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孩子在学习、玩耍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思维表现为例,看似是孩子缺乏创意天赋,实则反映出家庭创造力培养策略的迷茫:
谁让孩子在创造的花园里繁花难绽?不就是那些对创造力培养方法无措、未给予宽松环境的家长吗?
所以说,亲子创造力雕琢最核心的,往往是善启,是一种巧妙开启与耐心培育的智慧。
01 不要总是 “墨守成规”,创造空间要帮孩子拓展
家长们普遍爱 “用传统的观念和固定的模式去要求孩子,限制孩子的思维和行动,比如在孩子画画时,规定必须按照范例来画,不能有自己的想象;在孩子搭积木时,要求按照既定的图纸搭建,不能随意创新”—— 这在家庭育儿的场景中屡见不鲜。
孩子参加绘画兴趣班,老师让画一幅春天的画,家长看到孩子画的天空是紫色的,花朵是黑色的,便立刻制止,要求孩子按照常规颜色来画,而不理解孩子可能是在创造一个奇幻的春天世界;孩子在玩拼图时,想要尝试将不同的拼图块组合成一个新的图案,家长却认为这是在捣乱,要求孩子按照正确的拼图方式完成,扼杀了孩子的创新尝试。
类似的情境中,家长的墨守成规如同狭窄的囚笼,孩子则在一旁 “创意受限”,内心的创造火花被压抑,难以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逐渐失去了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偏偏,家长的出发点可能是 “让孩子学会正确的做事方法,遵循既定的规则,避免犯错”,殊不知,长期的墨守成规成了孩子创造力迸发的 “枷锁”,反而让孩子在面对需要创新思维的任务时,如创意写作、科学实验设计等,束手无策,只能给出千篇一律的答案,难以展现独特的见解和新颖的想法。
譬如孩子参加学校科技节的例子:孩子想要制作一个能自动浇水的花盆,他提出了一个独特的设计思路,利用废旧材料和简单的机械原理。但家长认为这个设计太复杂,不实用,要求孩子按照网上常见的简易花盆制作方法来做。结果孩子的作品在科技节上毫无特色,孩子也因为自己的创意被否定而对科技创新失去了热情。
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才是真正的 “创造力扼杀者”。
若干年后,当孩子在职业发展中,因缺乏创造力而难以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脱颖而出,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时,无法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回过头一看,自己才是 “创意匮乏促成者”。
于是有了这样的画面:
一位家长看到孩子在手工制作时,把一个纸盒子剪成了奇怪的形状,正准备进一步加工,家长皱着眉头说:“你这剪的是什么呀?好好的盒子被你弄坏了,按照我教你的方法做。” 孩子原本兴奋的眼神瞬间黯淡,在后续的手工制作中,只是机械地模仿家长的做法,不再有自己的创意。
家长困惑发问:“我一直教他正确的做法,怎么他就没点新花样呢?”
殊不知,守旧再多,也不如帮孩子拓展一次创造的空间。
02 家长的因循守旧,其实是孩子创造力缺失的源头
无数次的思维禁锢、自由剥夺、灵感压抑,仿佛在给孩子的心灵注入 “创造力荒芜基因”。
为何创造力缺失?很简单,因为他们渴望在成长中有广阔的思维天地,在这片天地里,他们能够天马行空般地想象、大胆地尝试,凭借创造力的翅膀探索未知、开拓新境,而不是被家长的因循守旧所束缚,在思维的死胡同里徘徊。
每一个 “就得这么做,别瞎想”,都是一个潜在的 “创造力缺失诱因”。家长们总喜欢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固有观念,将孩子的思维框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忽视孩子内心对自由创造和独特表达的强烈渴望。
殊不知,当我们用这种因循守旧的方式对待孩子成长时,孩子唯一能发展出的便是 “在创造困境中的挣扎与平庸”。
譬如孩子在故事创作方面的情况。
许多家长抱怨:“我家孩子写作文总是千篇一律,没有一点新意。” 但可曾想过,正是自己在孩子平时的阅读和写作引导中,没有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比如孩子在阅读童话故事时,家长只是注重让孩子记住故事的情节和道理,而不引导孩子思考如果自己是作者会怎么写,会不会有不同的结局或情节发展;在孩子写作文时,总是给孩子提供一些固定的模板和思路,限制了孩子的创作灵感。
于是有了这样的情景:
孩子在参加作文比赛时,面对给定的题目,脑海中只有那些常见的素材和写作模式,无法写出富有创意的作品。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也因为缺乏创造力,难以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创新的理论,在个人学业进步和综合素质提升上都受到了限制。
结果呢,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创造力缺失现象明显,在学业上可能因缺乏创新思维而难以在一些需要创意的科目上取得好成绩,在兴趣爱好方面因无法创新而难以深入发展,在家庭里与家长的互动也因为思维僵化而缺乏趣味,家庭氛围也因孩子的创造力问题而略显沉闷。
家长心里觉得孩子不够聪明,而孩子心里想着:
“你们总是不让我自由发挥,我怎么能有创造力呢?”
