忽视孩子内心对专注做事和深度思考的强烈渴望。
殊不知,当我们用这种无意搅扰的方式对待孩子成长时,孩子唯一能发展出的便是 “在专注困境中的挣扎与迷茫”。
譬如孩子在练习乐器的情况。
许多家长抱怨:“我家孩子练琴总是不认真,一会儿摸摸这,一会儿看看那。” 但可曾想过,正是自己在孩子练琴时,没有为孩子创造安静、无干扰的环境。比如家里开着电视,有人在旁边大声聊天,或者自己频繁地纠正孩子的指法,而不是等孩子练习完一个段落再进行指导,这些都破坏了孩子练琴时的专注状态,使得孩子难以在乐器练习上取得进步,也难以养成专注练习的好习惯。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
孩子在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培训时,由于平时缺乏专注做事的能力,在课堂上无法集中精力听老师讲解复杂的数学题,总是被周围的同学或者窗外的动静所吸引。在做练习题时,也因为注意力不集中而频繁出错,无法深入思考解题思路,最终在竞赛中成绩不理想,在学业发展上也因为专注力不足而受到限制。
结果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专注力缺失现象频发,在学业上可能因专注度不够而影响知识的吸收和成绩的提升,在兴趣爱好方面因难以专注投入而无法取得突破,在家庭里与家长的互动也因为容易分心而缺乏质量,家庭氛围也因孩子的专注力问题而略显浮躁。
家长心里觉得孩子做事不认真,而孩子心里想着:
“你们总是打扰我,我怎么能专注起来呢?”
03 亲子专注力塑造是双向互动,引导才能有深度
亲子专注力塑造本是双向的交流与助力,但不少家长却当作单方面的 “专注习惯改造”。
不理解孩子在专注力不足时的心理变化,忽视孩子从专注提升与深度投入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增强的渴望,只一味以自己的搅扰方式去阻碍。孩子自然感到无奈,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沟通,是亲子专注力塑造的关键。与其盲目地干扰不断,不如静下心来,成为孩子的专注力导师和心灵守护者。
比如,孩子在写作业时,遇到一道难题正在思考。假如我们一味以 “这题这么久还没做出来,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 为由,指责孩子并强行要求孩子先做其他题,孩子往往会因情绪受到影响而更加难以集中精力,并且在以后遇到难题时,会害怕被批评而不敢深入思考。
倘若转而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探讨难题的思路,如引导孩子回忆相关知识点,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去尝试解题,在孩子经过思考得出答案或者有了新的解题思路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效果会截然不同。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家长看到孩子在为作业中的难题苦思冥想,不耐烦地说:“你怎么这么笨,这题都不会,先做后面的。” 孩子被家长的话打击,心情低落,在后续的学习中,对难题产生了恐惧心理,专注力也进一步下降。
第二次,家长换了种方式:“宝贝,这道题有点难度哦,我们来一起想想。你看看是不是和之前学过的某个知识点有关呢?你可以试着换个方法去解。我相信你只要专注思考,一定能找到思路的。”
孩子受到鼓舞,重新集中精力思考难题,在经过一番努力后解出了题,感受到了专注思考带来的成就感,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中也更加注重保持专注,亲子关系在专注力塑造的过程中也得到了改善。
所以事实上,亲子专注力塑造的秘诀并不在于管束的严苛程度,而是引导的智慧与对孩子专注需求的尊重。
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 守护但不束缚:悉心守护,让孩子在专注力塑造中感受到被尊重,才能学会为自己的专注成长负责。
适当的守护不是对孩子进行过度限制,而是在孩子专注做事时,为其排除外界干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通过与孩子约定专注时间、设置专注环境等方式,让孩子在专注力塑造中收获成长,这种 “被尊重的专注体验” 的经历才是最好的成长。
- 平等交流而非一味命令:每一次的交流都是专注深度化的契机。
当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交流专注力问题而非强制要求,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引导而不是抗拒。
- 自我反思,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往往超乎想象。
倘若我们自身表现出专注工作、认真阅读等良好的专注习惯,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亲子专注力塑造不只是对孩子专注力的培养,更是对自身教育理念与素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亲子专注力塑造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善于引导而不肆意干扰的家长”。
面对亲子专注力培养的问题,选择是继续无意搅扰,还是尝试以智慧引导方式促进?
在孩子专注力成长的旅程中,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潜力的 “专注力提升者”。
唯有在不断调整、理解和互动中,亲子在专注力塑造方面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