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天台国清寺
尚凝寒
2024-09-17 22:53:00

天台国清寺

文/余长城

1

到天台县已然一年零四天了。去年首游国清寺在中秋节,今年秋游国清寺仍选在中秋节。算起来已是第四次重游,冬天去看隋梅,春天去看兰花,夏天去看荷花。一年四季,都要各游一次国清寺的,看梅、兰、荷、菊与竹。

国清寺最令人敬畏的当属隋塔与隋梅。隋塔与寺庙同年所建,隋梅为天台寺首位住持手植。天台寺的首位住持,便是智者大师的弟子——天台宗五祖章安灌顶大师。

智者大师本名智顗,因曾为担任扬州总管的晋王杨广授菩萨戒而被尊为智者大师。隋开皇十七年,晋王杨广再次礼请智者大师赴扬州讲法,智凱病逝于途。次年,杨广为其在天台山下建寺筑塔,寺名天台寺。七年后杨广登基,敕天台寺改名国清寺。

“寺若成,国即清”,这是智者大师生前与晋王杨广的一个约定。

智者大师首创佛教本土化第一个宗派,以《妙法莲华经》为根本,故称法华宗;又因智者大师常住天台山,建天台山三十六教观,故又称天台宗、教宗。

然智者大师不以法华宗创始人自居,而自称四世弟子,上追三贤,以龙树、慧文、慧思分别为创始人、二世祖和三世祖。智顗曾跟随慧思在光州净居寺学习七年,慧思让其开坛讲法,已俨然有一派宗师之风。

一日,慧思对智顗说:“我欲到衡岳隐居修持。你的学业已成,可以去弘法了。但唯有定力不足,要努力修持。你与陈国有缘,可以先到金陵去,定能成就弘法大业。”(注:智顗俗姓陈,生于荆州,父亲曾是梁朝大臣。)

陈废帝光大元年,三十岁的智顗来到了陈国都城金陵;光大二年,慧思到了衡岳。因见陈国已有乱国、亡国之象,智顗不久就移居天台山,这一住就是二十年,直到隋灭陈国。期间曾受陈后主礼遇,前往金陵讲法。

隋灭陈后,智顗时隐天台,时隐庐山,并不接受隋文帝的召见。但是总管扬州的晋王杨广多次派人礼请智顗出山,尊称其为智者大师,希望其亲往扬州为自己授菩萨戒并主持千僧法会。终于在开皇十一年,智者大师到了扬州,赐号已受戒的杨广为“总持”。

开皇十二年,智者大师曾回家乡一次,在荆州当阳建造了玉泉寺。

虽然,智顗在天台山隐居和讲法时,建造了许多教观,但规模都不甚宏大。因此与晋王约定,要在天台山五峰二涧之下、靠近赤城山之处,另建一座大寺,并断言“寺若成,国即清”。(注:赤城山上,有梁武帝之孙、扬州刺史萧詧所建的梁妃塔及寺庙,萧詧后为西梁皇帝;隋朝将扬州刺史改称扬州总管。)

2

法华宗即天台宗,创始人实为智顗即智者大师,因其上追三代之故,故被称四世祖。也有将智者大师称为天台宗三世祖的,乃是从慧文、慧思算起,因为龙树大师乃是印度人。

龙树大师是一位传说中的人物,又称龙树菩萨,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著有《龙树传》。龙树是大乘佛教史上的第一位伟大论师,传说寿高一百五十或二百岁,著有大量的大乘论典,其中最主要的有《中论》《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等。龙树大师开创了大乘佛教第一个僧团,即黄袍僧团。

中国佛教,自第一位被称为“三藏法师”的鸠摩罗什创立成实宗以来,共有十三宗,至唐朝合为十宗。然而,各宗创始人总要寻一位天竺远祖,意为佛学东渐、源归天竺。仅龙树大师,就被三论宗、净土宗、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真言宗认为远祖和创始人(之一)。

虽然天台宗自认龙树大师为其远祖,《大智度论》亦为其重要经典,但历史学家吕思勉在《白话本国史·学术与宗教》中认为中国佛教十三宗中仅有天台宗是没有印度远祖的,智顗不仅仅是集大成者,更是融会各种佛学经典成就天台宗的实际创始人。

与智者大师同为一时翘楚的是华严宗的创始人杜顺大师。二者同生于南陈朝代,但杜顺比智顗约晚二十年,历经陈、隋、唐三朝,智顗只历经了陈、隋二朝。

天台宗、华严宗之前,中国佛教最具影响力的是禅宗。成实宗、俱舍宗的开山宗师虽然都被称为三藏法师,但因为是小乘佛教,并不如大乘佛教流行。涅槃宗自天台宗鹊起后归于天台宗,地论宗自华严宗兴起后归于华严宗,摄论宗自法相宗创起后归于法相宗(创立于唐太宗时),其余四宗是三论宗、律宗、净土宗及创立最晚的真言宗(创立于唐玄宗时)。

唐朝佛教大乘八宗,便是禅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真言宗、律宗、净土宗、三论宗。其中,能与禅宗分庭抗礼的便是天台宗。

3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南北朝时,不仅南朝,北朝佛教同样兴盛。从建筑学和艺术史上来说,佛教石窟洞寺的建造比寺林的建造更难一些,也更耐久。

中国佛教合流始于西晋,自西晋释道安之后,僧皆姓释,而之前多从师祖姓。然而南北朝分裂及有大乘、小乘之分别后,佛教开始分宗。南北朝时佛教已分为八宗,分别是是毗昙宗(南陈时改称俱舍宗)、成实宗、三论宗、涅槃宗、地论宗、净土宗、摄论宗、禅宗。