03 亲子创造力塑造是双向互动,引导才能有灵动
亲子创造力塑造本是双向的交流与助力,但不少家长却当作单方面的 “创造习性改造”。
不理解孩子在创造力不足时的心理变化,忽视孩子从创造灵感闪现与创新成果收获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价值认同的渴望,只一味以自己的因循守旧方式去阻碍。孩子自然感到失落,甚至产生对抗心理。
沟通,是亲子创造力塑造的关键。与其盲目地墨守成规,不如静下心来,成为孩子的创造力导师和心灵伙伴。
比如,孩子在做数学题时,想到了一种与老师讲解不同的解题方法。假如我们一味以 “按照老师教的方法做,别自己瞎琢磨” 为由,否定孩子的想法,孩子往往会对自己的创新思维产生怀疑,并且在以后遇到类似情况时,不敢再尝试新的方法,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
倘若转而用平等的姿态与孩子探讨他的解题方法,如让孩子详细解释思路,即使方法可能不是最简便的,但也要肯定孩子独立思考的精神,然后引导孩子对比自己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在孩子理解后,给予鼓励,效果会截然不同。
于是有了这样的场景:
家长看到孩子用一种奇特的方法做数学题,不耐烦地说:“你这方法不对,看老师是怎么教的。” 孩子的积极性被打击,在后续的学习中,对数学的兴趣下降,也不再愿意尝试新的解题思路。
第二次,家长换了种方式:“宝贝,你这个解题方法很有趣哦,你给我讲讲你的思路。虽然和老师的不太一样,但你能独立思考很棒。我们来看看你的方法和老师的方法有什么不同,这样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数学哦。我相信你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奇思妙想。”
孩子在家长的引导下,更加积极地思考数学问题,在学习和生活中也不断尝试新的创意,亲子关系在创造力塑造的过程中得到了改善。
所以事实上,亲子创造力塑造的秘诀并不在于管束的严格与否,而是引导的智慧与对孩子创造需求的尊重。
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
- 启发但不限制:巧妙启发,让孩子在创造力塑造中感受到被尊重,才能学会为自己的创造成长负责。
适当的启发不是给孩子设定固定的思维框架,而是通过提问、引导联想等方式,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通过提供丰富的素材、鼓励孩子参与创意活动等方式,让孩子在创造力塑造中收获成长,这种 “启发式创造体验” 的经历才是最好的成长。
- 平等交流而非一味命令:每一次的交流都是创造灵动化的契机。
当家长放下架子,与孩子交流创造力问题而非强制要求,孩子会更愿意接受引导而不是抗拒。
- 自我反思,成为孩子的榜样:孩子对家长的模仿往往超乎想象。
倘若我们自身表现出对新事物的好奇、勇于尝试新方法和积极思考创新,孩子自然会受到感染。
亲子创造力塑造不只是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更是对自身教育理念与素养的提升。
由此可见,亲子创造力塑造之难,其实在于如何做 “善于引导而不僵化束缚的家长”。
面对亲子创造力培养的问题,选择是继续因循守旧,还是尝试以智慧引导方式促进?
在孩子创造力成长的旅程中,孩子不是一个被动的被改造对象,而是一个有情感、有潜力的 “创造力提升者”。
唯有在不断调整、理解和互动中,亲子在创造力塑造方面才能达成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