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专家之“专”与片面性——县域数字化转型方法(十三)
王洪涛数字化视点
2024-10-18 06:23:06

        有个朋友给某央企介绍浚县,推荐在这里落地一个主题展览的旅游项目,内容特色鲜明,非常具有观赏性,投资不大,性价比也特别高。作为浚县自身,一个定位于旅游发展方向的城市,文旅资源丰富,每年近400万游客,绝对是值得挖掘的流量资源。假如按该项目每个游客收费40元,大约十分之一的存量客源选择观看的话,每年的毛收入就会达到1600万元,净利润也会十分可观。
        正在积极筹备推动的时候,突然该央企的专家发来一张卫星图片,非常清晰的显示邻近城市的一个体育中心,并解释说他们认为当地人口总量不足,也没有适合的场地,所以建议到邻近城市去设置展览。没有能够落地项目,感觉挺遗憾,而更为震撼的是这些专家们考虑问题之仔细,“专业性”之专业简直让人出乎意料。

         研究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常住人口总量固然十分重要,有了人口总量,才有足够的消费潜力,才有一个服务型经营项目未来可能的市场空间。然而,一个简单的“常住人口总量”指标,不代表着当地服务型项目的必然未来,能不能把服务业做起来,除了常住人口之外,当地的人文环境、旅游资源、交通条件和营商环境等因素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服务业的成败。浙江的安吉、乌镇,本地人口一准比不上上海、杭州和苏州、南京,然而政策的集中支持和距离几个大城市两小时交通圈核心的位置优势决定着它们异军突起,在旅游事业上大放光彩。如果按照这位专家的专业分析,有苏沪宁杭在,哪里还有安吉与乌镇的发展和今天的规模?

        看一件事物或者一个地方的现在和未来,各种静态数据固然重要,数据结构以及其中的关联关系也十分要紧,而考虑是否在当地开展项目投资,也决不能仅仅看了一个常住人口数据就简简单单做出结论。如果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业产业,考虑当地人口总量也就是可以提供简单生产的劳动力数量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而一个文旅展览项目,只要有其观赏价值,再加上便利的交通和生活服务条件,如果考虑浚县自身作为祈福圣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前提,成功的可能性还是非常之大的。当然不是说决策落地就100%能够成功,但是至少不能以常住人口数量不足作为唯一一个否决条件推翻项目建议。

          专家的意见固然需要重视,项目落地团队的决心和意志也是重要的决定因素,准备这篇文章的近五个月期间,运营方总经理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致力于家乡乡村振兴事业的情怀,坚持与相关部门和专家高频次深入沟通,取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让“专业性”与基层调研接地气融合起来,相信不远的将来,项目会给古老的浚县带来一种别样的新色彩,给愿意来浚县的游客更为丰富的文旅体验。

         更多通过打造数字孪生,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经验与观点,在顶端新闻搜索“王洪涛数字化视点”,共同打造民联网的城乡一体化数字平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