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访寺记|武山红崖寺,繁华散尽,石窟诉说着沧桑
汪小红
2024-11-18 22:18:26

沿着古丝绸之路西行,自长安出发,翻越秦岭,历史的脉络在每一处古迹中愈发清新。位于武山太皇山脚下的西沟村北侧,悬崖之上,红崖寺遗址的石窟犹如一位见证了历史变迁的长者,静静地矗立,庄重而肃穆。在这条通往西域的路上,每一处古迹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低声诉说着昔日的辉煌。


红崖寺,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在清同治年间的战乱中,它遭遇了灭顶之灾。据说一场大火烧了三天三夜,雄伟的木质殿宇楼阁化为灰烬,令人扼腕叹息。如今,我们只能在村北200多米高的红石崖壁间,探寻那28个石窟的踪迹,感受红崖寺曾经的辉煌。

红崖寺石窟群分为上、中、下三层横向排列,各具特色。上层5窟,分为东、西两个单元。东单元的三窟内部相通,宛如“两小一大”的民居,中间一窟深邃宽广,两侧窟室相对较小。西单元的两窟同样内部相连,令人赞叹古人开凿技艺之精湛。

中层12窟横列在30余米长的崖面上,主窟为红崖寺石窟群中最大的一窟,其余各窟大小不一,结构却相同。下层11窟分布在长50余米的崖面上,西端三窟内部相连,与上层东单元结构相似。三层石窟上下崖面上的柱眼,见证了当年木楼和遮檐的繁华景象。


红崖寺脚下的西沟村,曾是历史上永安镇的核心区域。据传,这个西北小镇曾人口密集,商业繁荣,小镇布局独特,寺、庙、观林立,一片繁荣。然而,战乱让这一切化为乌有。《民国武山县志稿》记载:永安镇同治兵焚后废墟,民间流传的红崖寺焚烧,正是这场战乱的见证。一把火,焚毁了红崖寺,废墟了永安镇,千年繁华随风而逝。

小时候听老人讲,他们也没有经历过曾经的那些繁华,打记事起这里就已经是一个平静的村庄,有关永安镇、红崖寺、金莲寺的故事也只是一代代口口相传。


在这个宁静的乡村,我度过了童年少年时光。记忆中,最快乐的时光莫过于和一群玩伴一起探险洞窟。那个洞窟,对我们来说,既是乐园,也是神秘的圣地。尤其是每逢佳节,我们这些孩子都会争先恐后地爬上洞窟,为的是完成一项神圣的使命——替大人烧香祈福。

那时的我们,哪里懂得烧香拜佛的真谛,心中所想,不过是趁机放几个炮仗,享受那片刻的欢愉。洞窟宽敞无比,即使是成年人站在里面,跳起来也无法触及那高高的洞顶。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这里仿佛是一个天然的游乐场。

每当我们在洞窟里放炮,那响声震耳欲聋,回荡在空旷的洞窟中,仿佛能传遍整个村子。我们欢呼雀跃,觉得这是世界上最美妙的声音。炮仗的硝烟弥漫,映衬着洞窟里的神秘氛围,让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个童话世界。


在那个年纪,我们并不理解大人为何要我们来此烧香。只知道,这是村里流传已久的习俗,寄托着村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洞窟里的每一次探险,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成长的喜悦。

岁月流转,那个曾经充满欢声笑语的洞窟,已成为我们心中永恒的记忆。而那些关于烧香、放炮仗的往事,也成了我们童年最珍贵的回忆。如今,当我们再次回到那个洞窟,或许已不再是为了放炮仗,而是为了寻找那段逝去的童年时光,以及那份纯真的快乐。


如今,站在只剩下断壁残垣的红崖寺遗址前,感慨万千。那些石窟,仿佛是历史的眼睛,见证了红崖寺的兴衰。它们默默无言,却又诉说着无数故事。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红崖寺的繁华虽已逝去,但它留下的石窟,却成为后人探寻历史的重要线索。在这里,我们仿佛能听到古人的呼吸,感受到他们虔诚的信仰。红崖寺,虽繁华落尽,但它所承载的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将永远流传。

免责声明:本文由顶端号作者上传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顶端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如文章内容涉及侵权或其他问题,请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反映情况属实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热评
暂无评论,去APP抢占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