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实施文明乡风建设工程,这是对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乡村振兴的进一步推进。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培育文明乡风,移风易俗是关键。2019年10月,《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对乡风文明建设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为移风易俗提供了明确的政策指引。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提出“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创新移风易俗抓手载体,发挥村民自治作用,强化村规民约激励约束功能,持续推进高额彩礼、大操大办、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鼓励各地利用乡村综合性服务场所,为农民婚丧嫁娶等提供普惠性社会服务,降低农村人情负担”“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等指导性意见,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指明了新的方向。归纳而言,乡风文明建设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以菜单式服务回应群众文化需求。移风易俗是在国家意志主导下对陈规陋习的现代化治理,其能否顺利推行取决于群众的认同程度,如果不能取得群众对移风易俗的理解和认可,那么后续工作势必难行。传统的政策传达、标语张贴等方式,往往是村干部程序化地上传下达,群众被动接收信息,出现“政策走样”。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群众的思想观念、信息接收方式等都发生了颠覆性转变,让移风易俗真正“入心”,需要按照群众“点单”、所站“派单”、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相贯通的工作模式,精准地定位本土特色和乡村受众。
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主要工作包括汇集需要和鼓励创作两个方面。一方面,借助新媒体等网络平台,突破时空界限,因地制宜创新宣传方式,广泛征集群众需求,招募志愿者,公布志愿服务项目,听取群众意见反馈等,增强文明实践的针对性、有效性。另一方面,鼓励民间创作,征集以移风易俗为主题的创意作品,把小短剧、传统戏曲、歌舞戏剧等形式与新媒体相结合,拍成短视频,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平台进行展示和评选,将新时代文明乡风通过创新的宣传方式弘扬开来,让群众在娱乐的同时,提高对移风易俗的接受度和认知度。
第二,打造多方参与的实践机制。移风易俗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基层政府和村“两委”在乡村文化治理中发挥着方向性的主导作用;红白理事会等建立在熟人社会基础上的社会组织,在乡村文化治理中有着天然的“聚合力”,但不同的地区发展情况参差,组织化程度较低。不同主体有着自身的行为逻辑,要充分发挥各参与主体的比较优势,须打造不同主体参与的整合机制。
基层工作者需要思考如何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平台功能,一方面,承接政策精神,准确把握农村移风易俗的整体方向,聚集群众、村级组织等多元主体,提高合力建设乡风文明的凝聚力;另一方面,根据二十届三中全会“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要求,积极对接企业、高校等外部力量,弥补乡村人才、技术等资源短板,实现乡村文化建设的资源整合,为移风易俗注入新生活力。
第三,内外共同施策提升乡村群众文化感知。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移风易俗工作也不能仅限于民俗形式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群众认知的提升、乡风文明的培育。部分农村地区仍存在大操大办、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不仅影响了社会风气,对乡村社会的内在秩序也是巨大的冲击,部分农村处于“失魂”“失根”“失血”的状态。
风俗是在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形成的,要想改变必须从内外两个维度进行培育。一方面,通过制度的“刚性”约束陈规陋习,比如探索推广“积分+村规民约”机制,通过村规民约约束管理群众行为,依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文明团结超市,用文明行动换积分,充分调动村民参与移风易俗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文明外化于行。另一方面,通过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对农村社会的柔性嵌入,以群众的认知方式、文化水平和生活习惯为出发点,进行科学知识的普及,注重为人民群众创造更优质更便利的条件,让群众能够更好地接受文化知识、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核心价值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引导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领域向上向善。
地方风俗好坏,事关基层治理得失,关系到农村现代化的进程。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组织形式优势,化解政策统一性和风俗差异性之间的内在冲突,既要有“春风化雨”的柔性,又要有“静待花开”的耐性,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的路径,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使移风易俗形成传统民俗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明活力。
(作者系中共聊城市委员会党校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