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西关街饸饹梆戏记事
郏邑丁丁
2024-10-19 09:20:34

丁红伟  赵俊峰

一、缘起

民国以前,西关五龙圣母庙前,每逢三月初七,必唱三天大戏。开戏几天前,就有庙里主事人张罗,各家各户往庙里捐钱捐粮,作为戏班的酬劳。

转眼到了民国三十年间,又是一年三月初七,到了唱大戏的时候,于是,管事的照例开始收钱收粮,而庙东头占西关人数大半的回族因宗教信仰不同,不往庙里捐舍,这样使管事的心中不悦。

首场戏开演前,管事的将戏台上的一盏油灯用布遮住,台下人不解,忙问询原因:管事的站在台上大声说道,这是说,东头的回民不兑钱,带着“驴碍眼”来看戏的。台下回民听了,感到受了侮辱,纷纷离场。

西头一回族宰牛户张氏,听了家人诉说,怒火中烧,停了手中的活,怀揣一把二尺来长的宰牛刀,来到戏台前质问管事的,不让看戏算了,你骂谁呢?有人见事不妙,飞报时任西关街保长李老九,李保长闻讯,赶到现场,好言相劝,张氏才肯作罢。为缓和矛盾,李保长派人请来回族中有威望的赵有才、李成两位长老商议,让大家都回来看戏,并给众人赔情道歉。然后差人挨家挨户通知,说保长及赵有才、李成请大家回去看戏。

      于是,大家又三五成群的回到戏台前。这时,李保长登台,双手抱拳说道:我们回汉两族近百年来亲如一家,今管事的出言不逊,对回族同胞多有得罪,我在此给大家赔情道歉!接着,又让管事的跪在戏台上,象征性的打了他三鞭子,然后开戏。

二、雏形

时过境迁,每每想起,因看戏受辱,总让人感到憋屈。闲来无事,回族中几位戏曲爱好者聚在一起商议,咱们有拉的,有唱的,何不组织起来,自娱自乐,免了受人家的气,看人家脸色。这样一说,众人响应,一拍即合。

入夜,在护城河与黄道巷交叉的红石桥北头空地上,置一方桌、挑一油灯、沏一壶茶,几位乐手携琴负鼓,围桌而坐。锣鼓响起,几位戏迷放下碗筷,匆忙赶来助兴。没有统一的剧种,戏迷演唱的都是各自擅长熟悉的剧目段落。你方唱罢我登场,乐此不疲。洪亮的嗓音伴着弦乐传播半里开外,不知者误以为谁家添丁、祝寿请的专业戏班。

三、发展

到了解放前夕,桥头的业余戏班已经成为人们夜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隔三差五的就要聚一聚,当时,经常参加演唱的戏迷有唱南阳调(又叫宛梆)的丁亮、唱红脸的马群先、唱二夹弦的梁氏弟兄等人。拉弦子的有赵东怀、赵发亮、许贵、许建娃;打大锣的有李长松,掌鼓板的有孙银娃;唱红脸的粗狂豪放,唱青衣的悠扬婉转,听众喝彩声不断。拉的是有板有眼,唱的是像模像样。

 保长李老九听闻,找来五龙庙前饸饹铺老板马群先商议,既然咱们西关有这样的人才,何不组建一个戏班,每年三月初七唱戏也不用请外来的戏班了,再说,平时也可上演,娱乐百姓。马群先同众人商议,大伙纷纷赞同。商量妥当,保长李老九牵头,后有汉族戏迷王小五(又名王武昌)等人加入进来,西关街开棉花行的王家,捐出五担花钱,马群先、赵修身等西关街做生意的店铺共同捐资,添戏服、置行头。又请来崔二勇教场(相当于导演),主唱豫剧,至此,戏班正式成立。

由于马群先在戏班中唱红脸,又是台柱,戏班演员常在马群先的饸饹铺聚集议事。豫剧因为早期的伴奏以枣木梆子打拍为主,所以又名河南梆子,因此,西关街的这个戏班习惯上被人们成为“饸饹梆”。

