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第10集: 唐诗之祖陈子昂(上)
方志四川_顶端号
2024-11-10 14:30:15

四川历史名人故事音频

第十集:唐诗之祖陈子昂(上)

他,是唐朝最会炒作的诗人,一把当众摔毁的胡琴,让他一夜之间名震京华;他,是唐朝最具风骨的诗人,一首《登幽州台歌》,让他以孤独之姿,挺立于文坛之巅;他,就是被称后世尊称为“唐诗之祖”的陈子昂。《四川历史名人故事》,今天将与您讲述这位初唐大诗人既辉煌又悲凉的人生故事。

陈子昂,字伯玉,公元661年出生于四川省射洪市的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陈元敬是当地有名的豪侠,虽然成功通过了科举考试,却并未步入仕途,而是选择归隐乡里,过着淡泊名利的生活。在陈元敬二十岁那年,射洪遭遇了饥荒,他毫不犹豫地就把家中的粮食分给百姓,并且不求一丝的回报。在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陈子昂自然也是有样学样,但不同的是,他有一个前缀,“以豪家子驰侠使气”,也就是仗着自己富二代的身份成为豪侠。大家平时和他交往呢,更多的是看在陈元敬的面子上。但陈子昂自己却没意识到,所以,他每天都沉迷于射箭搏斗,日子过得浑浑噩噩,一直到十七八岁都没读过书。那么,这样一个不喜欢读书的陈子昂是如何成为一代文宗的呢?

关于这一点,陈子昂的好友卢藏用在他的散文《陈子昂外传》中做了记载。他说陈子昂有一天去当地的乡校参观,之后就突然“慨然立志,谢绝门客,专精坟典”。而更令人称奇的是,陈子昂在文学领域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短短几年时间,就读遍了经史百家,写下的文章更是才华横溢,颇具西汉司马相如与终军的风骨。

公元681年,学有所成的陈子昂带着经世济民、建功立业的壮志辞别父母,进入当时的最高学府国子监学习,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做准备。在前往长安的途中,他挥笔写下了一首《度荆门望楚》:“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诗中的“狂歌客”,既是他胸怀大志的写照,也透露出他对个人政治前途的极度自信与期待。

然而现实却狠狠地给了这位青年才俊一个大巴掌。抵达长安后,陈子昂接连两次科举都失败了,一般人面对这种情况,要么选择回乡苦读来年再战,要么干脆就此放弃。但陈子昂却另辟蹊径,他坚信自己未能及第并非是能力不足,而是缺少名气。他相信,只要自己在长安城内声名鹊起,他的才华自会有人赏识。但要怎么做才能在人才济济的长安迅速扬名呢?陈子昂琢磨了几天后,想到了一个好办法。

当时,长安城的东市有一家琴行,其中一把胡琴标价高达百万文。每天,都有不少富豪慕名而来,想看看这把琴到底值钱在哪儿,却始终没人弄得清楚。陈子昂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他走进琴行,对店主说:我要买这把琴。旁边人听了都觉得陈子昂疯了,他却淡定的说:“余善此乐。我擅长演奏这件乐器”。于是,旁边就有好事的人就问了,“那我能有幸聆听您的演奏吗?”陈子昂自是求之不得,回答他说:“当然可以。我住在长安城宣阳坊,现在我就回去准备好酒,明天等候各位大驾光临。”说完,陈子昂就抱着琴回家了。第二天早上,陈子昂的宅前宾客盈门,他呢,也当真摆好了宴席请大家吃饭。待大家酒足饭饱之后,陈子昂捧出胡琴,说:“我是来自四川的陈子昂,在长安多年,虽然文章写了有几百篇,却始终籍籍无名。而这把胡琴,不过是戏子们的玩意儿,我又怎么会把它放在心上呢。”说完,陈子昂当着所有客人的面摔毁了这把胡琴。之后,他拿出自己的诗文,赠送给到场的客人。这些文章字字珠玑,文采斐然,读过的人无不为之倾倒。宴会结束后,陈子昂的名声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当时的京兆司功王适读过陈子昂的诗文后,惊叹道:“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

果然,文坛扬名之后,科举的难度好像也随之降低了。公元684年,陈子昂终于在第三次科举中脱颖而出,金榜题名!此时的他满怀壮志,一心想要在政坛施展自己的伟大抱负。那么这位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究竟能否在政治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呢?下一期《四川历史名人故事》,我们与您一起揭晓答案!

本文参考书目:

《巴蜀史志》

《四川历史名人读本》

《唐代文人心态史》

《中国文学编年史.隋唐五代卷》

《陈氏别传》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成都市广播电视台

文案编辑:兰 馨

录音制作:葵 葵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