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有泥人张,南有泥人吴。”大吴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嘉熙元年,也是1237年。这说明大吴泥塑传承了近800年的历史,2008年,大吴泥塑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吴光让这位大吴泥塑第23代传人选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吴光让的泥塑作品获第一届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乡土奖”金奖、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大展金奖等,多件泥塑作品被中国美术馆、中国农业博物馆、中国艺术研究院等收藏。
传统的技艺需要传承,要不就会断传,这种接力赛不仅要耐得住孤独,更要耐得住清贫。大吴泥塑风风雨雨走过了近800年的历史,令人惊叹!
文|白鹿新闻首席艺术评论员金一斌
那是2021年10月26日的下午,中国民协名誉主席、著名作家、书画家、文化学者冯骥才到潮州大吴泥塑吴光让工作室参观考察,调研大吴泥塑文化。
冯骥才仔细看过吴光让、吴闻鑫、吴宏城的作品后说:大吴泥塑里边有非常朴实的一面,但是它很传神。它有很多独特的技艺,是别的地方没有的,比如泥塑做完以后要烧它一下,把它陶化了,使它更坚实。另外它的人物的衣服是一层一层地“穿”上去的,就跟别处的泥塑都不一样,别的地方的泥塑只做表面露出来的这一层,大吴泥塑却像给一个活人穿衣服一样。
冯骥才先生出生于天津,他在《俗世奇人》中写的“泥人张”,写的就是一位捏泥人的高手,他的技艺高超,泥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所以冯骥才先生对泥人是很了解的,还有独到的见解。
▲冯骥才题写的“女娲在民间”
大吴泥塑传承近800年,这让冯骥才先生大为感慨,并为大吴泥塑传人吴光让父子题写了“女娲在民间”,并与吴光让、吴闻鑫、吴宏城三位传承人合影。
说起传承,我想起二十年前陪同中山大学民俗专家、博士生导师叶春生教授来到大吴村的情景。
在路上,叶教授担心看不到大吴泥塑。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种不赚钱,又苦又累,还要耐得住寂寞的活儿,的确没有多少人愿干,更何况要养家糊口。愿意干的人,除非他有一种理想和追求,甘于清贫。叶春生教授对我说。
我们坐车来到大吴村,在村头,我们下车了,叶教授迫不及待地向村民打听有没有做大吴泥塑的,村民说,可能没有,谁还做那玩意儿。
我跟着叶教授向村中走去,逐门挨户地问还有没有做泥塑的,当我们问到一村干部时,村干部告诉我们好像还有一二家,于是村干部带我们去看大吴泥塑。
这是一座很普通的房子,当我们走进去,叶教授看到了那用玻璃罩中的大吴泥塑,叶教授问站在身边的汉子:“这是你做的?”
汉子笑着说:“我做的。”
“什么时间做的?”
“半年前,没有什么人买,所以做几个玩玩。”
叶教授左看看,右瞧瞧,像孩子似的拍手说:“好,没有失传,还有人玩泥塑!”这个坚守的汉子就是吴光让。
叶教授望着吴光让说:“这是非物质遗产,是国家的宝贝,一定不能失传,失传了,我们这一代人就是历史的罪人。”叶春生认为,困境是暂时性的,当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收藏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古语有云,“乱世黄金,盛世收藏”,收藏的最佳时代到了。
▲吴光让作品
陶醉在泥土之间,遨游在艺术之中。由于他们的坚守,如今大吴泥塑早已声名鹊起,也就不再为养家糊口发愁。
“情因经年三千尺,艺皆逐浪一丈舟。莫言佳品出妙手,几多岁月上下求。”这是大吴泥塑第24代传人吴闻鑫的一首诗。
是的,正因为吴闻鑫以及他的父辈和祖先的坚守,大吴泥塑已传二十四代,正因一代又一代的上下求索,如今才成为“国家的宝贝”。
大吴泥塑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清末吴潘强,之后最有名的就是吴来树。流传吴潘强的民间传说不少,比如《吴潘强捏总兵像》《吴潘强捏“双咬鹅”》《吴潘强鸟笼挂师爷头》……我比较喜欢的民间传说是捏“双咬鹅”和“鸟笼挂师爷头”,前面是说明吴潘强自小聪明伶俐,练得一手好手艺,说他手里拿着一团泥巴,一会儿捏成老人,小孩,一会儿捏成猪鸡狗。说他眼力好,手指头灵,捏的东西没十分像也有八成像。
民间传说中,最能体现吴潘强艺术的是讲他捏豆渣猴:“原来八仙泉上,各蹲着一只豆渣猴,惟妙惟肖,豆渣发了霉密密麻麻地细如猴毛,风一吹,那两只猴俨然是活的一般,众人啧啧叫好。大家正要动手把它们抬出去,吴潘强进来了,喊了声:‘慢’,只见他从衣袋里掏出几包色粉,用毛笔套蘸着,放在嘴边轻轻一吹,猴毛立即染上颜色,猴子更加逼真了,吴潘强又嵌上龙眼核作猴眼珠,看样子豆渣猴简直要跳走了。
跟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大吴泥塑经历了几多风雨,几多沧桑。从衰落中升起,又从升起中衰落,几多沧桑的大吴泥塑,鼎盛也好,萧条也罢,艺术却都是永恒的。
▲吴光让作品