 李学娃(后一)、李海潮(右二)在讲述饸饹梆往事

四、繁荣

西关街“饸饹梆”戏班自建国后至58年前后,在西关街党支部及农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始进入鼎盛时期。每逢三月初七,古刹大会(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七、十八、六月二十三、八月初三、十月十),总会在五龙庙对面河岸上搭台唱戏,戏班中的很多演员从事手工业者,靠赶会营生,需两者兼顾,这时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唱红脸的马群先,经营的饸饹铺就在五龙庙门前东边石头平台上,有人提醒:快轮到你上场了。只见马群先不慌不忙,停下和面的活,洗了手,压了火,赶到后台扮上妆,立即登台演唱。下台后又继续忙饸饹铺的生意。唱黑脸的丁亮,做皮货生意,该他登场了,忙把货摊交给会场中的熟人照料,立即粉墨登场。

后来,每逢春节,年前就开始忙着搭台,总从初一唱到十五。每天下午,晚上共唱两场戏。来自四面八方的百姓云集台下看戏。戏迷们摩肩擦踵,把宽敞的道路挤得水泄不通。

这一时期,排演的剧目主要有 《下陈州》《穆桂英挂帅》《南阳关》《绑曹谷》等。其中,以《南阳关》最为有名。但就是没有《铡赵王》,因为当时的一个演员叫赵旺(音同赵王)。比较著名的演员还有张保,赵东怀(兼拉弦子)、宋明德、许建娃等。

继老一代演员后,又涌现出唱红脸的周小五,唱花脸的王小五(就是当时出名的“二五”),唱黑脸的王长发、唱旦角的许梅、宋玉平、唱小生的宋爱枝、唱丑角的丁小见、唱武生的孙建国等等一批新秀。时任教场(导演)为赵天祥。

1956年,郏县首届各乡镇戏剧汇演,在大坑(今小西湖市场东广场)举行,共搭建八个戏台,就是戏曲史上有名的“八台戏”,包括五街戏(即后来的县剧团)在内的全县八个戏班同时演出。西关街“饸饹梆”戏班演出的《南阳关》《群雄会》等剧目赢得满堂喝彩,最后夺得桂冠。一时轰动全县,传为美谈。

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戏班中饰《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一角的许梅崭露头角,她的嗓音明亮纯净、清脆圆润,音质坚实、柔韧。她扮相俊美,成功地塑造了气宇轩昂、雍容大度、巾帼英雄穆桂英的艺术形象,得到观众的一致认可,从而声名远播。郏县剧团、禹县剧团,等多次登门拜访挖人,许以优厚条件,但许梅对培养她的“饸饹梆”戏班有很深的感情,不为所动,仍坚持留在戏班中。

五、传承

文革期间,戏班剧目由古装改为时装,主唱样板戏,主要经典剧目有《沙家浜》《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社长的女儿》等。涌现出王守义、宋梦端、马松山、王天佑、王天福、梁国强、沙梅娃、赵现等一代新秀演员。演出地点迁移至五龙庙西200米的一处戏台。此时,戏班导演为赵汝生,县文化局“轻骑队”的李海潮在下乡演出间隙,也常到戏班中进行指导。

老戏台遗址

六、尾声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传统文化开始复苏,西关“饸饹梆”戏班又排演了《柜中缘》《赶脚》《墙头记》等古装剧,主要演员有马凤莲、白层、丁敏等,导演为赵汝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因题材陈旧,节奏缓慢、娱乐多元等原因,戏曲作为“民族文化瑰宝”不再光芒四射。此时的戏班(后改为西关剧团)已出现后继承无人,青黄不接的局面。再后来,“饸饹梆”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渐行渐远。

    西关“饸饹梆”戏班自民国年间的雏形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的逐渐衰落,走过了半个世纪的沧桑岁月,几代人薪火相传,名角辈出,在县域范围内一枝独秀,深深留存于人们的记忆之中。

近年来,随着社区文化建设的开展,每到春节,西关社区都会请民间的剧团来休闲广场演出。台下的古稀老人合着台上的锣鼓节奏,脑海中又幻化出昔日“饸饹梆”演员的身影, 那宛转悠扬的嗓音,正跨越一个甲子,徐徐飘来……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