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朱羿 通讯员李亮)10月18日,“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在“国际形势与理论建构”交流环节,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探讨了影响世界变局的几个因素,包括世界发展的规律性、世界变局中大国的作用、中国对自身历史经验的认知及新兴科学技术的发展等。他认为,对这些因素的准确认知,是我们判断世界变局走向并积极应对的基础。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正毅以《国际关系理论创新视野下的区域化比较研究》为题,表示区域国别研究者要立足学科与问题,积极与国际学界对话,力争前往研究对象国开展实地调研,科研成果要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引导公众进行理性思考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方长平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60年:学科发展与理论建构》为题,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从1964年至今划分为传统阶段、科学阶段和反思与自主知识(体系)建构阶段,并梳理了它们在教学与科研机构、研究方法、关注议题、理论取向以及学科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变化,认为当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面临着世界大国客观需求、充足的学术积累以及交叉学科的激励等机遇,要积极加强国际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和交叉学科研究。清华大学全球共同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赵可金在《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核心问题、基本逻辑与解释力》的发言中,认为生态制度主义政治学超越了政治的权力逻辑和利益逻辑,同时突破了政治体系的假定,确立起一个时空政治的生态分析框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袁正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周方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田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胡宗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李强分别围绕“国际规范研究”“周边外交”“区域治理的礼治秩序”“特色大国外交”和“全球气候治理科技性话语权”等主题作了主旨报告。
当前,国际热点问题不断涌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迅速展开。此次研讨会聚焦国际关系研究中的现实热点问题与理论前沿具有重要意义。研讨会由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和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外交学院等高校和研究机构5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