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宏新#
“低调内敛”话地黄
□ 薛宏新
在中药殿堂里,地黄,这位身着黄袍的智者,静静地守候着岁月的流转,以其独有的韵味,诉说着与大地不解的情缘。它不仅仅是草本之一,更是自然与人文交织的结晶,如同一部厚重的历史书,每一片叶子,每一根须根,都镌刻着岁月的故事,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奥秘。
春日里万物复苏,地黄也悄悄地从土壤中探出头来,仿佛是大地母亲温柔的目光,虽不起眼,却又有着最坚韧的生命。它的叶子绿油油的,像极了孩子纯真的笑脸,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到了秋天,地黄则换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沉甸甸的根茎里,蕴含着大自然赋予的丰富营养与神奇药效。这时,人们便会纷纷前往田间地头,小心翼翼地挖出这些珍贵的“宝物”,用它来熬制汤药,滋补身体,疗愈疾病。
然而,地黄的故事远不止于此。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它还承载着无数的传说与习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在古代,地黄就被视为守护神一般的存在。每当村民们遇到疾病或灾难时,都会聚集在村口的老柳树下,虔诚地祈求地黄的庇佑。而每当这个时候,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那些病情严重的患者,在服用了地黄熬制的汤药后,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这样的故事虽然带有些许神秘色彩,但却深深地烙印在了人们的心中,让地黄这一味药材更加具有了传奇色彩。
地黄,这味古老而神秘的中草药,其名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与民间传说。相传在唐朝时期,黄河中下游一带瘟疫肆虐,无数百姓生命垂危。当地县太爷在神农山药王庙祈求神佑时,得到了一株形似山萝卜、颜色微黄的草药,这便是地黄的前身。送药人称之为“地皇”,寓意皇天赐药。县太爷命人上山采挖,用此药解救了无数百姓。
地黄,性味甘、苦、寒,归心、肝、肾经。它既是清热凉血的良药,又是滋阴生津的佳品。鲜地黄长于清热凉血,适用于温病热入营血证及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尿血、崩漏下血等症;而干地黄则长于滋阴凉血,对于热病后期伤阴、阴虚发热、内热消渴及阴虚肠燥便秘等均有显著疗效。
地黄不仅是一味药材,它还频繁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成为诗人笔下抒发情感、反映社会现实的载体。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其诗中便描绘了灾年饥民采地黄以充饥的凄凉景象:“牛歇歌声起,人归烟色昏。且将残物秣肥马,未有能行日已曛。”诗中通过地黄这一细节,深刻揭示了动荡社会里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时至今日,地黄仍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及现代保健品市场。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的药理作用,使得地黄成了许多人养生保健的首选。此外,关于地黄还有一些有趣的民间趣闻和食用方法。例如,在一些地方,人们会将地黄与鸡肉、排骨等食材一同炖煮,制成具有滋补功效的地黄汤或地黄粥。这些美食不仅口感鲜美,还能起到滋补养生的作用。
地黄,这味承载着千年历史的药材,不仅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均有分布,更在古籍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神农本草经》中便早有记载,称其‘味甘性寒,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可见古人对其药用价值的深刻认识。而它之所以得名地黄,更与黄河沿岸的肥沃土壤和独特气候密不可分,那里正是地黄生长的最佳之地。
地黄,就像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隐士,外表朴素无华,内里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与神奇的药效。它的根茎肥厚,色泽黄润,如同大地母亲赐予的金色宝石,静静地躺在土壤中,等待着有缘人的发掘。
地黄的一生,从春日的破土而出到秋日的收获入药,仿佛是人生的一个缩影。它不畏严寒酷暑,默默地在土地中汲取养分,最终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给这个世界。这不禁让人想起那些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人们,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为社会的繁荣进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别看地黄平时一副低调内敛的模样,一旦到了关键时刻,它可是能“大展拳脚”的。无论是清热解毒还是滋阴补肾,它都能游刃有余地应对。这就像是我们身边那些平时不显山露水的人,一旦到了关键时刻,总能给人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地黄,这味古老而神奇的中草药,以其独特的药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从唐朝的瘟疫救治到现代的养生保健,地黄始终陪伴在人们的身边,守护着人们的健康与幸福。让我们在品味地黄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薛宏新男,中共党员。曾出版《小河的梦》《婆婆是爹》《可劲乐》等个人文集,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故事会》《故事世界》《民间文学》《今古传奇故事版》《传奇故事》《古今故事报》《当代文学》《河南日报》《新乡日报》《平原晚报》等数百家报刊网络平台,现供职于原阳县城管局,原阳县乐龄书香团成员,原阳县作家协会副主席。
#顶端冬日创作季##书香河南全民阅读#