吴光让10岁起师从父亲吴来树学捏泥塑,至今已60多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他不仅掌握了大泥塑传统的“捏段”“着衣”等一系列制作技法,还探索总结出新技法,使大泥塑更加有艺术价值。吴光让最擅长“文身”贴塑技艺,那是他的绝活,在作品《潮州工夫茶》《送水到田头》《柳英春增衣》等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吴光让作品
吴光让的《潮州工夫茶》中的人物栩栩如生,两个人喝着工夫茶,一个是赤着上身的老农,一个是穿着华贵的人,中间的树桩茶几上放着一套手拉的茶器,而那个卧在红炉旁的小孩,正撅着屁股在对着炉口吹气……形象生动,具有浓浓的生活味。
吴光让的儿子吴闻鑫,是演绎百年风采大吴泥塑的第二十四代传人,他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吴泥塑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他的父亲吴光让追求的是大吴泥塑的古风技法,吴闻鑫也有所追求,但他的作品似乎多了文风,多了诗意,这是他与其他人制作大吴泥塑的区别之处。
▲吴光让作品
在我看来,吴闻鑫首先是位诗人,他有诗人的气质与风骨,这也是我常调侃他是一位“愤青”之因,愤怒的诗人,诗作就这样产生。不过他还喜欢古诗古词,他的诗是带有古风的。
他的诗大多是有感而发,比如他创作了《布衣妇》,便有了“浓妆淡彩总相宜,春光照影水为诗。红梅远逊布衣妇,二月青青已多时。”
比如2015年10月他在台湾文化流,见车窗外田野时,他吟诗一首:“车外景色梭,绿野叹蹉跎。百载海与雨,千古风与歌。”在越南国际艺术节开幕时,正逢雨色苍茫,于是他写下了《异乡》:“霓光水色独客心,雨淋他乡今时人。路人岂知君是客,我不开声假似真。”
再次他才是艺人,因为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熏陶,捏泥巴,塑人物,这是他们家的手上功夫。
正因为是吴闻鑫首先是诗人,再是艺人,他的作品才有诗意,这才是收藏家所追崇的。
吴闻鑫的《农闲》,是两位农民汉子在大碗喝酒,用树桩做成的桌上放着三盘下酒菜,左边的汉子挽起裤脚赤着脚,露着胸,而右边的也是挽起裤脚赤着脚,上身裸露着,肩膀上搭着毛巾,两人一边喝酒,一边侃。吴闻鑫写的是《香子兰酒》:“酒未饮尽人已香,不羡王侯不羡仙。神游云天九万里,醉里今夕短与长?”如果与吴闻鑫喝酒,一边聊,一定能喝出这种“神游云天九万里”的感觉。
▲吴闻鑫作品
我尤其喜欢吴闻鑫的《讲古》,因为《讲古》会让我们常常回忆起童年。作品有三个人物:老人与两个小孩。老人赤裸着上身,穿着一条长短裤,两脚叉开,右手拿着烟斗,左手比划着讲述故事的投入神情,两个小孩坐在四方板凳上,一个右手托着下巴,左手捏着耳朵,头昂起来,双眼聚精会神地望着老人,双脚挑了起来;而另一位小孩双手撑在板凳上的边沿上,两腿夹在板凳上,脚丫踏在板凳的直枨上,侧头聆听,他在看着老人的一举一动。
小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夏天坐阴凉处,搬着板凳去听老人讲古,听到惊心动魄处,我会和那小孩一样,把双脚踮起来。
▲吴闻鑫作品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高考落榜后还在乡村种了八年田,所以我对吴闻鑫的乡村题材很关注。我尤其喜欢他的《挑刺》,这是乡村生活味很浓的作品,丈夫脚底被刺扎伤,断刺留于肉里。妻子用绣花针细心地为丈夫排刺。虽是生活小事,却体现出夫妻在平平淡淡的生活那种不必言明的爱。
小的时候,常看到母亲为父亲挑刺的情景,那时父亲挑担与推车都是赤着脚的,推粮食、推土、推石头……推得重,身子往前倾,每走一脚,脚板踏在路上是有力的,刺扎在脚板上都是很深的,每次母亲为父亲挑刺,总是小心翼翼地把刺挑出来。
吴闻鑫在继承发扬传统工艺基础上融入生活元素,但创新始终没有离开脚下的泥土。所以,他的题材都来自乡村,来自身边的故事,那些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作品,无论是在国外展出也好,还是在国内展出也好,都特别受热捧。因为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吴闻鑫通过简练的造型、明快的线条和朴素的色调,以及人物愉悦神态的塑造,体现出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意境……
▲巴哈马总督平德林、副总理戴维斯等巴方官员在方健宏厅长陪同下参观吴闻鑫的大吴泥塑并合影
▲吴闻鑫向柬埔寨文化部部长介绍大吴泥塑非遗技艺。
▲吴闻鑫在梅里达-尤尗坦书香节上为观众演示泥塑
吴闻鑫的擅长是“演绎”,可以肯定地说,这是大吴泥塑近800年历史中的第一人。因为他演绎大吴泥塑,不仅演绎到国内的大江南北,而且演绎到世界许多国家,比如出访法国、韩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斐济、萨摩亚、墨西哥、哥斯达黎加、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家开展文化交流,演绎民间技艺,展示中华传统文化。
吴闻鑫说,多去国外现场演示泥塑技艺,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工艺。
这是吴光让一家人的传承故事,也是大吴泥塑近800年来的一个传说。
▲吴闻鑫作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