晋人好谈玄,东晋流传道教。至南北朝时,中国佛教后来居上,这时已形成鲜明的中国特色,不再是原汁原味的天竺佛教了。教派林立之风,逮至唐朝。(注:道教虽始于东汉,然初名为五斗米道或太平道;至南北朝时寇谦之,才确定“道教”名称,并确定尊奉李耳为教主、《道德经》为经典、张道陵为天师。)

佛教虽宗派林立,但其宗教思想比道教更高明,传播速度与信众比道教更快、更多。历史上虽有过几次毁佛运动,主要是因为佛教徒太多,寺庙占据大量良田、山岳及本应成为劳动力的僧尼。

唯有唐朝,儒、释、道三教并列,道教才勉强与释教看齐,这自然要归功于唐朝皇帝认老子为祖宗之故。博学多才的唐玄宗御注了两本书,自然要传示天下。一本是《道德经》,另一本是《孝经》。(注:玄宗因此改隋朝儒家九经为十三经,增加《孝经》《论语》《孟子》《尔雅》。)

唐朝时,天台山亦成为仙道司马承桢的隐居之地,后世天台山便有了“佛宗道源”的美称。

北方有四大石窟,唐朝有“天下四绝”佛寺。其中,当阳玉泉寺乃智者大师所建,天台国清寺因智者大师所建。

李白为寻访司马承桢,至少有一次来到天台山,并游览国清寺。其《兴唐寺》诗曰:

天台国清寺,天下称四绝。

我来举唐游,于中更无别。

枿木划断云,高峯顶积雪。

槛外一条溪,几回流碎月。

为什么国清寺在唐朝时改称兴唐寺呢?这是因为“国清寺”之名乃隋炀帝所赐,又是隋炀帝为晋王时所建——“国清”的“国”有指代隋国之嫌。

唐朝时天台山来往扬州、杭州,多走海路,至宋朝时亦是如此。已知唐朝诗人游览过天台山的有孟浩然、李白、贾岛、皮日休、陆龟蒙、杜荀鹤、赵嘏等人,许多唐朝诗人向往天台山却因交通困难而没能到此一游。

唐诗东渐之路,也称“唐诗东路”,主要目的地是会稽山、剡溪、天姥山和天台山。会稽、镜湖、若耶溪、剡溪自“衣冠南渡”后,就是东晋名士避难和隐居之处,而唐朝则发现了更东南方向的天姥山和天台山。特别是天台山,因为有佛教天台宗和仙道司马承桢。其实还有——东晋人编造的“天台仙女”传说。

兴唐寺的大名,也与贞观年间的诗僧寒山子、开元年间的《大衍历》编著者僧一行有关。

兴唐寺的大名,也使得歙州有一寺名称歙州兴唐寺。唐朝诗人张乔曾作《游歙州兴唐寺》,首联便是“山桥通绝境,到此忆天台”。由此可见,歙州兴唐寺的庙门前也有一座山桥,颇似国清寺门前的丰干桥(注:丰干是拾得的师父,亦是诗僧,收养小孩拾得为僧。)

唐肃宗上元二年,安史之乱接近尾声时,始丰县改名唐兴县,或与兴唐寺之大名有关。当时全国有三个县都改名为唐兴县。

唐贞元二十年,天台宗传往日本。(注:传言拾得禅师去姑苏寒山寺做主持且后来东渡日本,传言不确。)

4

天台宗影响着整个浙江乃至江苏南部、安徽南部,到五代十国时第一次衰落,到南宋时第二次衰落,原因是朝廷干涉。

历代朝廷都有管理寺院的官方机构(类似今日的佛教协会及政府主管官员),电影或电视剧中常出现的“国师”即与此有关。隋炀帝以天台宗国清寺为教观总持,因为智者大师授杨广法名“总持”。

五代之吴越国时,吴越王钱鏐因为尊奉并受封于北方朝廷,将江南各寺之名由教寺改名禅寺,自此天台宗将教寺之名改称讲寺。

到了南宋,因为南宋的统治者也是衣冠南渡来的,所以更信奉禅宗。南宋宁宗嘉定年间,丞相、卫王史弥远奏请皇上,将江南显要寺庙选定“五山、十刹”赐名禅寺,却将国清寺定为位居五山之下的十刹的最末一位。

五山分别是:径山寺(径山兴圣万寿禅寺)、灵隐寺(北山景德灵隐禅寺)、天童寺(太白山天童景德禅寺)、净慈寺(南山净慈报恩光孝禅寺)、阿育王寺(阿育王山広利禅寺)。

十刹分别是:中天竺寺(天宁万寿永祚禅寺)、万寿寺(道场山护圣万寿禅寺)、灵谷寺(蒋山太平护国禅寺)、报恩寺(报恩光孝禅寺)、雪窦寺(资圣禅寺)、江心寺(龙翔禅寺)、雪峰寺(崇圣禅寺)、双林寺(宝林禅寺)、云岩寺(虎丘山云岩禅寺)、国清寺(天台山教忠禅寺)。

作为天台宗教观总持的国清寺被改称禅寺,自然不服气,因此也定出天台宗(即教宗)的五山、十刹。

教宗五山分别是:上天竺寺、下天竺寺、能仁寺、延庆寺(宁波)、第五位今不详。

教宗十刹分别是:集庆寺、南天竺寺、普福寺、慈感寺、宝陀寺、湖心寺、大善寺、北寺、延庆寺(上海)、瓦官寺。

天台宗与禅宗互争地位,明争暗斗直至元、明两朝,仍相持不下。元文宗在至顺元年,将金陵潜邸改建为大龙翔集庆寺,位于五山、十刹之上,天台宗、禅宗之争才渐平息。明洪武元年,将大龙翔寺改名天界寺,仍位列五山、十刹之上,总管天下僧尼及其道场。

2024年中秋节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